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一个著名学者对互联网思维进行了“逐条批驳”,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荒唐的提法”,认为互联网没有制造出“新东西”。这篇讲话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引起了疯狂的转发。然而与以前的“反对论”相比,这一次冷静看待这篇文章的网友变多了。很多人甚至“不以为然”。
的确,站在空中批判与躺下盲目崇拜一样,都脱离了坚实的“土地”,而在商业跌宕更替的时代,老情怀,有时是一种毒药。当然,这不是说过去的就不值得借鉴,恰恰相反的是,真实的历史总会告诉我们,为什么当代的一些产品真正成为了爆品,原因只有一个:真正满足了人性需求。
— 互联,人类许久的渴望 —
互联网思维,从西方看,在古代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关于“完美城邦”的设想,即完成“哲人王的统治”,而在近代则可以从由施密特的民族主义与康德的世界主义而组成的爱国主义中获寻;而从东方看,也能在“天下大同”、“逐鹿中原”、“满天星斗”的思想里找到渊源。
在这些哲学溯源中,我们可以理解到:
一方面,我们只能通过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才能学会关心他人。为了追求伟大,我们也必须接受有根的、特殊的东西;
而另一面,我们内在选择力本来就超然于周围环境,以决定自己怎么活和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在现代,凯文·凯利的大作《失控》更是具体地用近五十万字的篇幅阐述了造物者(Maker)的9大定律:
1)分布式状态;
2)自下而上的控制;
3)培养递增收益;
4)模块化生长;
5)边缘最大化;
6)礼待错误;
7)不求目标最优,但求目标众多;
8)谋求持久的不均衡;
9)变自生变。
继而进一步指出:在未来,“天造物”与“人造物”将联系得更加紧密。
而在《新经济,新规则》中,凯文·凯利更是进一步推导出,新世纪经济将会呈现出的十个态势:
0)拥抱集群 —— 去中心化的力量;
1)回报递增 —— 胜利连着胜利;
2)普及而非稀有 —— 丰富产生的价值;
3)追随免费之道 —— 唯有慷慨才能在网络中胜出;
4)优先发展网络 —— 网络繁荣带来成员繁荣;
5)不要在巅峰逗留 —— 成功之后回退;
6)从地点到空间 —— 制造巨大的差异;
7)和谐不再乱流涌现 —— 找寻失衡状态中的持续性;
8)关系技术 —— 始于技术,终于信任;
9)机遇优于效率 —— 与其解决问题,不如寻求机遇。
于是,我们只有不断地接触外界,同时又坚定地献身于特定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而这种愿望,就是互联网思维的渊源;“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则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逻辑。
— 有疑问,但这不成问题 —
首先,“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实际上,世界主流国家早已经大踏步地前进,而之所以西方(如美国)没有“互联网思维”等类似对应概念,只是因为他们天生的宗教与自由精神的完美融合,让他们没必要再造一个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的概念。看过斯诺登泄密文件、了解太空互联网的人就更能深知这一点。
而我国,互联互通的理念还远远未能在各行各业进行初步地实践,所以国家对于各个行业的政策号召与指导就很必要,也必须。不能因为我们看不到,就认为不存在,不能认为有泡沫,就认为是假的。
其次,由上而知,对“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概念进行精确定义是愚蠢的,因为“规定即否定”(斯宾诺莎),任何契合人类心灵的愿望,一旦用了仅有的定义,也就排除了其他的可能。地图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但这个世界是不是二维的。
于是,权威辨析远不如各路实践者的真切看法。因为一些人的看法与官方的定义有不同就戏称其“被打脸”,只能是自己太狭隘。实际上,互联网的实践必然是丰富而多元的。
官方定义也是从各路豪杰的心得中提取公因式而来,这并不代表树根和树叶就长得很像,而只能说从权威定义出发,我们能更快地理解“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
最后,“单品海量、做到极致、连接一切”自然只是互联网的表象,而“产品”、“平台”等同样也只是互联网的表象。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造和重新定义,这绝不是没有早出新产品 —— 实际上,改善人们衣食住行的任何进步,都不会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不应把改变限缩为“颠覆”,非要认为人人都能用上机器猫的传送门才是改变:为什么不能承认,专车市场让老百姓学会了约车、拼车、订车和骑单车,让出租车公司回归“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正是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为什么不能承认,P2P等产品让传统金融加速了自我改变,让非金融行业产生了自我融资的思路,也是互联网带来的福音?
而至于我们同时代的那些欺诈现象。试问,除了一些必要的代价之外,更多的事故和互联网到底有什么关联?一个公司为了摆脱资金链问题,换个互联网的牌子,然后不断地暗箱操作转移资金,然后宣告破产……这是互联网的错么?
— 开亮自己的眼睛 —
综上,忽视人与人接触和人自我发展二者并行的“和谐”关系,才是这些批驳互联网的人正在的思维困境。
的确,启蒙就是有勇气去运用你自己的理性,可我们也得知道怎么应用,况且启蒙是“点亮”(Enlightenment),不是“受教“(Educate),我们需要开亮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盲人摸象。
微信公众号:蜡翼(Vicareicaros)
不定期更新个人读书笔记与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