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热门话题问:
有哪些食物是学食品学营养的人绝对不会吃的?
丁当扶了扶眼镜,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去问了很多营养专家,得到好几个答案都是:
没成熟、没做熟的植物。
他们说,植物其实是富有智慧的,它们会想办法不让自己在「小的时候」就被动物吃掉,所以很多没成熟的植物都比较难吃或者有苦涩味,甚至是富含毒素的。
幸运的是什么呢?人类也是富有智慧的吃货,魔高一尺那就道高一丈,真没有什么是我们不吃的。
怎么吃,不中毒?
● ● ●
豆浆真正煮沸再喝
豆浆中毒主要是因为「没煮熟」,没煮熟的黄豆也一样。
它们含有皂素、皂甙、红细胞凝集素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等,造成诸如溶解红细胞、刺激消化道等损害。
中毒之后,会觉得胃部烧灼感,肚子胀痛,头昏、头痛,恶心、呕吐。
要怎么预防中毒?
很多人不知道,用普通的锅煮豆浆煮到 80 ℃ 左右,会有很多泡沫上浮,好像煮沸了一样,但其实是「假沸」现象,这时候的豆浆并没有真的煮熟。
一定要继续煮到 100 ℃ 没有泡沫,也没有豆腥味时,才可以喝。
如果使用豆浆机就不需要担心了,因为程序温度有智能设定,可以一键搞定。
● ● ●
四季豆熟透再吃
四季豆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有害物质,没充分做熟的话,这些物质就会导致一系列症状。
比如:腹痛、腹泻、呕吐,头晕、心慌、胸闷、冷汗,四肢发麻等。
预防中毒,要做好 3 个关键点。
1. 购买时,选择鲜嫩的,不要老的。
2. 烹调时,尽量选用足够时间长的高温加工,避免采用凉拌(温度低)、爆炒(时间短),应尽量煮熟、焖透。
3. 吃的时候,确认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鲜嫩色,并且吃起来没有豆腥生味。
● ● ●
发芽的土豆不要吃
未成熟、青紫皮或发芽的土豆,有毒成分「龙葵甙」的含量特别高,是普通土豆的 5~40 倍。
人只要服用 200~400 毫克,就可能中毒。如果中毒,会觉得咽部瘙痒或烧灼感,胃部烧灼样疼痛,头晕、耳鸣、瞳孔散大。
要怎么预防中毒呢?惹不起,躲得起嘛。
1. 尽量不吃未成熟的土豆。
2. 低温储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
3. 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有黑斑的土豆。
4. 土豆长出少许芽时,特别是嫩芽,必须要彻底挖去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
5. 充分加热,煮、炖、红烧着吃,烹调时加醋,都可以加速破坏龙葵甙。
● ● ●
含「氰苷」的果仁
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等果仁里面,都含有氰苷,容易引起中毒。
有些人吃水果时喜欢连果仁一起吃,是容易中毒的。中毒后常表现为口苦、流口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前区不适、身体乏力。
那果仁都不能吃了吗?不是的。
普通的扁桃仁(巴旦木,也就是常说的大杏仁)、榛仁等最常见的休闲食品,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
白果,除了含有氰苷还有银杏酚、银杏酸等物质,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更加不能乱吃。
要预防中毒,就只有不吃未经处理的生果仁了,尤其要告诫小孩子不要乱吃果仁。
● ● ●
黄花菜别吃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