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时间
豆瓣推出的内容付费产品。我们甄选用户最渴念的内容领域,邀请学界名家、青年新秀、行业达人,推出精心制作的付费专栏。每个专栏包含数十期至上百期不等的精品内容,以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每周定时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爱奇艺:资深达人运营(剧情/搞笑方向)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高级/资深渠道运营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淘天集团:淘宝秒杀-母婴/美妆行业商品运营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时间

“本人发现了一个快速获得好人缘的办法!”

豆瓣时间  · 公众号  ·  · 2023-10-09 10:59

正文

“我好像发现了获得密友的规律”

原文来自豆瓣用户@玳瑁猫授权转载

首发自豆瓣『我发现个规律』研究中心小组

仅代表发现,我因为并非社交达人,所以最近想要钻研一下怎么样获得好朋友。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了几条规律。发出来希望抛砖引玉大家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1、线下,线下,线下!

面对面说几句话胜过网聊好几年。 能见面就见面,能打视频绝不止打电话,能打电话绝不只是发消息。 文字消息的关系非常弱,但是只要见过面,一起吃过饭,一起玩,就能很快建立联系,但是前提是投缘,在一块相处开心。所以别小看饭搭子什么的,见面见得多了,很容易发展成真朋友。

2、小团体活跃微信群

一定要人少,少于十个 ,没见面的时候在群里分享日常,有人捧哏有人逗。一开始可能要好的就是核心的几个,逐渐其他人也加入其中,情感就会马上升上去。能一起出去玩会更好。 这一条要结合第一条,纯网友群没用。

3、投桃报李,有来有回

人家让你帮忙,是个建立联系的机会,不要总觉得人家想占便宜,不太麻烦就帮。同样,自己有想让人帮忙的,不要怕麻烦人家,就说出来,但是在帮之后就要好好感谢,特别是当着别人面夸。所谓投桃报李就是跟以前小时候街坊邻居一样,我送你两个馒头,你明天送我几个饺子,就是要送来送去才好。

反映在更小的层面上,就是你经常找人说话,别人也找你说话。如果你总是送东西没有收到过回礼,或者总是发消息没有收到过对方主动来说话,那似乎对方没有那么大兴趣跟你结交?这一点欢迎别的朋友补充。

4、讨好无用,要保持坦荡的自我和核心价值

不是一个圈层的很难强融,可以衷心夸奖,但是不要指望别人的金钱地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虽然事实上也许是能的,但是你暴露这种心态的时候,就可能失去做朋友的基础了。所以不管对谁,保持不卑不亢,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为好。自己专注自己的事情,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能力,别人也会敬重你,这也是人家愿意跟你成为朋友的兴趣点。

所谓核心价值并非一定要多有钱或者多少地位,自然你有钱有地位也就已经有很多人主动贴了。这里的核心价值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生命力”,比如对自己的领域很热爱,对人友善,自律的生活,或者甚至是爱吃爱笑都可以。

5、不要高估人心的宽容度,小心你的嘴

我以前一 直以为没关系的贬损小玩笑能够增进 友谊,但事实上是,不管是谁,不管多熟,你说什么人家都会在意。 最好的情况是,你说朋友矮,朋友说你胖,两个人都笑呵呵。 而其实,当你说人家矮的时候,人家表面不在意,心里早就开始给你减分了,然后他也不回头说你胖。 但太过客气又显得生分,所以什么时候说一句无伤大雅又不伤人的玩笑,有的人损一损还真可以做到明贬实褒,很难。 所以没这个功力还是别尝试了。 我就很多次以为已经很熟了,说了自己觉得没什么的话,人家真的可以直接绝交。 不过呢,从另一个角度说,所有尺度不合,都是筛选。

而个人认为面临“尺度不合”时,不管你处在哪一方,最好就是告诉人家你不喜欢这样,切忌猜测冷暴力。

6、暴露你的弱势,不用这么完美

一旦确定这个人是和你有来回的,人品也是值得深交的,一定阶段后可以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或困惑来拉进关系。比如有朋友失恋找你倾诉,你瞬间就觉得,哇,我是她的好朋友吗,她居然可以和我说这些。虽然事实也许是她找了十几个朋友倾诉,但是最后这十几个人也都能成为她的好朋友。以前读曾国藩,就说大户人家也要适时问穷亲戚借点钱之类的。这个也是很难控制的,也是要慎重,如果对象不好,可能把你的弱势作为你的把柄,但是你不怕的话,管他呢。

大概就这么几点观察,有点纸上谈兵,欢迎社交达人补充。

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他们只要发 挥本性就好了。 而有的人如果像我一样,就要后天习得,或者研究研究。 但我其实觉得,理论再充分,你再完美,也不一定能够交到很多朋友,这玩意是玄学有点讲缘分,可能也讲眼缘。

为什么有些人不漂亮却很有魅力?

