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第16届研讨会及优质粳稻食味品鉴会在日本广岛召开,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王才林研究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组织中方专家12名、日方专家11名组成的食味品鉴组对21个中国优质水稻品种进行了食味盲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
南粳46和南粳5718均获得“特别优秀奖”
。
王才林研究员还获得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功绩奖”
,对王才林研究员近年来为稻米食味研究和产业振兴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肯定。
王才林研究员在会上作“实施新三品一标,打造优质米品牌——江苏省区域公共品牌‘水韵苏米’介绍”的报告,围绕如何通过培育优质品种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种出好品质,打造好品牌,卖出好价格,推动稻米产业振兴,介绍了江苏省“水韵苏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核心理念、工作重点和实施效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股份制公司,首批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公司成立是快速提升“水韵苏米”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促进江苏大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整合股东单位优势资源,聘请江苏省农业科院水稻育种专家王才林研究员为总经理,江苏省农业科院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团队整体入驻公司研发推广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团队基于半糯型高产优良食味粳稻理论创新与应用,育成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等系列水稻新品种20多个,先后数十次在全国和江苏省获得“金奖大米”等荣誉称号,引领长三角优质水稻育种新方向。南粳9108、南粳5718等7个品种先后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南粳9108和南粳5718等多个品种连续多年被列为长江中下游主导品种、全国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江苏省主推品种,在苏、沪、皖、浙、鲁、豫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年推广面积超过1300万亩,占江苏1/3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为保障江苏省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已成为优质大米品牌打造的主力品种,省内数百家企业以南粳系列品种稻谷为原粮,订单种植,加价收购,涌现了福临门、金龙鱼、苏垦等优质大米系列产品,助推“水韵苏米”、“射阳大米”、“兴化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有力推动了江苏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