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社会迷恋创新。之前,谷歌“创新”一词的搜索结果一度达到3.89亿条,远远超过“恐怖主义”(9200万)、“经济增长”(9100万)和“全球变暖”(5800万)。我们想要相信,创新将会打开任何可能之门:人类寿命将远远超过100岁、人机合一、人造太阳。
这种对于创新的盲目推崇是错误的,体现在两点:它忽略了那些投入巨额费用却以失败告终的浩大的基础性探索,而且它没有说明我们为何常常坚持欠佳的实践,即便明知有更好的做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产生的核燃料比其消耗的多)是一个最为显著的耗时冗长且投入高昂的创新失败案例。在197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曾预测,到2000年,美国约90%的电力将由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提供。通用电气公司的预测只不过是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普遍期望: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日本、前苏联、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政府都在大力投资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但是高成本以及技术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导致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相对小规模)的相关项目停工,只有中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仍然在运行实验性反应堆。以如今的货币计算,在近60年间,全世界在这个创新项目上花费了超过100亿美元,但时至今日仍未得到实质性的商业回报。
其他有前景却仍未得到商业转化的原始性创新还包括超音速飞行、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能。热核能或许是越来越没有指望获得创新成果的最声名狼藉的例子。
━━━━━
还有一类失败的创新是那些我们明知道不应该却一直在做的事情,范围从日常实践覆盖到理论构想。为什么我们在知道了有更好的登机方式后仍然采用从后往前的分组登机方式呢?我们也大可不必采用詹森•斯蒂芬(Jason Steffen)提出的交叉有序登机法。它虽是最快的登机方法,但却很难组织:它让飞机靠窗一侧的乘客由机尾至机头隔行登机入座,这样乘客就有更大的安顿空间了。采用飞机后端和前端乘客交替登机(分散乘客,以减少拥挤)的倒金字塔式登机法,或仅仅通过取消分配座位的方式也许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为什么明知道“夏令时”(或称“日光节约时制”)实际上并没有节约任何资源,却仍然坚持推行呢?
我们为什么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呢?GDP仅仅是一个国家每年所生产的货物及劳务的总价值。它的增长不仅源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源于天灾人祸。酒的销售量越高,酒后驾车的案例越多,酿成的事故也就越多,导致医院急诊室接诊量增大,伤员更多,锒铛入狱的人更多——GDP增长;热带地区遭遇非法开采愈演愈烈,滥砍滥伐导致生物多样性缺失,木材销售量大增——GDP再次增长。我们头脑清晰,但仍然推崇GDP年增长率而罔顾它增长的原因。
有那么多务实的创新等待着实现,我们为什么热衷于那些更疯狂的点子?我们为什么不改进登机方式,而是用超级高铁和永生的愿景来欺骗自己呢?
作者:Vaclav Smil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