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日
致力为中国年轻人深度报道日本文化,技术,创意,艺术和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昨天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昨天  
疆土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日

定格社会阴暗处,那些被隐藏起来的「真相」

知日  · 公众号  · 日本  · 2021-01-26 22:39

正文



鹈养透(Toru Ukai)是日本一位非常低调却极具才气的人文纪实摄影师,常常在东京拍摄,有时候也会来到中国或其他国家。


让他感兴趣的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那些隐形机制。这种机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压抑和牵制着人们,他称之为 「看不见的机器」 。有时候体现在司法系统和群体行为中,有时候直接影响我们的个体行为,可以说,这些「看不见的机器」操纵了社会运行。


以一种相对克制和冷静的视角,他定格了社会的阴暗之处,那些冷色调的影像似乎透露出一种阴郁与绝望的气息,似乎是游离在摄影之外,游离在拍摄对象之外。



然而,照片从来都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甚至,照片从来都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INTERVIEW 鹈养透

「拍照可以勾勒出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


知日:摄影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是如何选择拍摄对象的?

Ukai: 日语写真(摄影)一词从字面上看,是「真を写す」(复写真实)的意思。然而实际上,摄影基本都没有复写出真实。被拍摄对象通常是存在于拍摄者之外的事物,拍摄者自己并不真正知道他所拍摄的是什么。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种「不知道」,所以拍摄者总是很自以为是。



比如,摄影师拍摄一张独自坐在涩谷人群中的青年,他可能想表达「城市中的孤独」。但是那位青年真的孤独吗?拍摄者是不知道的。而且照片通常是都是受限于取景框的,当摄影师把想拍摄的物体放入取景框之内的时候,也就同时把无法放入取景框的周围环境排除在了照片之外。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5 位年轻人一起坐在人群中,排除掉左边的4 位,仅拍摄最右边的人,这样就把原本真实存在的「快乐的朋友们」拍成和之前一样的「城市中的孤独」。「真实」会随着拍摄者的取舍而变成不同的故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摄影。



我总是有意识地去注意这种摄影艺术的不足之处,所以从来没有相信过摄影可以拍摄真实,那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基于这种理解,我更倾向于把摄影理解成一种「象征」的手法。 虽然我主要拍摄的是东京的社会风貌,但是我眼前呈现的各种事物、人物和现象,都只是我用来隐喻社会特性和社会问题的道具。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不可能真的理解自身之外的其他人。但是,一位摄影师,每天都观察着自己周围的环境,只要他还有些洞察力,就一定会发现那些象征和隐喻。



因为我拍摄的对象总是社会风貌,大家可能会把我的作品等同于街头摄影吧。但是比起那些仅仅反映街头风俗、人文生态的作品,我想描绘的是这些表象之下的社会构造。所以我给我的作品起名为「隐形的社会结构」。支配那些表象的正是这些我们看不见的社会深层的机制构造。它们是我们所有人的欲望集合在一起自然形成的东西,虽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但是却压制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简单来说,我的作品是利用被选择的现实来隐喻社会深层的构造。



照片是静止的画面,其中没有时间的流动。然而,只要我们活着,我们的视觉总是处在无法停止、永远流动的状态。


我们的眼睛无法生成静止的图像。所以说,即使照片能拍摄真实,也和我们本身的生理视觉体验不同,是另一种超越人体机能的真实。也正是因为照片可以记录瞬间,所以才能捕捉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被隐藏起来的真相——Invisible Machinery,即隐形的社会结构。



知日:您如何看待当下的日本社会环境?

Ukai: 2011 年,由于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日本社会变得更加团结互助。最有代表性的词语就是「絆」(纽带)。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年来日本的外国游客数量也在显著增长,日本人也对自己的国家重新找回了自信。对应的象征性词语可能就是 「和」(日本风格) 「盛情款待」 吧。可能近些年的国际形势也促进了日本国内的团结,提升了民众对国家的好感度。但是,在这些表象背后,日本背负的是持续近 20 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和与之对应的国际地位降低。正是因为在国际社会上没有自信,才在内部渐渐团结起来。也正是因为失去自信,才急于寻找新的自信来源。



虽然自身团结也好,广受好评也罢,但是只要存在消极负面的动机,社会就会显现出不协调与矛盾。过分强调团结,恰恰凸显出反面的社会现实: 贫富差距拉大,贫困问题深化,被社会孤立的人也越来越多。


日本人虽然非常在意外国人对日本的评价,但是却不怎么关心日本以外的国际社会。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去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反而好像被困在了小小的手机屏幕之中。也许,全世界都是如此吧。无论是英国脱离欧盟还是美国的特朗普当选总统,都有相似的要素在其中。但是像日本这种只能靠交换资源来生存的小国,如果不继续开放,就只会衰退。



知日:您常用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Ukai : 我的器材非常的简单。现在使用的是Nikon Df 的单反和 3 套镜头。除了偶尔使用三脚架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设备了。镜头的话,我经常使用45 毫米的。当我发现拍摄对象、准备拍摄的时候,45 毫米镜头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根本不用思考构图一样,不用向前移动,也不用后退。我的眼睛平时就是用45 毫米镜头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



静电场朔/ interview&translation

鹈养透/ photo

黄莉/ edit


-限时好价-


知日单行本全网发售中
《村上隆的艺术对谈集》
点击下图查看本书介绍👇🏻
-------------------------------
〖 点击图片,直达历史热门文章 〗
《村上隆的艺术》纪念版套装,来了!

☝ 与 蜷川实花、奈良美智等艺术家对话
-------------------------------
〖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
石田彻也 坂元裕二 谏山创 坂本龙一 树木希林 BGM之魂 拉面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源氏物语 东京 日本制造 优良设计奖 枯山水 樱花入魂 是枝裕和 增田宗昭 茑屋书店 beams 昭和颜 日本酒 山口组 庵野秀明 脑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