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肝癌不治不幸离世,享年59岁。
孙中山档案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和追求国家统一的事迹,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榜样作用,凝聚着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共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联系海内外的桥梁和纽带。
2015年5月4日,朱立伦访问大陆时就前往香山碧云寺中山先生衣冠冢,在孙中山纪念堂向孙中山先生像敬献花环。
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吴伯雄也都曾到香山拜谒过,并且连战、吴伯雄在去香山碧云寺拜谒中山先生衣冠冢之前都曾去南京的中山陵祭拜。
在中国大陆,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中山街或者中山路,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还建有中山公园,北京和广州建有孙中山纪念馆,南京还有中山陵。
195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90周年。中国政府举办了一次规格极高的纪念活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会议,13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讲话。
同一天,毛泽东还在《人民日报》上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题发表文章,对孙中山的一生作了概括总结: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写道:“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陈水扁时期,民进党就开始打孙中山的主意。
陈水扁当时还不敢公开拿“国父”开刀,但私下里做了不少小动作,比如在很多场合不再宣读“国父遗嘱”;将“国父纪念月会”改为“总统府月会”;“总统府”里的“国父铜像”被盆栽取代,直到马英九2008年上台,才在仓库里找回铜像,安置在原处。
蔡英文当选不久,“立法院”刚被民进党把持,就有民进党立委就按捺不住,提出废除“国父”遗像相关的“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宣誓条例”及“总统副总统宣誓条例”等修正草案,要求废除机关学校内悬挂“孙中山遗像”等规定,删除向“国父”遗像敬礼等相关规定,并强调“国父”一词并没有“宪法”法源。
实际上台独势力酝酿甚久的“去孙中山化”,只是“去中国化”的一个环节,教育和文化才是“去中国化”的重点项目。
早在二十多年前,李登辉掌权时就进行修改中学“历史课纲”的工作,先是低调的窜改名词;日据时代改为日治时代、抗战胜利称之为“终战”、二战时期台湾人的祖国是日本帝国--等,又称来自中国大陆的政府都是外来政权,欺压剥削台湾人。
多年下来,修改课纲导致当今台湾年轻人多是“天然独”,选举时多半都投民进党的票。
“去孙中山化”、去“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毋庸置疑,就是“独立建国”。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哀悼革命烈士刘道一的一首诗,今天也让我们用这首诗来纪念孙中山先生。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6年11月12日,
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的文章
邓小平:
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找中国的出路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找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
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为师”,学习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开始了国共合作,导致北伐战争的胜利。
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的统治使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地位,在日本侵华期间大片国土沦为殖民地。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后来发展起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中国继续贫穷下去。
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1987年2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加蓬总统邦戈时的谈话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孙中山先生毕生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自由、人民幸福而奋斗。今天,缅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所建立的历史功勋,缅怀他为改造中国而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我们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之情。
——1996年11月12日,
江泽民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