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钩沉 | 迎头一棒!印媒忆述中国首次核试验如何“震动”印度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9-22 11: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印度教徒报》网站近日报道,北京认为其1964年10月16日举行的首次核试验是对印度的“迎头一棒”并且在印引起巨大震动,核试验是在中印边境战争两年后举行的。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1964年10月底向北京发送的电报表示,核试验成功促使印度总理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希望多个国家“谴责”中国,但这些国家拒绝按他的要求行事。这条电报说,印度国内在讨论如何回应中国的核试验。


▲资料图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电报说:“印度当前问题不是要不要制造原子弹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制造的问题。” 电报的结论是新德里会尽全力开发核武器,以巩固其国际地位。 这份电报可以在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数字档案库中找到。


中国还认为在1962年战争后,美国正努力增强其对印度的影响力。“但目前美国要控制印度,同时也要照顾到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不愿帮助印度制造原子弹。”


▲霍米·贾汗季·巴巴被后世誉为印度核武器之父,他声称印度只要18个月就能够造出核武器。下图为印度网友合成图。


按照印度的评估, 中国的核爆将“改变亚洲的政治平衡,深切改变世界现状”


时任印度外交部中国司司长的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把中国的核试验与印度在边境冲突问题上的选项联系在一起。纳拉亚南后来成为印度总理。


在印度外交部内部讨论中发放的纳拉亚南的秘密备忘录写到:“但即使是在不远的将来,印度也不能忽略核弹……成为影响中国和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之间力量平衡的因素之一。北京的核弹不是战术武器,而是战略手段。”


纳拉亚南认为:“如果以武力夺占阿克赛钦和解决边界问题迄今还难以想象,在未来就更加不可能。”他补充表示在中国核试验后,印度的军事和外交选项将变得更少。


▲资料图片:纳拉亚南


这份备忘录认为中国已经确保可以赢得“大国”地位,印度真正的问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印度和中国如果在使用核能源方面采取不同的政策,25-50年后会各自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在纳拉亚南看来,外交只能在实力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但不能取代真正的实力。“因此,我们不论选择哪项政策, 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弹,印度都不可能应对中国带来的威胁 。”


▲资料图片: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败北,让印度国内开始讨论研制核武器来对付中国。


他表示印度掌握核弹可能会让中国认真对待印度并向印度妥协,就像是美国和其他拥核大国开始理解中国拥核的现实一样。 据这份备忘录称,中国最终的目标是把美国赶出亚洲并“自己成为”能够与美国和苏联平起平坐的拥核大国。


中国1965年5月第二次进行核试验,获得在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参加庆祝活动的100多名巴基斯坦官员的高度赞扬。


推荐视频


印度总理独立日讲话避谈中国 自信喊话“任何领域都强大”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记忆太深刻?欢迎 转发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