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品牌Casely-Hayford 2016秋冬系列的灵感墙上,贴满了各种亚文化元素 图片来源:Casely-Hayford
越来越多的声音指责如今时装亚文化泛滥,但即便是反对它的人,却也难逃藏在其背后的主谋:小众消费主义带来的人以群分。
引子 一个反感时装亚文化的亚文化少女
“好烦现在动不动就这个亚文化、那个青年文化的,真是够了。”22岁的Yae一边点击着她订阅的微信公众号,一边喃喃地说。我瞥了一眼她的手机屏幕,至少有十几个左上角显示着红色未读标记的公众号,正被她不耐烦地按掉:“我有强迫症,看不了有这些红叉叉。”
亚文化和时装的关联由来已久,当下又随着Vetements、Gosha Rubchinskiy及一票伦敦新晋设计师的走红,重新回魂,并在媒体的解读下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和广泛,这也导致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和Yae一样有着反亚文化情节的人。在操作这篇稿子的期间,我至少听到了、看到了不下50个人在饭桌上和社交媒体圈里对时装亚文化泛滥的抱怨。一时间,时装业文化变成了和名牌大学毕业证一样的敲门砖,似乎一个人看起来越接近亚文化,他就越能超越平庸。
青年,是构成亚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这次时装界的亚文化回潮,借着大肆流行的街头、滑板风格,试图打造出属于一群酷小孩(cool kids)的形象。Yae对此却不买账:“我一点不关心什么80、90年代的地下夜生活,也不想天天看什么滑板青年、什么Gang(帮派团体)穿得很街头、留光头的照片……都是表面功夫。”
在我看来,Yae恰好是当下流行的酷小孩模板:她留着古怪的发型、穿宽大的衬衫和自己做的麻袋一样的裙子,外面总是搭一件The North Face的小号男士冲锋衣、却用Chanel Boy或者淘宝买来的纯色Tote Bag、只化眼线和口红、烟抽得比我这个大烟枪都多、热衷分享、收集关于032c、Encens、The Gentlewoman等小众时装刊物和其消息、认为某大刊推出的年轻别册是糊弄无知小孩的垃圾、虾米歌单里常存着The XX、Jarvis Cocker、Portishead,Grimes的专辑、偶尔也听Rihanna和The Chainsmokers、看《天地无伦》和萩原朔美、自拍从不修图、会拍令人匪夷所思的局部图片发在朋友圈和Instagram上……
初夏时,Yea正在和几个朋友做一本属于自己的时装独立杂志,她跑来向我咨询意见,并给我看了她和几个朋友拍摄的片子。
在她贴满了各式贴纸的iPad屏幕上,Yea和朋友穿着自己用白坯布设计的衣服在浴室里拍了一组片子。她像刚经历完一场药物致幻般蜷缩在浴缸里,身上的白坯布衣服被黄色胶带缠绕着,手里还握着一瓶84消毒水。
“我们正在为这个系列想主题,中文叫无力之力,你觉得英文叫什么好,Powerless?但我们觉得有点太简单了。”
我不会用所谓专业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作品,因为Yea和她的朋友们已经明显掌握了亚文化的传达表象——在这个层面上,没有人能做出绝对的评价。
“Youthless?”当天晚上,我把这个自造词发给了她。
“你是说Useless吗?”
“不,就是Youthless”
“好喜欢,谢谢!”
