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读书沙龙以旅游为出发点,由作者亲自为您读书,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内容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设计、旅游投融资、旅游运营、实操案例等。我们要做的是专业课的阅读,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
风景读书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 关注微信号, 每天七点,陪你读书!
▼
《中国景观史》共读 09天
今日共读目标 : 领域和边界感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的空间观念。在历史上,边疆作为一个分离带,是国家间的一个过渡地带,是敌对双方的“缓冲”区域,这样的边疆区域往往是浓密、广阔的森林,或者是沼泽、疾病蔓延的河谷,或者是一列难以翻越的山脉。历史上中国的边界纠纷主要集中于北方,因此有长城等景观产生,在重要的军事地理区位,也产生了一定的政治疆界类型。今天我们邀请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副总经理李霞为大家分享公共事业景观中政治疆界类型最有代表性的长城景观。
李霞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 副总经理
大地乡居品牌 创始人
中央民族大学 博士
风景读书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地风景文旅集团的李霞。今天我们一起来共读《中国景观史》当中关于长城的篇章。
中国历史上北部边疆长期处于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互补和交融当中,以农耕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虽然国力的强弱有别,但总体而言在军事上抗议游牧人是相当吃力的,这与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特点有关,兵农相分的农耕人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在财政上承受着难以应付的压力,远不如兵牧合一的游牧人那样便捷,在战争生活中游刃有余!这种差异决定了古代中世纪的军事格局,经济文化先进的农耕人处守势,经济文化落后而武功强盛的游牧人处攻势。
中原农业居民为抵御北方游牧人的攻击,作过种种努力。当他们相对衰弱时,便退守农耕区边界线;相对强大时,则西出邀击,或远征漠北。然而,游牧人朝发夕至,来去无定,农耕区却固定难移,而且以步兵为主,难以与以骑兵为战斗力的游牧人相对抗。为了应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势,确立一种退可守、进可攻的态势,中原王朝在长达数千年的时期里,历尽艰辛,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在农牧交错地带构筑了几千公里的强固边界长城,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今天见到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为明代建筑。而长城的修建早在秦代以前即已开始。《诗经·小雅·出车(三)》)有“城彼朔方”之句,即指公元前九世纪北边配有烽火台的小城。战国代的秦、赵燕等国,为了防止北方匈奴游牧民族的侵扰,相继在其北部边境修筑了“拒胡”的长城。
当时的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北经固原至河;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临河县),东至代(今河北蔚县);燕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辽东。三条长城虽不相接,却为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新加固。“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传》)。这座全长一万五千华里的秦长城,虽然以秦、赵、燕长城为基础,但向北扩展了不少,比原来三个国家的长城长得多,也比现在见到的长城长。至今仍可在今甘肃岷县等地见到它的遗迹。
汉代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的防卫,把长城向西延续到玉门关,直达新疆罗布泊以西,全长超过两万华里。当时称为“边墙”,沿线设置成所和烽火台。汉代皇帝明确宣称“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明确规定长城是汉、匈边界。
南北朝时曾对长城作过较大规模的修整。北魏宣武帝时所修的段长城西起武原(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东至赤城(今河北赤城),全长两千余里。北齐文帝时动员了一百八十万劳力大修长城,西起西河总秦戍(今山西临汾西北),东抵渤海(今山海关),长三千余里。
隋时为了抵御北方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的侵犯,又曾几次修筑长城,先后征用了一百二十多万劳力。隋长城西起宁夏,向东沿着陕西北部,经过榆林,到黄河西岸,再由偏关向东,分内外两支。外长城利用北魏所筑长城经紫河、今张家口、独石口、古北口、马兰峪,直到临榆关(今山海关)。内长城利用北齐所筑长城,自偏关向东南经雁门关、平型关、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与外长城复合,其中河套南和阴山一带长城为隋代新筑。
明代对长城作了全面整修。元人退向漠北后,明朝的北部边境并未安宁;东北兴起的女真族,又形成了新的威胁。为防止这此民族南下骚扰,明朝洪武、建文、永乐、正统、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诸朝,前后花了一百多年,一再修筑长城,将长城的西端延至嘉峪关,东段推到鸭绿江。其中山海关至鸭绿江一段,因为工程简单,至今大部分已毁坏。当时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明以前长城的城墙用石块和泥土筑成,明代改用整齐的条石和大块的城砖来砌筑,使长城更坚固、更壮观。
图:秦代长城示意图
