今天跟大家说的这种水果就是释迦果。
很多北方人可能没吃过释迦果,它需要种植环境的温度比较高,所以一般在我国台湾、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一带才有种植,其中台湾种植的最多。
每年秋冬季到早春,台湾的水果摊上经常能见到它。因为发达的物流,北方的朋友也能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到
释迦果
了。
从植物学来说,释迦果的学名叫
番荔枝
,其他的
别名还有林檎、假菠萝等等。
据说当初台湾人之所以给它起了「释迦」这个名字,
是因为果实上有规则而均匀的凸起,很像佛祖的头顶上的肉髻
。
由此可见佛教是多么温和的一个宗教…… 吃佛祖脑袋也没事儿
[
2
]
,包括潮汕人觉得它很像苹果,所以叫它林檎。
番荔枝可以跟同属物种杂交栽培,像凤梨番荔枝
(
Annona × atemoya
)
就是本种与秘鲁番荔枝
(
A. cherimola
)
的杂交种。
左为番荔枝,右为凤梨番荔枝。图片来自:维基百科-番荔枝
单纯从能量配比的角度看,释迦果的营养成分还是挺有意思的。
释迦果
可食部大约有43%,总体可食部分中 2% 是蛋白质,23.6%是碳水化合物,剩下基本都是水分。碳水化合物的大部分是糖,
糖分真的很多,但因为水分也多,吃起来倒不会觉得腻。
每100克释迦果的可食用果肉热量有94千卡,还有一些药理成分,比如
萜类化合物
等等,常有一些保健的用途。
[
3
]
释迦果的提取物,被验证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及DNA保护的活性,它还含有
较多的酚类化合物
。
[
4
]
类似这样的植物提取物,也有一些有关体外实验的研究,比如研究提取物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用途,目前初步的研究结果比较积极。
[
5
]
有一些研究显示它对于对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意义。
[
6
]
口腔健康与口腔中接近700种的细菌体系密不可分,尤其是引起牙周病的一些病原体,还有容易导致龋齿的
链球菌
。
从一些释迦果提取物的研究来看,
在体外研究中也有助于对抗这些细菌
。
[
7
]
听上去好像都是好消息,但这些成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很多蔬菜水果都能有类似的作用
。
之前我带家人在广东旅游时,有天晚上就买了释迦果。
大美姥姥当时看到释迦之后,发现这个种子很有特点
(会吐出一堆)
,还说要留下来。
这里必需要提醒大家,
释迦果的种子有毒
,在一些地区甚至会用来杀虫,里边有一种名为番荔枝素(annonacin)的神经毒素会导致神经病变。有个位于加勒比海的小岛,当地人患上的一些非典型的帕金森氏症,就与吃这种水果的种子以及熬汤有关。
在吃之前,大美姥姥还问大美妈,释迦果是热性的还是寒性的?确定了她才好吃。最后,
大美姥姥吃了一块之后觉得“剌嗓子”,于是认为这个是热性的,会上火,就不吃了……
[1] 张文生, 聂云. 番荔枝果皮提取物对S180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v.22(03).
[
2]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8374/
[3]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981-10-5538-6_11
[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829616/
[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558166/
[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602021/
[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198446/
[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078200/
[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pharmacology-toxicology-and-pharmaceutical-science/annona-squam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