由于要远赴日本求学,Yea的独立杂志未能如愿按期出版,但她告诉我,将来她的毕业设计,会延续用“Youthless”命名。
我发誓,这个词没有暗讽他们的意味。
“一旦有了亚文化这个名字,亚文化就玩完了”
起初,陈若是不愿意正经去谈过去的事情的。但我一再坚持,首先她是个时装爱好者;其次,她不是在Google上研究亚文化,她是经历者,并且本身就是个非常规的存在。
“只要你给我匿名,并且我不提供任何照片。”现在是作家的陈若,在其宣传的要求下,坚持不再公开谈往事。她说人到中年,上有两位老下有三只猫(“我一朋友出国非要把猫送我,不然我也不折腾,我其实不是那么爱养小动物”),不得不为三斗米折腰。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陈若反感分享自己年轻时是个异类的经历。“人各有命,从我记事起就喜欢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对感情的渴望也来得比较早,但这不是什么失足血泪史”——这个曾经穿彩色塑料凉鞋、未婚先孕又流产的校园女流氓自少女时代在外人眼里就是个典型“抽烟喝酒跳霹雳”:“我到现在也不认为我怎么着了,我家里人也没觉得怎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提这段事情的原因,我倒不怕有人说我家教不好,我恬不知耻,我很怕被贴上我是特立独行这种标签。我们俩就是互相喜欢对方——如果不是因为意外,我俩当时肯定会生孩子然后结婚,我妈唯一担心就是怎么给孩子上户口的问题。”
短暂在某个出版机构工作了一阵后,陈若开始了和当时男朋友四处辗转的生活(中途又换了数位伴侣),从北京、天津、成都到越南、泰国和马拉西亚:“我妈并不反对我这样跑,她那个岁数经历过文革嘛,她说世事无常,你不伤天害理,就没什么不行的。另外她也知道拦不住我。”
在越南的胡志明,陈若结识了一群热爱北京炸酱面的当地居民:“他们会用河粉做面条,用辣椒酱、香料和鱼露混在一起熬酱,并且形成了一个组织”;在曼谷,因为意外发现男朋友的已婚同事有和变性人交欢的爱好,她开始顺藤牵瓜地认识了一群有同好的男性:“我假装是变性人,和他们聊天,你知道他们对这种外人看来很畸形的爱好多么享受多么迫切”;在吉隆坡,她偶遇一群对八、九十年代香港歌星极度痴迷的本地年轻人,会在周末穿上自制的梅艳芳、张国荣,罗文等人的演出服举办“金曲劲歌大赛”;回到国内,因为经常在北京的老秀水市场、天津的曙光里街道买衣服和打口碟,她又跟着那些倒爷倒姐一起到海关和黑市里用100块一麻袋的价格批发洋垃圾;由于感情不顺遂,她也一度求神拜仙,从而展开对国内以及东南亚巫术的研究……
“我既不是什么波西米亚,也不是什么边缘人群,我做这些事完完全全都是顺其自然——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不会和别人提起过去了吧!?”陈若所讲的,让我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那个因为与黑人妇女生子、为了躲避闲言碎语,整日喝着用纸袋包裹的可乐从而假装酗酒的雷蒙德先生的话:“他们永远永远不能理解,我之所以这样生活,是因为我想要这样的生活方式。”
陈若说她是直到30岁左右才真正了解亚文化的字面含义。之前的选择,让她躲过了 “等着单位过节发大米;看着日历本算哪周是大礼拜哪周是小礼拜(1995年5月前,国内实行周末单双休息制)”。
“像我这样生活有一个好处,就是好奇心会自然驱使你学习新鲜东西,我的很多同龄人现在连电脑都用不好,我可是很早就玩得转Mac OS的。”2003年,博客开始流行,陈若试着把过去的经历写下来,起初有评论骂她是神经病,不知耻辱,但逐渐也有一群人视她为精神偶像——“有一个常来看的人,留言说我应该出一本亚文化集锦,不过那时候大众认为的亚文化就是木子美、同性恋、变性人以及李银河,总是和性或者毒品有关系——反正就是觉得你不正经。”
2004年,在几个出版界朋友的牵线下,陈若出版了一本小说集。意外的是,这是本类似亦舒式的情感小品。也是从那时候起,陈若删除了博客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国杜拉斯摇身一变成了成年版鞠萍姐姐。
“开始纯粹是想尝试另一种领域的事情,但到后期我不能说我不被钱和名所影响,那些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见过很多朋友从单纯地喜欢点什么,创作点什么,到在圈里有点名气,再到开始因为做不出东西而变得暴躁。原因很简单,人人都想当梵高,但人人都想当他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梵高。”
从6毛钱一本的笔记薄、文学网站“榕树下”再到朋友圈,陈若保持着写诗的习惯——“28岁前的日子/最美好/虽然会哭会闹/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何物。”
