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可通过“云生有家”App预约自助看房(创始人是位工科男,连张照片都没有)
文| 铅笔道 记者 任清卓
►
导语
“云生有家”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房屋租赁平台,其将有生物识别功能并可联网的智能门禁与租房功能相结合。
平台以指静脉识别智能门锁作为身份与出入信息监管硬件,允许个人房东或租房公司上传房源信息至平台。租客在其终端设备录入指静脉与身份证信息后,即可在平台注册浏览租房信息、预约自助看房和下单入住。
目前项目正处于后台云端建设与系统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整体上线。
注:朱建敏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朱建敏曾就职于深圳华为,当时他的收入在深圳算中上水平。
然而租房之后,他才发现几乎一半的工资都要交给房东。“找个好房子很难,遇到一个好房东也难。”
租房过程中,朱建敏发现,很多中介在租房平台上上传一些好看的照片,而实际上房子却很差劲。而且,他经常遇到要去看房的时候,才被中介告知房间已经租出去了的情况。除此之外,他认为中介费太高,通常是房租的一半。
两年前朱建敏从华为离职后,跟随一位华为的前辈到北京从事生物识别领域的智能硬件研发工作。然而他认为单纯做硬件很难扩大市场,联想到在深圳和北京租房时遇到的种种不便,他想将生物识别智能硬件与租房平台结合起来,为上班族解决租房困难的问题。
综合硬件规模、安全性和响应速度等多方面因素,朱建敏选择以指静脉智能门锁作为硬件入口。
据介绍,指静脉识别方式有以下特点:
去年5月,朱建敏离开北京,前往成都拜访朋友介绍的两位博士。
这两位博士分别专注于光学传感与指静脉识别领域研究,朱建敏希望邀请他们一起创业。“跟他们谈论之后他们说要考虑,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令朱建敏惊喜的是,第二天两位博士表示愿意以资金入股形式加入团队。
去年7月,“云生有家”正式立项。
一开始,团队研发单机版的智能门锁投入市场,调查用户接受度。
第一批80台指静脉识别门锁由广州某代工厂生产,由团队成员与江苏、四川的代理商在杭州地推。
从今年1月到3月,他们以2000元左右售价售出84%的产品。“我们发现价格在3000元以上的话,接受度非常低,2000元左右就好很多。”
鉴于市场在验证中对指静脉门锁接受度较高,朱建敏与团队正式建立“云生有家”房屋租赁平台。
通过该平台,个人房东或租房中介公司均可上传房源信息,租客则可通过平台查看房屋信息、房东评价等。
◆ 用户看重满意房子后,可直接通过App下单付款并签订合同入住,无需中介,甚至不必与房东见面
该平台以可联网指静脉智能门锁作为监管硬件,建立“生物识别+身份证信息验证”体系,以此保证租客与房东双方利益。
“云生有家”平台服务流程如下:
为降低租客因中介费造成的租房成本,“云生有家”实现去中介化租房流程。
用户在终端机5秒内录入信息后,即可在客户端注册、浏览房源信息,并可对有意向的房间申请20分钟自助看房时间。看房过程中,因智能门锁在4G网络环境下可传输其开关信息至云端,如果超过20分钟尚未锁门,平台工作人员会打电话询问原因。
用户在平台下单后,交付一个月押金由平台保管,房租直接缴纳至房东微信或支付宝收款账户。
另外,为保障房东利益,如果租客损坏家具或提前退租,平台将先为房东垫付赔偿金或违约金,之后再通过租客信息寻找用户追责。
据悉,“云生有家”将在住宅小区以及写字楼园区等设置终端机,因平台数据备份于云端服务器,因此用户只需录取一次,便可在不同城市通过该平台租房。
在盈利模式上,公司尽可能压缩整体解决方案的硬件成本,计划以千元以内的价格推广智能门锁。同时,用户完成房屋租赁流程后,平台向用户一次性收取月租的30%作为服务费。如果是个人房源,服务费全部归平台,如果为B端租房公司,服务费则由二者按一定比例分成。此外,平台将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为其引流,从中收取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