(据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明代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了几个防守区,即甘肃(今甘肃张掖)、固原宁夏、延绥(今陕西榆林)太原、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蓟州(今河北蓟县)、辽东(今辽宁沈阳)等九个军事重镇,时称“九镇”。所有碉堡、烽火台都据险而布,关塞、水口因地而置。
烽火台是长城等古代边界地区特有的景观,直至今天,仍有许多烽火台遗迹残留于这些地区,供人凭吊。距今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朝周幽王时就用烽火传递军情。史籍记载,当时在边境和通往边境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其后历代王朝相沿不废。
《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建武十三年(37年)南匈奴入侵塞内“朝廷患之,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两汉时期从河西四郡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都有烽火设置,“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规模很大。这种军事通信方法,直到明清时期,许多地方还在使用。山东烟台的得名,就是由明朝曾在那里设置狼烟台,防止倭寇入侵而来。
秦长城和汉长城,都是在黄河河套以北、以西,凭阴山、贺兰山之险及黄河天堑而筑的。但明长城却向东南后缩数百公里,沿山西方同、陕西榆林一线逶迤西去。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距今三千年以来,至十二世纪以后,黄河流域气候逐渐转向干冷,黄河河的鄂尔多斯地区由原来的农业区变为荒漠草原,作为农耕区与游区分界线的长城也就后缩了。另外,在干冷时期,游牧民族所受的环巉压力增大,也迫使其向南推进。
图:明代长城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文化是农耕人和游牧人在长期既相冲突融汇的过程中逐渐整合而成的。而长城就是实现这个整合的交汇地带,历史上数千百次的迁徙、聚合、战争、互市等整合行为,都在这条交汇地带上波澜起伏地展开。今天,我们仍可在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领略到这种历史的氛围。
与长城性质类似的政治边界还有清代在东北所筑的柳条边。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是清王室发祥地,清初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不许人口移入。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修建了柳条篱墙。据载柳城修筑时先用土堆成宽三尺、高三尺的长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根,每根柳条间又用绳子系起横条柳枝。顺治间,修筑了南起风凰城(今辽宁凤城)西南,北达开原附近的威远堡,又折而转向西南至山关与长城相接,长达九百七十五公里的柳城称为“老边”。1670 -1681年,又修从威远堡沿东北方向直到法特哈(今吉林市北法特)的“新边”。在边墙沿线安置了二十余个边门,派兵稽查。这些柳城边门后来成为出入东北的交通孔道。
柳条边并不是一条国界。在此边未筑之前,清王朝就统一了东北,并有行政设置加以管理。柳条边修建的目的在于阻止民众进入围场捕猎和开发;此外,柳条边还作为行政区边界。老边开原威远堡附近边墙,有两段是盛京与宁古塔将军辖地的分界线;山海关、威远堡、吉林法特一线的老边、新边以西,则为蒙古诸部牧驻地。自 1686年至1878年,柳条边政策持续了一百一十年。乾隆以后,东北地区已有移民越界进入,柳条边的边界作用日渐消失。
图:柳条边示意图
(据卫家雄等:《中国古代史常识·历史地理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Tips: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啦!
从3月5日开始,我们将共读的是《中国景观史》,请各位书友记得每天阅读我们的推送哦!
不知道如何共读的书友们注意啦,关于如何打卡:
1、将每日风景读书推送的文章不设分组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给风小景或风景读书会员群均可,可以每天一发,也可以月末集中来发。 打卡时间仅限每日早7点-晚24点
2、打卡签到本着自愿的原则,小景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学习呦~
3、针对当日忘记打卡的同学要记得“补打卡”哦(补打卡:将遗漏打卡的所有天数的文章在朋友圈转发,并截图给风小景,当月补打卡次数 最多1次 ),不然风小景也会督促大家打卡的哦!
关于完成阅读任务的奖励:
1、坚持每日阅读并 不设分组转发朋友圈,连续打卡签到累计一个月 的同学将会 获得2018年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100元的优惠券 。详情请咨询风小景。大地风景研究生班报名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a3E6crZhosUSEs9h5F75g
2、欢迎大家在 共读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读后 感,获得留言点赞最多者, 我们也将选出 3名优秀评论者 赠送 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200元优惠券。
“风景读书”将与您共读
《中国景观史》
如果您想跟我们一起读旅游行业的经典书籍
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咨询风小景
识别下方二维码
|
医学界 · 引爆医护大战的 N 个小事 7 年前 |
|
独立鱼电影 · 不能因为柯震东,就给金马佳片打一星 7 年前 |
|
温馨爸妈读物 · 7岁被王子求婚, 21岁嫁全球最帅国王,历经14年等待,她终成最幸福的平民王妃 7 年前 |
|
十点读书会 · 毕业五年,女生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7 年前 |
|
钱皓频道 · 傅盛:一家公司最大瓶颈就是CEO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