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套融媒
河套微传媒是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为河套地区微友分享吃喝玩乐咨询,聚焦本地新闻,传播河套文化,感受河套,分享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疆土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2:巨蟹提高身体素质 ... ·  5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超会赚钱的天蝎座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套融媒

点赞!全国推介巴彦淖尔做法

河套融媒  · 公众号  ·  · 2025-01-20 19:06

正文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近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改革内参》,在2025年第二期刊发《巴彦淖尔市创新“有感服务,无感监管”信用赋能助企》一文,向全国推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信用赋能助企改革经验做法。



巴彦淖尔市创新“有感服务,无感监管”

信用赋能助企


□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多次提及“信用”,就加快建立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体系,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建设了全市“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系统,建立监管信息实时归集、科学分析、广泛运用工作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在遵循市场监管规律、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精密智控,协同监管

发挥监管资源配置更优

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系统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优势,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内蒙古)”平台,实时动态同步全市40个市本级部门、240个旗县区部门、48个苏木乡镇58个市场监管所市场主体登记和注销,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投诉举报、食品抽检、质量认证、产品信息、行政约谈、社会监督等信用指标数据。通过多维度标签赋值,实施动态“标签式”管理,实现经营主体“精准画像”。
根据风险评级结果,市局依据“分级处置”“无事不扰”原则进行差异化监管,对风险实施全天候无感监测、精准识别,针对轻微违法采取短信告知、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复查等柔性监管方式,采用非现场的方式实现快查快改,在三次提醒后仍未整改及反馈的企业纳入后续重点核查名单,实行精准靶向监管。相比过去各旗县区动辄数百人次大规模基层排查整治,有效增强了监管的精准性,实现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反馈一件事闭环,减少主动上门检查,不断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和数据治理能力,率先破题多头重复检查等顽瘴痼疾,提升了监管效能。



精细管理,信用助企

引导企业自我管理更优

市局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共享应用和联合惩戒,强化信用监管有效衔接,形成较为完整的企业全景画像,引导企业自觉遵守信用承诺制度,主动“自知、自查、自纠、自律”,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企业信用环境。根据经营状态主动感知经营主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需求,巧借街道乡镇、园区、商品市场、银行等力量延伸服务触角,凝聚服务合力。
例如,通过信用惠企融资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共享,实现对小微企业信贷利率、金额、期限的个性化智能评级,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改革服务清单。参与开启“线下+线上”双通道修复模式,让经营主体足不出户、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全程“零见面”修复,累计指导信用修复企业3157户。
此前,对“会计公司”“代理记账公司”等关键中介服务领域,进行年报数据分析,推送39家企业年报存疑,进一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定向抽查,加大对公示信息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发现11家存在问题企业。以此为契机,采取“小切口、深挖掘”策略,解决中介代理企业公示信息不规范等问题,实现全市企业年报数据质量整体提升,达到以点带面、整体优化的监管效果。



单点登录,数据同源

实现全市营商环境更优

市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监管联席会议牵头作用,积极建立与其他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督促登记信息、监管数据、公示公告、行政处罚及行政许可等公示数据的规范,建立综合性电子信用档案,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全面记录覆盖各类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状况,全面夯实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基础。印发《企业信用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工作流程》,完善信用修复制度,通过门户网站公示,明确告知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线上修复的途径、程序。
以年报公示、信用修复等工作为契机,主动深入企业进行“一企一策”跟踪指导,为符合条件的行政相对人提供便捷服务。对企业年报数据零值等错误数据进行筛查梳理,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干扰,督促经营主体主动修正问题数据,达到修复结果协同联动、共享互认。在市局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强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有效提高全市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