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  3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祝全国师生2025元旦快乐 ·  3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祝全国师生2025元旦快乐 ·  3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月台 | 叮咚~请查收这份LZUers的年末关键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

浙江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3-17 12:20

正文

  一、把握一流大学建设的形势和要求

  (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新定位

  去年底,中央高规格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使命责任,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定位和要求。

  从浙江大学的角度,扎根中国办一流大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定位,就是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内涵:

  一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我们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中心任务,坚守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构建完善开环教育体系,围绕四位一体的全人教育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二是坚持以“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根本。我们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本质属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

  三是坚持以“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责任。我们必须把传承先进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基因,建设高水平特色智库,全面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四是坚持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使命。我们必须把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动力源泉,坚持扎根中国开放办学,坚持面向主战场,构建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全面增强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把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新目标

  2015年8月中央审议通过了“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建设和改革任务。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标志着建设总体方案进入操作实施阶段。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目标要求:

  一是建设目标。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二是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三是建设方案要求。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与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以5年为一周期,统筹安排建设和改革任务,提出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避免平均用力或碎片化。


  (三)把握开放创新时代大学发展与治理新模式

  从大学发展与治理的角度看,大学功能从知识的保存与传承,到教学与研究的并重,到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再到突出创新创业、文化传创与国际交流合作等,高校不同的发展定位产生了相应的多种学校治理结构与模式。面向以生态网络为系统特征的创新3.0时代,我们要重点思考和把握创新型大学的治理模式新特征。

  一方面,要把握开放式网络治理。一是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会聚交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二是构建开环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社会力量和国际资源进行协同育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三是构筑开源的思想文化高地,塑造开放共享的知识和文化源头,让大学精神和思想文化辐射提升社会文明。四是完善建网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实现多重网络的链接互动和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要把握全链条创新治理。一是推动原始创新,实现原创性知识、技术和思想文化输出。二是推动应用创新,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三是推动会聚创新,实现学科会聚交叉,产学研会聚融合。四是推动转化创新,实现知识的转移转化。另外,要以学科-人才-科研为核心,构筑创新动力系统,优化创新文化环境。



  (四)把握一流大学治理的新理念

  有效治理是大学发展的保障,治理绩效决定着大学兴衰,因此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治理结构。大学治理旨在提高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形成优化的治理体系,通过高水平的治理和建设,提升大学办学质量,保障大学可持续发展。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一流大学通常具有普遍的治理特征,包括依法依规治校办学,保障学术自由、学术规范和学者自治,高度自律的学术共同体,良好的信任委托治理体制,多中心、网络化的共同治理结构,决策和执行分离、权力和责任统一的职权体系,完善尽职的专业委员会系统,开放、创新、高效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等等。

  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牢牢把握“四个服务”办学定位,构建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要点,主要包括贯彻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依规办学,建设和实施大学章程,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完善教授治学机制,完善民主管理机制等,最终目标是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完善治理体系,统筹实施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

  (一)学校使命愿景、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

  浙江大学的办学使命是传播与创造知识,保护与传承文化,服务与引领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促进重大科学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建设愿景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面向未来,浙江大学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大学指示精神,继续坚持扎根中国开放办学,实施六高强校战略,进一步明确“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办学定位,把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的愿景和方向。

  “十三五”期间,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以完善治理体系为核心,统筹实施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对于综合改革而言,学校已经提出“1235”系统改革的思路,全面推进五大体系的构建完善。在已经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五大体系的建设任务,同时结合浙江大学的办学特色,规划了未来办学的五个战略布局。而无论是实施综合改革还是实施十三五规划,都需要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较强的治理能力,为实现预期的改革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提供动力。

  围绕学校愿景目标和战略定位,我们要坚持开放办学和协同治理思想,系统谋划五大体系和五大布局重点工作,特别是要把握两点:一方面要秉持开放、开环、开源的理念,聚焦学校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社会服务网络,加快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国际声誉影响;另一方面要秉持联动、包容、共享的理念,聚焦学校内部关系的协调,构建一流学科体系,优化人才队伍体系,完善特色办学系统,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构筑支撑保障环境。