在豆瓣时间专栏《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2讲》,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魅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外在我”的外部吸引 “内在我”的人格力量。

人格心理学的“社会同一性”中提到:人是社会性动物,当我们外在的举止言行表现,符合某种社会规范或者期待值,那么就会变得看似很有魅力,自然而然受到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欢迎。 所以当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希望通过满足对方需求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很容易获取对方喜欢。

但是取悦获取的好感只是一时的,而吸引力获取的青睐则更长久。一个人真正能否具备吸引力,要看这个人的内在人格力量。内在人格力量包括勇敢、自律、幽默等等。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最大的魅力来自哪里,不如从下面这26个维度选出你的前5个收获最多的评价,它们可能就是你特别的人格魅力和天赋:


如果你对自己不够了解,不妨花一分钟,看看这套专业的心理测试。


1分钟 8道题

测出你的人格


1.如果待遇优厚,我愿意做护理精神病人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2.假使我手里拿着一把装着子弹的手枪,我必须把子弹拿出来才能安心: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3.当领导召见我时,我:

A.觉得可以趁机提出建议

B.介于(A)、(C)之间

C.总怀疑自己做错事


4.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赞同:

A.切实制止精神病患者和智能低下的人生育

B.不确定

C.杀人犯必须判处死刑


5.当我聚精会神地听音乐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A.我仍能专心听音乐    B.介于(A)、(C)之间    C.不能专心而感到恼怒


6.我喜欢做音乐,或跳舞,或新闻采访等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7. 我希望把我的家庭:

A.建设成适合自身活动和娱乐的地方    B.介于(A)、(C)之间    C.成为邻里交往活动的一部分


8.我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确不太成功:

A.是的    B.不完全这样    C.不是的


注:上面这8道题,是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 里挑出来的 。这是1947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aymond B. Cattell)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调查,简称16PF。


这套测试题完成的版本共有187题,是伴随着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发展而来的。在国际上诸多人格测验的试题中,这套题都堪称经典。


心理测试的题目通常都非常简单,需要不过大脑,给出你的第一反应。一旦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就在朋友圈里发一张P了很久的自拍,脸上写着“快来点赞”,并不真实。这种极其简单的题目,从不同角度去丰满一个人, 这8道题的答案就可以勾勒出你的8个方面。




答案解析


在卡特尔的解读中 ,这8题的答案 分别对应一个人的 变革性、影响性、忧虑性、世故性、怀疑性、活泼性、有恒性和交际性



1. 变革性


指一个人在保守传统与自由开放的态度中更倾向于哪边。


在卡特尔的测试中,愿意看护精神病人被看做是敢于尝试、喜欢挑战现有理论的人,企图了解较前卫的思想与行为,通常不轻易判断是非;选C则是更容易接受权威性的见解、墨守成规的人。


2. 影响性


倾向于A选项意味着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通常行为温顺,迎合别人的意旨,也可能因为希望可遇而不可求,即使处在十全十美的境地,而有“事事不如人”之感,许多精神病人都有这样消极的心情。


倾向于C选项表示好强固执,独立积极。高者通常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可能非常地武断,而时常驾驭不及他的人和反抗权势者。


一般来说,领袖以及有地位有成就的人多需要影响性高的品质,像救火队员和飞行员这类职业,果决而细心,也属于影响性高的一类。选C的人中,男性也会多过女性。


3 . 忧虑性


倾向于A表示乐群、沉着、有自信心,不轻易动摇,信任自己有应付问题的能力,有安全感,能适应世俗。但有时因为缺乏同情,而引发别人的反感与恶意。


倾向于C表示忧虑抑郁,烦恼自扰。他们通常觉得世道艰辛,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甚至沮丧悲观,时时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觉不容于人,也缺乏和人接近的勇气。


4. 世故性


倾向于A的人通常更加精明能干、世故,处事老练,行为得体,能冷静分析一切,甚至有点“狡猾”。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更加理智、客观。


倾向于C表示坦白、直率、天真,通常思想简单,感情用事。与人无争,与世无杵,自许,心满意足。但有时显得幼稚、粗鲁、笨拙,似乎缺乏教养。


5. 活泼性


倾向于A的人严肃、谨慎、冷静、寡言。通常行动拘谨,内省而不轻易发言。有时消极、忧郁,有时候可能过分深思熟虑,又近乎骄傲自满。在职责上,他常是认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员。


倾向于C则活泼、愉快、健谈,随遇而安,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但是有时也可能会冲动,以致行为变化莫测。


6. 想象性


倾向于A的人是爱幻想的,甚至有些狂放不羁。通常忽视生活的细节,只以本身的动机、当时兴趣等主观因素为行为的出发点。可能富有创造力,有时也过分不务实际,近乎冲动,因而容易被人误解及奚落。


倾向于C则更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通常先要斟酌现实条件,而后决定取舍,不鲁莽从事。在紧要关头时,也能保持镇静,有时可能过分重视现实,为人索然寡趣。


7. 独立性


倾向于选A的人自立自强,当机立断。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同样也无意控制或支配别人,不嫌恶人,但是也不需要别人的好感。


倾向于选C的人通常宁欲与人共同工作,而不愿独立孤行。常常放弃个人的主见而附和取得别人的好感,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其自信心,却并非真正的乐群者。


8. 交际性


倾向于A的人容易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通常在人群中羞怯,有不自然的姿态,可能会有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和陌生人 交谈。凡事喜欢采取观望的态度,有时由于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物与活动。


倾向于选C的人冒险敢为,少有顾忌。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做敢为的精神,使他能经历艰辛而保持刚毅的一面。有时可能太粗心大意,忽视细节,遭受无谓的打击与挫折。可能无聊多事,喜欢向异性殷勤卖力。


(如果你有兴趣做完完整的测试,可以自行搜索“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不过至少要准备半小时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