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官方昨晚正式公布了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审的完整名单,预先走漏的风声成了真。
对全球媒体来说,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名单,里面有殿堂级大牌导演阿莫多瓦出任主席,其他成员包括:好莱坞明星杰西卡·查斯坦、威尔·史密斯,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德国女导演玛伦·阿德(《托尼·厄德曼》导演),法国女导演阿涅丝·夏薇依,电影作曲家盖布瑞·雅德,以及中国女演员范冰冰。
不过中国的舆论翻天了。范——冰——冰——!!!???
很多人质疑,范冰冰作为演员的成就在国内尚有争议,如何可以当世界顶级艺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她是因为特殊原因才入围的么?这里到底有啥内幕?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戛纳选择评审这里面的门道。
今年的大多数评审与戛纳有很深厚的渊源。索伦迪诺是戛纳电影节常客,拿过金棕榈。玛伦·阿德去年的《托尼·厄德曼》是竞赛单元最获全球媒体好评的电影。阿涅丝·夏薇依的《宛如幻像》获得了2004年的最佳剧本奖。
《宛如幻像》(2004)
作曲家雅德最为世人知晓的作品是《英国病人》,但是他在电影界的第一部作品却是戈达尔重归电影界的重磅作品《人人为己》,说起来这还是戈达尔第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电影。
《人人为己》(1980)
「劳模姐」查斯坦曾带着《生命树》《寻求庇护》二赴戛纳。
《生命树》(2011)
范冰冰其实也有作品去过戛纳,那是王小帅导演的《日照重庆》。
《日照重庆》(2010)
唯一与戛纳看上去关系不大的是威尔·史密斯,但找好莱坞大牌明星当评审本来也是戛纳的传统,双方互相借光,这是心照不宣的互相利用。
如今我们看到的以大牌导演或符号级明星演员当戛纳评审团主席的现象,是在1960年代后渐渐形成的,那也是戛纳电影节渐成气候的开始。可能今天我们难以想象,在更早的时候,戛纳喜欢邀请剧作家出任评审团主席。
评审团成员中偶尔也会有影评人的身影,比如大名鼎鼎的安德烈·巴赞,就出任过1954年的评审。影评人当评审的现象,在之后的戛纳就基本绝迹了。
巴赞
第一位出任评审主席的演员是意大利女星索菲亚·罗兰,那是1966年,那一年的金棕榈给了克劳德·勒鲁什的《男人和女人》。之后,英格丽·褒曼、珍妮·莫露、丽芙·乌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演员都当过评审团主席。
索菲娅·罗兰
说到这里,我先举一个别的例子。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几乎都不是作家,而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教授,这不妨碍(或许更有助于)诺贝尔文学奖树立权威地位。
但这种做法在电影界行不通,戛纳虽然号称是最艺术至上的电影节,但电影的商业因素一直都是戛纳考虑的重点。能入选评审团的演员,几乎都是星光熠熠,或在特定国家拥有文化符号地位,能带来话题度和关注度。
不过,演员当评审在戛纳闹出过笑话和争议,而且相当杰出的演员。
根据戛纳主席雅各布的亲自爆料,以及《视与听》杂志副主编的采访确认,戛纳电影节历史上最不合格的评审可能是「法国女神」伊莎贝尔·阿佳妮。
伊莎贝尔·阿佳妮
阿佳妮是1997年的评审主席,那届的评审之一迈克·李毫不留情地大肆抨击她:「那次与我合作的评审都非常棒,我们交流很愉快,大家都很坦诚也很有经验。只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主席。我得说,这是我有史以来碰到过的最傻的一个笨蛋。」
在评选过程中,阿佳妮完全被政治手腕的高手南尼·莫瑞蒂玩弄于鼓掌之间,她喜欢的片都没拿到理想的奖。
根据迈克·李的说法,阿佳妮根本不懂电影,她喜欢爱托姆·伊高扬平庸的《意外的春天》。在那次评审的过程中每次她都是最后发言,而每次发言都极端幼稚,胡言乱语。
尤其到了讨论最后一部电影,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时,评审们对她的不满达到了最高潮。
这次阿佳妮要求第一个发言,她表示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后来却吃惊地发现,之后每一个评审的发言都是在反驳她的观点,其他人都认为《春光乍泄》是杰作!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最终,王家卫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春光乍泄》(1997)
杨德昌担任过2001年的评审,那年有《穆赫兰道》——这部电影如今被许多人视为二十一世纪迄今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但是当年的评审们都不这么认为,只有杨德昌据理力争,最后好不容易才为林奇争得一个导演奖,还是与科恩兄弟《缺席的人》一起分享的双黄蛋。这让杨德昌心中本来理想主义化的戛纳圣殿形象完全坍塌。
《穆赫兰道》(2001)
那一年的评审团主席是谁呢?英格玛·伯格曼的御用女神丽芙·乌曼。