Modern Man推出的以大热设计师为题的T恤系列
“我的感情经历很糟糕,但我最好的文字作品都是失恋时写的。我的一些写诗、绘画和搞音乐的朋友也是。一过了那种全然为别人而活的阶段,开始想着自己了,或者有点小成就了,就很难创作下去了。”陈若这种自虐式的创作情节并不离奇,法国写实派画家库尔贝一生颠沛流离,曾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只有在痛苦和悲伤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美”;Vetements的主脑Demna Gvasalia在前不久接受032c的采访中也说:“我情绪低落或者抑郁时,设计的东西往往更好。”此外,他还指出在工作时,特意让自己和团队听“绝对不愉快”的音乐。
“一旦亚文化有了有了亚文化这个名字,它基本就完蛋了,本质和限量版的LV包、Valentino的运动鞋没什么区别了——你看我们那个年代流行的、后来被塑造成亚文化符号的,比如崔健、王小波、王硕、顾城那些,要不是死了,要不就早成了主流文化了。”
陈若说自己现在也不过是一件商品,不管是披着亚文化还是圣女婊的外衣。但她坚信只要有主流文化,那么亚文化、Cult就一定存在:“比如我看到那些在网上恶搞蔡依林、《情深深雨蒙蒙》的视频,大妈大爷跳广场舞,手机直播,科技界的、当然还有一些关于两栖动物的。大部分亚文化本身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除了有点暗语,其实没那么深奥,但往往一说到文化俩字,就成了至高无上的了”——我和陈若聊到之前在《纽约时报》看到的一篇报道,其中讲到Valentino的公关说这位意大利设计师不能看到战争、纷乱这些不属于美的事物时,她回应:“我从来没买过他家的东西,可能因为太漂亮了。”
笼统来说,时装的趋势一直在主流文化驱使的“一见倾心”和次文化引导下的“后知后觉”中循环。但当下,伴随着社交媒体和整体文化趋势的转变,亚文化式审美造成的波动更猛烈些。6月底,美版Vogue网站推出了为期一周的滑板专题,上线后却遭到受访人的批评,声称对方的报道完全是用叶公好龙的业余态度肤浅地解读。
“那你接触过现在的酷小孩,还有他们觉得很烦的时装亚文化吗?”
“看过一些,他们觉得很酷很炫的东西,就像居委会阿姨发现丁字裤一样。首先亚文化这个东西本土性往往很强,脱离了那个环境和时代,只是段历史而已。一些过去被视为禁忌的话题,现在已经被堂而皇之地搬出来了,但也就是说说皮毛当做茶余饭后的边角料而已。至于青年文化,历来都有,在我看,只不过是因为现在这个网络年代,叫嚣得凶一些罢了。最终,不比可口可乐强到哪去——年轻人不是未来,人是未来。倚老卖老和靠年轻放大一切一样傻*”。
此外,陈若还说,无论是时装界,还是音乐、文学领域,向小众主义靠拢是必然的趋势,消费亚文化是出于当代人需求的市场动作,一是人们追求标新立异,二来大部分创作者在有点名气之后都在走下坡路。况且当代亚文化粗糙、晦涩,毫无章法的特性也适用于转移人们对鱼龙混杂的产品本身的注意力。
她没赶上这趟班车,同时也坚决不想凑这个热闹。“我有个朋友为这个和我掰了,说我唯利是图,我当时听了一点没往心上去,我从来不坚持什么,我觉得有意思的我就去做。过去那些年见识那么多,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从不干涉任何人的活法。”
“真找乐,过去人们排斥亚文化,现在又用用研究达芬奇和《红楼梦》的态度学习这个东西,当年我身边那些因为不被接受搞得疯疯癫癫的人要是活到现在,估计会吐血”临别时,陈若发出感慨。“你们这些做时装的更简单了,穿得像就可以了,然后拍几张照片发网上去——现在流行的那个牌子叫什么来着?够傻!?”
“Gosha Rubchinskiy”
“说不定过几年,这股劲儿过去了,你们可以考虑做个还记得那个亚文化变成泡泡糖的时代吗?”
1975年,John T. Molloy撰写的《Dress for Success》(《为成功而穿》)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随之催生了“权利着装”这个概念,而彼时的成功着装的具象表达之一,就是穿着昂贵西装皮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华尔街高管们。40余年后的今天,可能有人会感叹如今的时装界又轮回到“为另类而穿”的局面。
仔细想想,其实仍旧是为了成功而穿。只不过,“成功”换了一副亚文化的面孔。
为了追寻短暂的“成功”,亦或者看起来“成功”,
所以:
一听到时装和业文化,我就掏出了信用卡。
About 界面Fashion
隶属于界面新闻,从商业、文化、流行等角度谈时尚。
不装、有趣、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