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两男子直播吸毒还自报家门,被举报后半小时落网!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免费开放!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美女博主爆改 家用空调外机 ...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流感重症!警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这个让我骨折式仰望的男人,刷新了我的教育观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03-30 08:08

正文

01


昨夜的热搜爆了,都是关于小米汽车!


我熬夜看了小米汽车发布会,当雷军走上台,当着场内场外上百万的米粉说出小米汽车的定价时,全场都沸腾了。


常常雷军说几句话就不得不停下来,因为台下时不时就会响起一阵阵的掌声!


雷军号称中国版的“乔布斯”,因此人们都称他为 “雷布斯”


我特别崇拜雷军,因为他是程序员出身,为人特别内敛和勤奋。


从金山到小米,从WPS到手机再到汽车,一路走来非常踏实,他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人的赞美。


但对于雷军决定做车的那一刹那,我是怀疑的,因为市面上的汽车品牌实在是太多了。


我平时上班开的车是特斯拉,我感觉特斯拉已经足够好了。


可是当昨晚听完雷军的小米汽车介绍后,瞬间觉得,我的特斯拉不香了……


就比如说小米汽车里甚至搭载一台车载冰箱,这就是我那特斯拉所不具备的。


更别提特斯拉的续航里程是400~632公里,而小米汽车的续航里程则高达800公里,而相似型号的,小米价格还比前者便宜3万多块。


难怪米粉们都疯狂了,短短27分钟,就销售了5W台,创造了一个神迹!


02


这几年人工智能的风头很大,中美的科技竞争主要就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美国的英伟达AI芯片,chatGPT、Sora这些人工智能应用,更是如日中天的存在,美国的股市也是因为人工智能版块而一飞冲天。


而中国则是有些暗淡,我们没有英伟达那么强有力的AI芯片,也没有chatGPT、Sora这么好的应用,本土科技公司的,无论是AI芯片还是那种生成式的GPT应用,都和国外的有不小的差距。


网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论调,说 中国人工智能要落后西方20年?


我一开始也有些怀疑,但自从我看了雷军的视频,心里反而有了答案。


雷军拍了好几期视频,带大家参观小米汽车的工厂。


视频里,他穿着小米的工作服,走在工厂的各个角落,展示这个神奇的生产车间。


这是中国最厉害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率高达91%, 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机器人完成的。


你看下面生产汽车整车框架,是通过巨大的机械臂完成的。


再看下面工厂内部的物料运输,都是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自动运输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只不过,中国和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中国是全球工厂,擅长的是制造,因此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们花了很多精力投入在制造业,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节省人力。


因此现在的中国制造有一个新的名称,那就是—— 中国“智”造。


这是源于:中国人很善于学习, 很擅长从1到100 ,能够基于前人的理论、技术,将之发明创新,发扬光大,创造出更大的应用场景。


可是美国就完全不一样!


美国人很善于创造, 很擅长从0到1 ,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个全新的发现,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


就比如说现在流行的chatGPT、Sora之类的AI大模型,这就是他们首创的AI应用,这也是美国的优势。


因此,不能说中国的AI比美国落后20年,只不过大家擅长的点不一样,一个擅长从0到1,另一个擅长从1到100,各有千秋!


03


那为什么中国人可以从1到100,但缺乏从0到1呢?


我昨天看了央视的一个节目,采访的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的张亚勤院长。


张院长在谈论中国人工智能是否落后美国20年的问题。


他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

中美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差距,但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chatGPT、Sora这样的AI应用呢?那是因为我们这种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思维还不够充分。



这其实源于底层教育方式的差异。


04


我记得以前憨憨老师上过的一堂机器人课,就很有代表性!


那堂机器人课我前几天也分享过,讲的是 老师带着孩子搭桥。


老师拿出一堆乐高,问学生们:“你们能用积木搭一座桥吗?”


学生们当然说可以啦,用积木搭桥,谁不会啊。


1

第一部分:独木桥


憨憨他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最简单的桥,不就是在两岸架一块木板的 独木桥 吗。


就像下面这样:


于是乎,第一座桥很快就诞生了。


为了测试桥的性能,老师用一辆小车,拖着1.25公斤的重物开始过桥了。


虽然桥被压得有些弯曲,但是仍然顺利通过。


于是老师给车开始增加重量,加到2.5公斤。


结果刚走到一半的时候,桥就被压弯的不行了,而下面的桥洞连车辆都没法通过,眼看大桥就要不行了。


于是学生们想到,给车做了一点加固吧,在边沿上又加了一层加固的积木。


这次2.5公斤的车辆就顺利通过了。


可是当车上的重量增加到3.75公斤的时候,麻烦出来了,桥依然开始不堪重负了。


2

第二部分:三角支撑的桥


有什么办法让桥更坚固呢?


这时候有学生想到 “三角支撑” ,因为他们看到,有三角架的建筑会更稳固。


因此,孩子们开始给桥加上三角支撑。


这样一来,3.75公斤的重物就顺利通过了。


接着加到5公斤,也没问题。


可是当重量增加到6.25公斤,麻烦来了,桥还是塌了。


3

第三部分:三角护栏的桥


接下来怎么办呢?


这时候老师给学生们看了一张图片,同样是桥,但是这些桥的两边都加上了 三角形的护栏


那么这些三角形的护栏,能否让桥更加坚固呢?


于是,孩子们开始给桥装上三角护栏。


同样是增重到6.25公斤,通过!成功了!


再增加到7.5公斤试试,车辆依旧顺利通过了。


孩子们继续增加重物到10公斤,尽管桥面有点晃动,但依然可以安全通过。


只是等直接加到15公斤的时候,桥终于塌了,车子都弹飞了出去。


4

第四部分:斜拉索桥


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桥梁更坚固呢?


这时候有孩子想到了金门大桥,那座大桥很奇特,是有一个 斜拉索 的。


孩子们开始好奇,会不会将桥换成斜拉索的样子,承重力是不是更高一些呢?


于是,学生们决定换掉护栏,组装斜拉索,这样一座小型的斜拉桥就完成了。


大家把重量增加到20公斤,不出意外,车辆果然通过了。


增重到25公斤也没问题,非常牢固。


当增加到30公斤时,尽管车轮都被压扁了,但桥依然十分坚固。


再增加重量,小车已经拉不动了。于是大家直接在桥梁上增加重物,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桥的承重力。


35公斤,45公斤,50公斤,55公斤,60公斤,70公斤……


不断往上加!


当重量增加到80公斤时,桥梁再也承受不住,坍塌了。


结果真的很惊人,小小的乐高搭的桥,竟然能承受近80公斤的重量,也就是说,当一个壮汉站在这座乐高搭的桥上,都没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