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还是品味?
品味:
[v. taste]
在我理解,品味是个动词,更多的是去了解、体会和内在感受,之所谓品味人生,这和品味一杯奶茶似乎区别并不大。
品位是自我的一种态度定位
品位:
[v. class]
品位,代表了一种定位,一种格调的定位,比如艺术品位,或是文化和思想品位。
品位也是一
种自我要求,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无从谈起品位。
品位是需要你综合各种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
自我阶层的认知、
你的教育背景、审美情趣,兴趣爱好,以及你的眼界,等等因素而形成的自我定位。
其中,
家庭环境和
眼界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家庭你没法选择,但眼界可以自我开拓。请别轻易否定你不懂,甚至没见识过的东西。
品味可能更强调你的个人感受,你可以品味失恋的感觉,也可品味成功后的心情。
品位虽然是你的外在表现,这种外在表现也是由内而外的。比如你对事物的看法,对阅读的理解或欣赏水平,你的个人修养而弥散的气质,更直接的,可能是你的外观,所以,个人的打扮会被作为评价
品位的重要
标准之一。
品位的高低好坏更多不是自我认定,是来自于别人对你的认同,不同的爱好和认同互相形成了一个个不同圈子的
品位(爱好)
。不能武断的说玩古董的就一定比玩机械键盘品位好;穿衣品位好的,不一定美食的品位也好,各自爱好或专业不同而已。就像周杰伦,音乐的品位非常好,但其它就不得而知了。
即便是再小的圈子还是会分成不同流派,会互相鄙视,似乎没什么必要,爱好不同而已,辩论可以,吵架有点用力过猛了。
因为,品位不需要走极端。
品位的好与差
品位只谈有和无,没有好与差。
所谓有品位,无非是不屑于随大流,希望自己更为独特而有个性。
然而,也会有误区。
所以好看,有时只是单纯的好看,并不一定是有品位。
有些潮流品牌虽然特例独行很有创意,但很难被认为是有品位,比如说老爹鞋,这些主要满足的是客户的猎奇心理。
私以为经典耐看才能被称之为品位,经典耐看的东西往往不像新潮玩意那样跳脱抢眼。品位不是耀眼夺目的钻石,是温润静谧的美玉。
品位讲究细节,没有细节的不叫品位。
极简风格如果简化到毫无细节可言的,不叫品位。
好看到品位的距离,往往只差一口气,而这口气,99%都难以逾越。
品位与人品无关
并不是说这人很有品位就代表了人品也不错,就像有钱也不一定代表人品好。
品位好和有钱一样,当然是会有吸引力,甚至被膜拜,那也只是在品位上。温莎公爵是男装圈所敬仰的大神,爱美人而弃江山为世人传颂,而实际人品却令人颇为不耻,尤其是亲德行为丧失根本原则。
有时候我们认同的品位好,可能只是来自于对其专业的认同或敬仰。
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品位,有知识没文化的也有蛮多。
有举例说明就会有伤害,此处省略200字。。。
品位和钱是否有关系
品位当然要花钱,只是比你想象的要少很多。
品位会有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是有成本的,每个人都能轻易掌握的知识就不叫品位了。
基础的层面当然是各种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至少要能分辨出不同色彩、构成,以及素描关系,可能天生色弱或色盲的有点吃力,不过即便天赋不佳的
也可以多去看看美术馆博物馆,应该会有帮助的。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有易有难,容易的是获取的渠道很多,难的是在自媒体时代充斥庞杂的信息中辨别是否正确很难,这时就会涉及到更高的成本了。
根据现有的认知,在磅礴纷杂的信息中筛检出你所需要的信息后,再要进一步体验鉴别可能就需要花钱了。比如体会毛巾、内裤的好坏也许花钱不多,但类似西装这种细节内容极为丰富的物品对于刚工作的朋友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然而,这钱必须要花的,不单花钱,还需要在购买或制作的过程中得到学习。
品位确实是分阶层的,有钱的上层阶级和精英阶层的品位普遍会比普通群众好,是因为会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也有能力进行更多购买和尝试,至少在传统上是这样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传统。
然而这种品位的阶层在如今的国内是很难普遍成立,国内的情况很有特殊性。中国现今早已打破了阶级,但隐形阶层还是在,
被
简单粗暴的分成了有钱
阶层
和没钱
阶层
。有钱的并不一定品位好,原因也能理解,断层了好几十年,我在
中国男人不丑,只是很多不太注重打扮
一文里也写过具体原因分析。
英文Class本身就有等级的意思,比如头等舱First Class,中产阶级middle class,上层阶级Upper Class。
现今政治正确的前提下等级观念肯定是不正确的,圈子的意思可能比较接近,比如有钱人的圈子。
上海人以前称人有品位一般会说“有腔调”,如果品位比较高时可能会说“老有class呃”(上海话“老”是很、非常之意)。
说品位是不分阶层的人,可能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吃瓜群众,不一定会真正体验见识过
传统
有钱阶层
(也就是常说的老钱)
的日常生活,所以会通过鄙视有钱人的品位来获得内心的平衡,但会崇拜他们的钱。
拜新兴经济所赐,蛮多草根阶层出身的英雄至少在钱这方面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传统有钱阶层,可惜在审美品位的提升上仍需时日。
理论上,只是理论上,有心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第一代的草根打拼有钱以后赶紧找个年轻漂亮有文化的老婆,改善下一代的基因,尤其是颜值方面,并从小送去国外贵族学校读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礼仪。等这代人再有下一代,重复这个过程,整体的见识品位以及气质就会和第一代的草根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国内似乎好多有钱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那些宇宙大牌是否更有品位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全部。
绝大部分大牌是资本推动,是要赚钱的,会迎合市场。但品牌为了保持格调,会有很多好品位的物品,所以
在鳞次栉比的物品中甄选会更容易些,看你如何选择,是品位还是潮流。
品位是一种坚持
品位对花钱有帮助,对赚钱帮助不大,喜欢品位的往往更小众,毕竟不是人人都会去学习的知识。
现实中很多人可能会认可你的品位,但不一定会随同你去做,他们更多的会随市场潮流去购物和消费,只因为这样会被更多人认同和接受。
所以,品位也是一种自信的坚持。
以上
又:
本文纯属个人对于品位的理解,希望对这个词能有个提炼概括描述,比较主观,难免挂一漏万,观者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留言,赞同的请点右下角
在看
,谢谢。
延伸阅读:
论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