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主席的战略太对了,从一开始就锁定了胜局。
再介绍个粟裕打开封的战例,也让人拍案叫绝。
粟裕在豫东准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它也是国军在关内的两大主力之一,是杜聿明起家的部队,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不过,豫东是四战之地,交通便利,胡琏率第十八军增援马上就要赶到。粟裕手里兵力不多,不好阻敌增援,于是果断放弃打邱清泉的第五军。
神来之笔是,粟裕一眼就看出河南省会开封兵力空虚,只有三万守军,战斗力不强。于是趁着国军注意力都在救援邱清泉这里,我军连夜隐蔽急进,突然出现在开封城下,几天就打下了开封,全歼守军。
蒋介石看开封危机,就命令邱清泉和其他几路国军赶紧去救。这里就看出差距了,由于路上有阻击,国军走了几天都没赶到开封。当粟裕攻下开封后,他没有像国军那样死守城池,看到几路国军逼近,粟裕立刻放弃开封,改攻城阻援为弃城打援,又围歼了一路辛苦赶过来的国军援兵。
可以看出,粟裕始终坚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绝不会让一城一地困住自己。攻城不是目的,消灭敌人才是目的。敌人都消灭了,何愁没有城市?
对我的启发是,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想清楚战略,所有的行动都以战略为准绳,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只要战略想对了,时间就是我们的朋友。
书中还有一节叫“对战争局势变化的不同判断”,让我印象深刻。
而就在12月会议后几天,蒋在1948年元旦发表了《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他也分析了一通,最后提到:剿匪全役最困难的工作,在去年一年间,业已完成了。
这就像两个分析师,对未来行情给出的分析报告,都有理有据,但结论却完全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
抛开屁股决定脑袋,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战略视角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毛的战略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他判断转折点来了,是因为这一年多消灭了很多国军,“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折。
蒋的战略是占领城市,控制交通线。他判断转折点来了,是因为他基本完成了战略目标,占领了很多重要的城市和交通枢纽。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损失点人又算什么呢?
如果你不能理解他们的底层逻辑,就很难看出他们对趋势判断的对错。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信息,其表达的内容,都倾向于引起人们注意和情绪反应,会潜意识增加焦虑感。
比较有价值的内容,是看极少数人在几年前、十几年前对一些趋势的预测分析,特别是事后发展与大众直觉相反,却和他的预测框架基本吻合。这种内容,要反复阅读,其底层逻辑往往最有价值。
任何投资策略,都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某些专家教授,缺乏大胆假设的勇气和智慧,全是事后对新闻和理论的解释,其内容价值就不大,实战毫无用处。
寻找真正高水平作者的最简单方法,也是看他以前写的内容,这样能迅速理解其认知的局限性,而不是对所有观点都盲从。那种分析问题时间跨度太短,都是今天涨几块,明天跌多少点的水货,最好少看。
《决战》的最后一章是对三大战役的总结,特别是对毛和蒋的点评,写得也很精彩。
下面这页建议精读:
简要的心得如下:
“都是实实在在地分析战场的实际情况,既要知己,又要知彼,既要看到有利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既要看清局部,又要放眼全局,既要看到这一步,也要看到下一步或下几步,经过反复衡量利弊得失后作出判断”:
很多人分析股市,研究股票,容易屁股决定脑袋,只看与自己利益相符的消息,对其他消息熟视无睹,甚至发自本能的排斥。这样如何做到全面客观呢?
“这种决心绝不轻易改变和动摇,但如果情况发生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新变化,或者听到来自第一线将领提出的确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又不固执原有看法,能够及时作出必要调整”:
交易计划一旦制定,就绝不轻易改变,坚持执行。但如果行情出现突变,触发止损,或者公司基本面发生质的变化,则要及时止错离场,不要一厢情愿。
“由于对战场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心中无数,往往说许多空话,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
交易中这样的情况更多。很多人任由亏损的扩大,拿着下跌趋势的股票,亏损多了就拿价投安慰自己,说许多空话鸡汤,扬言要珍惜XX价格的股票,而不反思策略问题,不研究行业逻辑是否变化。
实事求是,让主观适应并符合客观实际,是做任何事成功的秘诀所在。交易,更是如此。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