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玉根、钟青
核心结论:①2000年以来新股上市前三年净利平均增长72%,而后三年仅25%。现行上市制度下,公司往往在景气高点上市。②IPO的业绩标准倒逼新兴产业公司在海外上市,其中龙头公司若计入沪深300,比目前点位至少高500点。③上证综指与十年前持平,而万得全A涨幅102%,源于编制方法不同。08年金融危机最低点算起,万得全A涨幅与标普、道指相近。
IPO业绩标准导致企业总在盈利高点上市。根据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我国的新股发行要求企业在上市前必须连续3年盈利,并且累计净利润需要超过3000万。较严格的盈利要求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在上市之后业绩变脸现象普遍存在。统计2000年以来各行业新股在上市前后净利润增速,新上市公司前三年的整体平均净利润复合增速72%,后三年的整体平均复合增速则降至25%,企业在上市后普遍存在业绩变脸情况。但美国除了1933年《证券法》规定公开发行需要注册外,没有规定上市标准,上市标准主要留给交易所来制定和执行,而美国不同的交易所(如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不同,并且交易所内部也会分不同的层次,以供不同资质的企业上市,这也保证了市场的多样性。
好企业被漏出,沪深300失真。我国新股发行制度较严格也导致很多新兴成长行业的领军企业无法在A股上市,同时也限制了A股的结构转型。港股、美股中概股中科技行业市值分别为25%、31%,都远高于A股科技行业市值占比11%。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由于大量新兴企业在海外上市,A股并不完全代表中国上市公司。如果这部分企业在A股上市并纳入沪深300,则沪深300的市场表现将更好。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如果纳入相应中概股,沪深300目前应该是4087 点,对比6月21日沪深300收盘价3587高约500点。
指数表现迥异,源于编制方法不同。07年3月至今,虽然上证综指涨幅很小,但万得全A、沪深300、中小板指分别累计涨幅约102%、30%、89%、97%。指数之间表现差异核心源于指数编制方式不同。上证综指将上交所成分股按总市值加权平均,其中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盘股在上证A股总市值占比达29%,而这些大盘股的波动幅度较小。但沪深300、万得全A则是将指数成分股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平均,“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在沪深300、万得全A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22%、8.6%,因此大盘股对沪深300、万得全A指数的涨幅影响有限。从2008年金融危机从各指数的最低点以来,万得全A、标普500、道琼斯指数涨幅也基本相近,分别为248%、232%、265%。
风险提示:金融去杠杆引发流动性持续收紧风险,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
全文请见0622《策略专题报告:考虑海外中概股,沪深300失真5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