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大魔王
有态度的影评,有广度的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春节档票房95.1亿背后:《哪吒2》最终票房 ... ·  昨天  
央广网  ·  破百亿🤩全球第一! ·  3 天前  
央广网  ·  破百亿🤩全球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大魔王

有些人,从一出生就在「高考」。

影视大魔王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06 22:02

正文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大王先在这里预祝各位考生高考顺利!



原本,我是想借这个机会聊一聊“应试教育”这个话题的。

 

毕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仍然是每个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告诉孩子,只要熬过这一关,人生从此海阔天空。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最近,香港TVB的一部纪录片彻底刷新了我的三观。

 

它让我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些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面临着“高考”。



没有起跑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

 

可是这条看不见的“起跑线”究竟在哪?没人知道。

 

于是,家长只能“人为地”把这条线不断前移。



而这部片子,记录的就是近年来香港这种病态的教育环境。

 

到底有多变态?

 

影片一开头,一位妈妈的一番话道破了“天机”。



乍一听,这个说法有些惊世骇俗,但这位妈妈后面的解释却又让人无法反驳。

 

她说:


如果买了房子,你会被银行绑住;


而如果你生了孩子,就会被社会绑住。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这个「被绑住」的过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Irene,怀孕五个月,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第一胎的时候,她对孩子采取的是放养模式。

 

但结果怎么样?

 

自己的儿子在报幼儿园的时候,连面试都没通过,现在连要他的幼儿园都没有。

 

于是她痛定思痛,决定让第二个孩子“赢在射精前”。



什么意思?

 

原来在香港,一些顶尖的学校一年只收10个孩子,而且还必须是1月生的。

 

这就意味,想进名校,你的孩子不仅得够优秀,还要会投胎。

 

但是,你以为进了好的幼儿园就叫“赢在起跑线”了?图样图森破。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平常的生活状态,制作组请来两位嘉宾“体验生活”。

 

不体验不知道,一体验把两位嘉宾都给吓懵了。

 

我们先来说说女嘉宾的幼儿园生活:

 

一天要上两个幼儿园,一个普通班,一个国际班,目的是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然后,在挺过两家幼儿园的“轮番轰炸”之后,进入到喜闻乐见的兴趣班环节,

 

而且学的不是唱歌跳舞、弹琴画画,而是编程!

 

对此,妈妈的理由也很充分:未来是信息时代,程序猿肯定吃香,必须学!



当然,光动脑子也不行,身体上的锻炼咱也不能放松。

 

于是贴心的妈妈还给她报了个游泳班,你就说酸爽不酸爽?

 

这还没完,回到家里,女嘉宾还要在妈妈”的监督下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作业。

 

那可是两个幼儿园的作业量啊!



幼儿园的一天就已经这么恐怖,那小学又是一副什么景象?

 

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嘉宾经历了什么。

 

首先,学校里只能讲两种语言:普通话和英语。



这下就给了习惯讲粤语的男嘉宾一个下马威。

 

后来英语课上,大专学历的他更是在智商上被小学生无情碾压。

 

毕竟谁能想到英语课上,老师会掏出一块电路板给同学们接线。



这到底是学英语还是学电工啊?

 

不止如此,这里的小学生简直“无所不能”。

 

语文、数学、编程、艺术、日文,这些统统都是他们的必修课。

 

更离谱的是,放学后还得去上面试班和礼仪班。



这些课程全部完成之后,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

 

别急,还不能休息,家里还有一位帅气的萨克斯老师在等着你。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感觉自己以前上的都是假学校?

 

讲真,这样的学习强度,成年人都受不了,但对这家的小朋友来说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小学家长表示子女每天的游戏时间不足一小时。


其中有一半,完全没有娱乐时间。



他们的生活几乎都被层出不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

 

甚至有的家长把给孩子报兴趣班当成一种攀比方式。



每个家长,都被这种「畸形的虚荣心」所裹挟。

 

而在他们的影响下,孩子也背负了本不属于他们的重担。

 

片中有一个精英幼儿园的小朋友——莎莎。

 

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活脱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仍然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她把自己置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进步就是退步”。

 

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还在读小学的孩子嘴里说出的话,是谁让她有了这样的忧患意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