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心地理
诸位可爱的地理粉,匠心地理长期致力于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
51好读  ›  专栏  ›  匠心地理

打卡真题 || 土壤体积含水率(1298)

匠心地理  · 公众号  ·  · 2024-06-14 19:28

正文

(2024年新课标卷)

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和100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图5

9.据图a判断曲线Ⅰ是深度为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Ⅰ

A.变化最早
B.初始值适中
C.峰值最高
D.波动最大

10.图5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最大
B.地表产流多
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

11.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9. A    10. C 11. C

【解析】

【9题详解】据图a看,曲线Ⅰ从降水两小时左右开始发生变化,曲线Ⅱ从降水3小时以后开始变化,曲线Ⅲ则是5小时后才开始变化,A正确。初始值适中不是判断土层深度的依据;曲线Ⅲ的峰值最高;曲线Ⅰ和曲线Ⅱ波动幅度差别不大,BCD错误。

【10题详解】只要存在下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就一定会发生变化,该实验中的30厘米以内土壤水分随降水的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60厘米深度和100厘米深度的土壤水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该深度没有水分的下渗,因为土质相同,所以只能解释为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已经达到饱和。答案选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