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Mate 30 Pro 5G物料清单出炉:自研芯片占一半,美系芯片少很多
2.
日厂力推小尺寸MLCC,台厂拥机遇挑战并存
3.三星内存生产设备受污染:损失数百万美元
4.高通力推5G发展,进博会展出多款终端、模组
5.LG电子在德国起诉TCL,因后者涉嫌侵犯其三项通信专利
1.华为Mate 30 Pro 5G物料清单出炉:自研芯片占一半,美系芯片少很多
近日,电子专业分析机构Techinsights拆解了华为目前最高端的手机产品Mate 30 Pro 5G,其所用各类芯片物料也都得以披露。据该机构的拆解报告,Mate 30 Pro 5G有一半(18枚)芯片是华为旗下海思的自研产品,主要是SoC(集成巴龙5G基带)、射频器件、电源管理IC。
除了自研品外,Mate 30 Pro 5G还采用了来自ST、村田、联发科及广东希荻微电子的芯片,分别为射频前端、电池管理IC及包络追踪器等。存储方面,Mate 30 Pro 5G则分别采用了韩企三星和SK海力士的NAND和DRAM。
最后,Mate 30 Pro 5G所用来自美国的半导体已经大为减少,仅出现高通、德仪、Cirrus Logic三个厂商,以往的Qorvo、Skyworks射频元件被自研品和其他厂商取代。
总的来说,Mate 30 Pro 5G所用元器件的自研比例有了很大提升,美系芯片大为减少,且引入了新供应商以替代,特别是国内的希荻微电子,更是首次打入华为供应链,确实是一大成功。
2.日厂力推小尺寸MLCC,台厂拥机遇挑战并存
日系被动元件厂转向小尺寸的0201规格MLCC,逐渐退出常规型0402、0603规格,台厂也迎来商机,不过长远来看,0201拥有尺寸小、低价格等优势,将是未来趋势,随着产品导入比重持续提高下,对台厂将是新的挑战。
据悉,目前已有约3成的笔电、手机产品设计已经开始导入0201的小尺寸电容设计,以制造商来看,则以日系龙头大厂最积极推动。目前市场上各国业者小尺寸MLCC发展,日系业者保持领先优势、韩厂则紧追在后,台厂重心还是在 0402、0603等常规型的产品。
现在由于小尺寸的技术难度较高,加上生产规模并未明显拉升,0201的成本优势反而并未如预期来得大。不过,随着 技术日渐成熟,日厂生产规模放大、韩厂良率持续提升,长远来看0201的价格势必会往下走,下游接纳度也会大大提升,台湾的被动元件业者该如何因应,将会是下一个面临的课题。
3.三星内存生产设备受污染:损失数百万美元
三星电子透露,一周前,该公司的内存生产设备受到污染,损失估计大约数百万美元。三星表示,事故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前,现在已经完全解决,生产重归正轨。
据悉,污染设备影响了整座工厂,大批相关晶圆不得不报废处理,据内部人士称,实际损失可能比三星估计的数百万美元还要多,因为三星尚未完成全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