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one
“每天只为你准备一张图画,一篇文字和一个问答。”每篇文章精良排版方便无app网友阅读。——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够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one

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怎么办?

一个one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5-31 20: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不要把别人的情绪归因到自己身上!


不要把别人的情绪归因到自己身上!


不要把别人的情绪归因到自己身上!


敏感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他为什么情绪不好?是不是因为我之前说的哪句话得罪他了?唉好后悔,我真不该那么说,我的情商怎么这么低,连个话都不会说,我太不优秀了。”


自信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他为什么情绪不好?噢,因为他本来就情绪不好。他为什么冲我发火?噢因为我正好说了某句话引爆了他。但是我没有错!我不需要为他的情绪负责!”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那是他的情绪,他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他应该找我核对:“哎,你刚才讲的哪句哪句句话,我听了之后感到很委屈。”这样我就可以马上反省自己,真诚的为他道歉,大家今后还是好朋友,多大点儿事儿!


这句话是一个自信的朋友教给我的。我听了之后将信将疑,还反问她“那万一某件事儿真的是我做的不周到,导致别人不高兴呢?”


她说:“不可能,别人的所有情绪都与你无关,所有的。”


每个人都要分清楚三件事儿:自己的事儿,别人的事儿,老天的事儿。三这种事儿里。我们只负责自己的事儿,其他两种事儿,概不负责!(这个理论来源是张德芬)


别人如果没有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没有找你核对,那就是他的问题,这不是你的错,你不应该归因在自己身上。


自信的孩子,往往有一对“就事论事”的父母。“宝贝,这个事情如果咱们换种方法来解决怎么样?”“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可以处理的很好的。”“宝贝,你可以暂时考不好,这都很正常,你在爸爸妈妈眼里永远是好孩子,我们永远相信你。”——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倾向于客观的归因,能够承受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只是自己的能力和技巧问题,而不是自己的人品问题。他们不会在内心否定自己。


敏感的孩子,往往有一对“就事论人”的父母。“又在学校打架了?你这个不孝子,我老X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又没考好?下次考不好别回来见我!”“看你那样,楚楚憋憋,狗肉上不了桌,跟你那死爹一个德行。”——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倾向于主观的归因,抗压能力差。


因为他们往往第一反应认为父母的愤怒都是自己的错,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造成的。他们往往把能力和技巧的失败,归因为自己人格的失败,从而否定自己,无法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那既然咱已经是一个敏感的孩子,也知道敏感的成因,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超越敏感吧!


第一步,首先不要抱怨父母,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不是每个父母都有受过心理学培训的。而即使是受过心理学培训的父母,也未必做得到面面俱到。


父母把我们平安拉扯大,已经很厉害了,首先要肯定他们的爱,要谢谢他们。我们也要就事论事,父母不善擅长教育心理学,是能力和知识的问题,不是他们的人格问题,更不是不爱我们的问题。


第二步,我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也懂得了很多智慧,所以我们可以学着去当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去当那种“就事论事”的父母。在敏感爆发的瞬间,马上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然后用理智的,客观的,父母般的语言,在内心安慰自己: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这句话简直是世上第一神奇的咒语,可以帮我们稳住情绪,不去接对方的招。


第三步,自己情绪稳定后,要暂时拉开和对方的距离。不要搭理对方,不要回微信回电话,去忙你自己的事儿。这就是考验我们定力的时候,也是涨功夫的时候。


稳住自己,不要接招!


稳住自己,不要接招!


稳住自己,不要接招!


等对方情绪过去了,他自然会惭愧自己当时乱发脾气,甚至有可能找你道歉哦。


如果你这时候不能做到稳住自己,总想找对方理论,想继续惹他,继续接招,那么就请回到第二步“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一直念,跟念阿弥陀佛似得那么念,知道念到自己不想去接招为止。


如果是关系较远的人,前三步就够了。如果是夫妻,密友,那可以隔一两天后,另外找一天大家平静的时候,再找他核对,核对,核对一下,看看对方当时情绪不好的原因是不是在我们自己。


如果原因确实在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得真诚的道歉,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如果原因不在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要看看对方需要什么?是倾听还是是安慰?还是仅仅陪伴就好?再视情况去做。


最后一段至关重要:


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等于自私冷漠不关心人!


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等于自私冷漠不关心人!


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等于自私冷漠不关心人!


答主提供的这个方法旨在帮助那些“过于在意别人的情绪”敏感者,在敏感爆发的那个瞬间,能够快速稳住自己的情绪,从而不会陷入自我批判的泥沼。但绝不倡导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的自私做法。


健康的关心是:“当你生气的时候,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这样力量就放在了“具体做事”上,关注点在“对方”,能量是双向流动的。


而病态的关心是:“你怎么生气了?是不是生我的气?啊!我真是没用,怎么连跟朋友/恋人/家人的关系都处不好"——这样力量就放在了“自我攻击”上,关注点在“自己”,能量是向内压抑的。


各位读者千万要小心辨别自己的“关心”,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在,关心别人,其实是在,攻击自己。


好,最后我们回顾一下重点:


不要把别人的情绪归因到自己身上!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自己的事儿,别人的事儿,老天的事儿。


稳住自己,不要接招!


下次你生气的时候,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悦网美文日赏  ·  因为有你,我才可以遇见另一个自己。
8 年前
创业投资最前线  ·  当90后员工“遇上”70后管理者……
7 年前
大数据实验室  ·  大数据上失败的6个迹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