  (二)完善学校治理体系的目标与路径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需要深化与之匹配的大学治理结构改革。今天的浙江大学,将按照综合改革的思路向纵深推进,特别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不断优化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要聚焦解决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人才队伍、学校治理、支撑保障等五大体系关键问题,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一要牢牢掌握党对学校的领导权,保证正确办学方向,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二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权、行政执行权、学术自治权、教职工民主权、学生自主权、社会参与权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种权力和权益的协调互动,形成具有开放性、联动性、包容性的创新型大学网络生态系统。

  治理改革的路径主要把握三点:一是完善一个根本纲领,即建设完善实施大学章程;二是理顺两大治理关系,即优化学校、学部、院系、研究机构互通互联的内部治理,以及学校、政府、社会、全球网络共生共享的外部治理;三是健全六个体制机制,即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决策与统筹协调体制机制、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行政执行与责任机制、依托学部和学术委员会的教授治学机制、依托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机制、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学生服务保障机制、多网融合的开放式生态网络运行机制。


  (三)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聚焦提升治理能力

  学校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7年一批具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和较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治理能力是学校核心能力之一。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关键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方面,要优化治理体系,完善治理模式。进一步聚焦治理目标,推动综合改革部分项目继续深化改革,部分项目进行优化整合,部分项目适当增加改革举措。在内部治理方面,要继续深化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于教授治学的学术委员会体制、院系办学体制改革等综改项目,特别要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和决策等职权,同时进一步发挥学部的学术分类评价与管理和教授治学功能,进一步完善院系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运行机制。要按照完善治理体系的要求,新增教职工民主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学生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服务保障机制改革等项目,特别要建立健全学工部、研工部、学园、团委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共同服务保障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外部治理方面,要继续按照创新生态系统的思路,深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协同体制改革、办学体系布局结构与功能优化等综改项目,同时调整校友和社会参与办学体制改革,增加校友网络及校友工作改革任务。

  另一方面,要优化人力资源,强化能力建设。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塑造一支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备法律和规则意识,并拥有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较强行动力的各类人才队伍。首先要优化人力资源体系。专业教师要着重提升学术涵养、学术管理以及学术领导水平,强化师德师风和自我约束能力;管理干部和服务支撑人员要着重提升职业精神、专业技能、团队意识、国际化和信息化能力;学生要着重提升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要切实加强管理干部和服务支撑队伍能力建设,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基础工程,进一步优化招录选拔、职业发展、薪酬体系,强化学习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工作。


  三、提升治理能力,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当前是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我们要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不断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实施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加快质量优先的内涵发展,努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一)构建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体系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组织力量认真编制“双一流”建设方案,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继续跟踪完成学科评估和学位点自我评估的后续工作,力争学科评估取得好成绩;推进高峰学科会聚发展,加强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加快优势二级学科的特色发展,营造共生共享、包容发展、争创一流的学科生态布局。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落实院系学科建设自主权,促进学科资源向院系集聚,完善一级学科发展机制;构建联动、包容的多学科网络,优化学科生态系统。


  (二)构建开环整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教育教学大讨论成果,探索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新模式,优化“1+3”学生管理,完善四课堂融通的育人体系,实施通识教育推进计划,鼓励推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落实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改进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优化就业布局;强化科教协同与国际合作,推进学生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交叉培养研究生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强化院系育人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全链条的整合培养、协同育人体系,探索构建开环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三)构建人尽其才的人才队伍体系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推进实施“学术大师汇聚工程”、“百人计划”、“博士后千人队伍三年建设计划”等,加强引进和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竞争能力;落实与完善各支队伍规划及其建设发展机制,加强管理支撑和服务保障队伍的能力建设;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新一轮定编定岗方案。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体系,构建各支队伍包容发展的平台,提高管理服务与支撑保障的能力;健全人才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营造和谐包容、相互欣赏的人才环境与文化氛围。


