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MKT赵庄
国庆期间,和老婆在山东老家待了10天,近距离的观察了一下农村。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让我瞠目结舌。农村正在发生的这种剧变,其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缩影,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01 农村生活的改善
这首先体现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上。下图为河南的农村房屋变化,跟我们山东差不多。在上世纪末,山东农村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泥土砖,一下雨就水就渗透进墙壁里面;屋子地面也是土的,很少有砖石地面,有时候连续下雨的话,屋顶还漏水。而现在几乎家家户户住在二层的小别墅里面,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都有小车接送。这跟城里,几乎没有啥区别了。
1995,泌阳。土屋前用压井压水的老人。
2014,06,05,河南正阳。庞桥村新农村建设成为典范,现在的农村孩子上学和城里一样都要接送。
再一个改善的标志就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
以公路为主,高速铁路,航空为辅的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汽车大爆发时代的到来,大大拉近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农村的便利。我们村,但开车去火车站和机场,都在40分钟车程之内,去市内也就是20多分钟,汽车的普及,也大大拓宽了城市圈的辐射力。
农村收入的提高,以及道路情况的改善,促使了小汽车的普及。村里几乎家家有三轮车(生产用),小汽车(生活用),这也是农村生活改善的一个缩影。
现在农村串门走亲戚,以及红白喜事,吃饭一般也都在饭店里面请客。一方面是饭店里面做的饭菜更可口,省事,另外也反映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里有年轻人的家庭,也几乎都安装了宽带,开始主要是娱乐,看电影、玩游戏等,而今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信息消费快速升级,手机看电视剧,手机玩游戏,越来越普及。村里年轻人自发组建了微信群,每天交流农产品价格等信息。电商,虽然老年人还不适应这种购物方式,但对年轻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阻碍。
电视,在农村还没有被完全替代,但电视几乎主要是爷爷奶奶和侄子看了(侄子通过电视看游戏视频),和我差不多大的爸爸这一代主要是玩电脑。
农村的生活环境这几年在急剧的好转。农村的生活吸引力越来越大,田园式的生活也成为可能。对一些城市居民来说,周末开车回到乡村生活似乎并非不可能,相反可能会越来越多。
但是村里的地下水污染已经是很严重的了。村里底下30多米的地下水,已经没法喝了,现在都是喝山下100多米深处的地下水了。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若不能得到遏制,十几年后,也许村里就没法住人了。
02 房子引发的巨变,正在向乡村蔓延......
我们村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单一化种植,到多元化发展的转变过程。现在村里,主要是高温大棚的生产方式。但作为非农业主产区,完全依赖土地而生存的群体逐渐减少,村里从事畜牧养殖、贸易流通,外出打工的人员逐渐多了起来。
从事农业生产,财富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户户所种植的土地,和农产品价格,多少年下来,几乎都是稳定的,而且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很多年几乎都没有更新,因此收入差不多也是没有很大的变化,从工作开始可以看到退休。
农民依靠种植卖农产品,或者从事其他工作所获得的固定收入,以前只能存在银行里面。但存银行,是会贬值的。但是,近几年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诱惑着村里有积蓄的人,陆续去城里买了房。而这几年,城里的房价从4000多,涨到现在的6000多,也确实赚到了。
村里的人,并非不知道房价背后的风险,但他们别无选择。到我的下一代,差不多是90后这一批年轻人,几乎没有种地的了。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离开祖居的农村,去向往的城市。
未来我们村可能只有几十户在种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资本的积累,村里的高温大棚逐渐有了进入门槛。周围已经有建造成本十几万的高温大棚,相应的技术,就不是现在的人可以驾驭的了,也就是往
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村民会有很多主动或者被动的放弃土地经营,去交给想种地的人,而很多的村民会离开农村,到城市去打工、生活。这样一来,农村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种植的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农民的待遇与城里的差距,不管是从养老、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在在逐渐缩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贫富差距必然是不断加大的。城市若不能持续提供就业岗位,将会增加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
03 农村进入“娶妻难”时代
近期,记者孙旭阳写了一篇文章《“娶妻难”,正让不富裕的农民断子绝孙》,开头就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一个多月前,老家有个认识的中年男人上吊了。他有两个儿子,大的26岁,小的24岁,家里却只有一座楼房,一部汽车。这使得两个孩子都被耽搁着。
他倒是有点钱,但已经不够在镇上买一套20多万的三居室,所以就在村里到处寻宅基地盖房。一开始找的是村委。村干部说,现在整个村里20多岁的小伙子,超过一半婚事都没着落,大家抢宅基地打破头,谁也不敢给你承许一块地呀。
逼得没办法,他铤而走险,准备在村边的玉米地里盖房。他先是拎着礼物,在村民小组里走老访旧,征得各家各户的同意。他也不顾什么辈分了,一句话就挂在嘴边,“你今儿要是不点头,我就给你跪下……”很快,他便得到了各家不会闹事的许可。毕竟,那块地现在也是他家种着。其他家也有情况类似的,甚至还期待着他能闯关成功,自家也可以去并排盖房。
据说他也找当官儿的活动好了,大家就看着他平地、划线、打地基,砌墙,一直到浇筑圈梁,都没事儿。直到往上摞二层的时候,土管所派来一辆钩机,三下五去儿便将工地搞成一堆废墟。那天晚上,他就寻了短见。
根据公开资料估算,1985~2015年这30年,男孩比女孩多出生至少3000万。
以中国的人口规模,
这3000~4000万人该怎么找对象,是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男女比例越发不协调、人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时,将会进一步加大男女配搭的不平衡。
就像邓元杰所说:“对于年过半百的农民来说,没有比娶儿媳妇更重要的事儿了。为了能尽快抱到孙子,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没人去追问传宗接代究竟价值何在,存续基因本身便具备不可辩驳的权威。”
拿我们村来说,年轻人找对象基本上已经很难了。周围村子的女孩本来就少,而且很多女孩不愿意待在家里,都去城里打工了。虽然去城里打工,一个月两三千块,远没有在家种地赚得多,但她们仍然不在家。去城里见了市面后,就更瞧不起村里的男青年了。
因此村里但凡有一定能力的,都出去打工了。但要在城里找个对象,就必须在城里有套房。在青岛这样的大城市买不起房,只能在像潍坊,甚至下面的县城买了。
年轻人自己赚不了多少钱,只能啃老。这往往会耗尽老一辈的毕生积蓄,而且还会前一屁股债。
这导致的结果:
1、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2、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3、社会治安.....
能力和基础太差的,也有放弃成家念头,独身到老,死后坟头变荒冢的。
参考资料:
1、《最后一公里村庄:亲历中国农村发展巨变丨谷雨报道》,作者:赵晓溪;
2、《未来30年,农村三个巨变!是好是坏?》,来源:三农视点;
3、《中国农村格局将巨变,未来农民将有5条出路!》,来源:中华粮网;
4、《贺雪峰:巨变中的中国乡村向何处去》,作者:贺雪峰;
5、《房子引发的巨变,正在向底层蔓延......》,作者:前沿观察;
6、《现在,中国已经正式进入“娶妻难”时代!》,作者:邓元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