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1300亿泡泡玛特,走出盲盒 ·  15 小时前  
FT中文网  ·  欧洲如何看待DeepSeek的崛起? ·  昨天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腾讯游戏的场景化算盘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9-03-25 09:25

正文


“探索游戏的另一种可能”,这句话在3月24日UP2019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中的游戏业务分享板块被多次提及,尤其是对照腾讯游戏去年以来表现平平的业绩情况后,更让这句话显得意义尤甚。在腾讯游戏尝试探索更多可能的过程中,挖掘不同场景来推出产品成为其发展方向之一,这也令外界猜想,这一步棋能否为“寒冬”中的腾讯游戏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转舵


一年一度的UP大会,已成为外界近距离了解腾讯新文创发展的重要渠道,影业、网络文学、动漫在内的诸多业务板块均相继公开发展计划。但其中的游戏业务却格外显眼,长达两个小时的分享过程,占用了UP2019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下午场业务分享会2/3的时间,相比之前,其他业务板块只有10-15分钟。


当天腾讯游戏共公布13款游戏产品,其中1款端游《代号LN》,12款手游,包括《荒野乱斗》、《代号:生机》、《剑网3 指尖江湖》等。腾讯游戏业务分享刚开始不久,腾讯游戏副总裁刘铭便抛出一句话——“探索游戏的另一种可能”,紧接着上台发言的腾讯游戏商务合作总经理张巍,同样也将这句话作为发言的主题之一,并表示“游戏有可能挖掘不同场景”。


事实上,围绕着不同的场景,腾讯游戏已进行一系列尝试,如将微积分与游戏相结合的《微积历险记》、融入传统文化的《尼山萨满》。而此次腾讯游戏在UP大会上发布的“追梦计划”也将进一步探索更多场景,与故宫合作的小程序游戏《故宫:口袋宫匠》、为盲人研制的听觉游戏《长空暗影》,也将陆续上线。


在挖掘更多场景的同时,腾讯游戏也在进行更多的跨界布局。例如将游戏与影视、音乐、动漫等领域联动已经愈发常态化,但这并不是实现多元场景、实现跨界的终点,以《王者荣耀》为例,该游戏将与开心麻花合作推出首台舞台剧,并将在2019年进行首演,试图通过不同领域带来相互之间的赋能。


寒冬


源源不断的新尝试,正在打破腾讯游戏此前的业务发展边界,而在这背后,既有主动的求变,也多少有些被动的无奈。2018年,游戏版号审批突然收紧,国内游戏版号审批工作从2018年3月起停滞了268天。这个停顿,直接把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带进了“寒冬”。


腾讯游戏也没能独善其身。在整个2018年,腾讯网络游戏一直表现平平。据3月2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腾讯游戏收入为1040亿元,同比增长6%,与2017年32%的增幅相比,回落明显。单季度来看,2018年四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为241.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较上一季度下降6%。


游戏营收增幅的下滑,让腾讯的营收架构也发生了微调。根据财报,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占比从2018年一季度的39%一路跌至四季度的29%。而在网络游戏收入持续高增长的2016-2017年,这个数值一度逼近50%。艾媒咨询副总裁汪洪栋认为,从去年的版号问题,再到青少年的网瘾问题,游戏产品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受政策的影响较大。


2018年12月下旬游戏版号重启审批后,版号逐渐开闸,至今已发放到第10批,但腾讯仅有8款游戏获批通过。在“吃鸡”游戏商业化遇阻的同时,腾讯四季度发布的游戏产品也没有出现爆款,进一步拖累了其四季度游戏收入的失速。


但对于当下的发展环境,刘铭则持以乐观的态度:“首先是技术的发展创造用户更多的娱乐时间,此外大众对于游戏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很多细分品类、垂直产品尚处于内容空白,再从海外互联网游戏的GDP占比可达5%而国内仅为不足2%来看,游戏行业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破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