  (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面向国家创新2030,加强战略研究,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16+X”科研联盟建设与管理,促进协同创新、军民融合,承担更多高水平的国家任务;凝练战略研究主题,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创新,加大力度推进科研国际合作,提高科研内涵品质,继续形成一批“浙大特色、中国方案”的标志性成果;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构建完善“泛浙大”创新创业平台体系。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学科-人才-科研”互动融合的内结构,以及合作交流、联动共享的外网络,构建完善开放式的大科研体系,营造会聚交融、共生共享的创新文化环境。



  (五)构建高强辐射的社会服务网络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参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推进紫金众创小镇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研究完善政产学研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促进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联动发展,推进附属医院创新中心、医疗联合体以及医学中心建设;完善继续教育网络,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品牌;落实中央精神,继续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优化“两边两路、一个核心”社会服务网络布局,建立健全工业技术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医疗健康服务、智库服务和继续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六)构建开源创新的思想文化高地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和模式,推动相关工作体系和机制创新;加快文理交叉融合,推动研究范式转变,提高文科研究水平;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平台基地建设,加强特色高端智库建设,提高文科话语权和影响力。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探索构筑开源的思想和文化高地,布局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工作体系和平台;完善源头研究、文化育人、文化传播的联动机制,构建面向全球、共享包容的文化传承创新合作网络。


  (七)构建全球链接的国际合作网络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重点推进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完善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走出去步伐,继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营造一流国际化教育环境;加强和改进留学生教育,提高留学生的层次和质量。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开放办学格局,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合作交流网络;完善声誉提升和国际化发展的多部门联动的工作体系,明确院系国际化办学主体责任,积极融入全球教育和创新网络。



  (八)构建分层分类的特色办学系统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加快海宁国际校区建设,推进有关国际联合学院筹建工作;加强舟山校区和海洋学院建设,完善校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城市学院和宁波理工学院转型发展。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校区功能布局和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促进资源流动和汇聚的生态网络,完善优质教育及创新资源的溢出机制和协同机制,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良好互动合作格局。


  (九)构建联动共享的支撑保障环境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确保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质量和进度;加快实施“网上浙大”建设工程,推动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完善校园文化和声誉品牌建设体系;办好纪念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动。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开放共享和联动机制,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网络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支撑体系,构筑学校和校友的发展共同体。


  (十)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校治理体系

  围绕“双一流”建设,要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出台有关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学术治理,完善学术委员会和学部运行机制;完善三张清单管理,推动机关职能转变;加强民主管理,完善教代会、学代会等功能发挥机制;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的服务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参与治理体系,健全董事会制度。

  围绕完善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系,促进依法依规办学,强化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推动机关职能向规划、协调、评估、监督转变;坚持开放、开环、开源、联动、包容、共享的理念,优化综合型、网络化的办学格局体系,完善学校-学部-院系的协同治理模式。


  总体而言,学校当前的改革发展任务非常繁重,交织着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实施、“双一流”建设等,需要我们把握核心使命、保持战略定力、加强统筹协调。

  学校即将迎来万众瞩目的双甲子华诞,更站在传承百廿求是创新学脉、开创未来世界一流进程的历史新起点,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同心携手、共创一流,需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具有浙大特点的学校治理模式。我们要积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秉持开放办学和协同治理理念,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营造氛围,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建设!


今日编辑:杨晓雯

推荐文章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祝全国师生2025元旦快乐
3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祝全国师生2025元旦快乐
3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月台 | 叮咚~请查收这份LZUers的年末关键词
4 天前
半月谈  ·  品读:天堂的盛宴
8 年前
上海新闻广播  ·  声音日历0510 | 天文馆的诞生
7 年前
练瑜伽  ·  女生怎样打扮才有气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