丽芙·乌曼
靠谱的演员评审当然也大有人在。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1994年的评审团主席,身为美国人的「老牛仔」反客为主,在戛纳郊外租了一套别墅,让所有的评审都在别墅里惬意地讨论入围影片,气氛非常轻松。本来需要一天的时间去投票,结果午饭前评奖结果就出来了,大家对最后的结果也没什么争议。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历史证明,那年的金棕榈奖《低俗小说》是整个九十年代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影响巨大。
还有如1987年,法国演员伊夫·蒙当做评审团主席,他设计了非常民主化的制度,讨论过程也很合理。评审团先淘汰一部分相对次要的作品,然后再讨论几部核心的影片。在蒙当的掌控下,所有评审都热情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甚至还有激烈争论,最后的结果却是大家都共同认可的。
蒙当不愧是一个政治老手,1992年,蒙当的同胞杰拉德·德帕蒂约当评审团主席的时候,复制了这种手法。
莫以为戛纳选择的演员评审都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德国女星黛安·克鲁格被很多人视为花瓶,她在戛纳、威尼斯、柏林的主竞赛单元都当过评审。还有2008年的评审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也没有什么太耀眼的资历。
第一位出任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华人评审是巩俐,那是1997年的五十周年戛纳节庆。
巩俐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2007年戛纳六十周年时,又有一位华人评审,即张曼玉,到了今年七十周年庆典,又有华人评审,又是演员,却是大家都想不到的范冰冰。
张曼玉
除了张曼玉和巩俐之外,出任过评审的华人演员还有杨紫琼(2002)、章子怡(2006)、舒淇(2009)。
这些人里面,巩俐与张曼玉的地位不用说了,她们都有多部作品入围戛纳并获奖,张曼玉还拿了影后。
杨紫琼是华语动作片的殿堂级动作女星,演过不少好莱坞大制作,以及国际合拍影片,知名度是不成问题的。
杨紫琼(中)
章子怡则是最近十多年整个华人电影圈最顶级的导演最喜欢使用的女星,尽管台下争议十足,但业务口碑却一直没人质疑,且在国际上也拥有很高知名度。
章子怡
舒淇呢,她可是戛纳以及法国影评界最力挺的华人导演侯孝贤在二十一世纪的御用演员。法国人爱屋及乌,喜欢舒淇也是理所当然。
舒淇
如此一比较,范冰冰的电影履历表,至少以国际化的视角来衡量,是不及前面这些人的。国外媒体和影迷,可能更熟悉范冰冰在红毯上的「龙袍」和「仙鹤装」,而不是她的作品。
2010年,范冰冰穿龙袍登上戛纳红毯
2011年,范冰冰穿仙鹤装再登戛纳红毯
说实话,范冰冰这些年来,台下的话题争议不逊章子怡,而台上也看得出来她一直在努力地改变自己,摆脱早年的花瓶形象,试图将自己塑造为实力演员。
努力不是没有成果,她在李玉导演为她量身打造的一些电影中,显示出了实力。而前面提到的《日照重庆》,虽然入围了该年的戛纳主竞赛单元,但其中扮演医生的范冰冰戏份并不多。
去年范冰冰又取得一个不小的突破,她主演《我不是潘金莲》拿到了分量很重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客观说,外界对范冰冰这次的表现评价,是好坏参半吧。很多人拿来和巩俐在《秋菊打官司》里的相似演出对比,那还是有差距的。
《我不是潘金莲》(2016)
但范冰冰比较丢分的是,她的作品履历里,总是赫然伴随着《爵迹》《封神传奇》《王朝的女人》这样的电影,每年都有雷片,这无疑会降低她的社会评价。
《爵迹》
《封神传奇》
《王朝的女人》(2015)
戛纳到底为什么选择范冰冰当评审,我想中国因素肯定还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短短一份名单,其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地缘政治、影展政治、作者美学的综合考量。
华语电影在这种整体考量之下,过去二十年的地位,起起伏伏,有高有低,时而享受中心的喧哗,时而陷入沉寂,这都非常正常。
到目前为止,艺术总监蒂埃里·福茂还未宣布主竞赛单元中是否真的有压哨入围的华语惊喜电影。如果没有的话,那范冰冰就将成为戛纳七十周年大典上,最重要的一个中国元素存在,她会穿什么?说什么?喜欢什么电影?这一切到时都会轰炸媒体的版面,麻木你的眼球。
不管你高不高兴。
往期精彩内容
进入戛纳电影节的这个单元,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师
戛纳电影节开幕,中国电影真的随处都在啊
除了毯星,中国电影到底给戛纳带来了什么?
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爱、恶、欲,如何看待生命,看待生活,怎么去爱与被爱,如何应对痛苦,忍受孤独,看待性与爱,看待女人和男人。
阅读这本书是和卫西谛一起看电影,也是与他一同品味人生百态。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
卫西谛著作
一个迷影人的人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