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俄两火车相撞,最新消息→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武契奇无奈:又要制裁我们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突发!乌军夜袭俄罗斯南部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遭朱拉尼点名批评,以军表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参考睿评 | 特朗普与FBI的互怼,让人想起这些黑历史——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3-27 08:17

正文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3月20日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开听证会上抛出“重磅炸弹”,称FBI正在积极调查俄罗斯企图干预大选一事,包括是否在其间与特朗普有联系,以确定其中是否存在犯罪行为。科米还说,这一调查“极为复杂”,不能确定何时完成。


从特朗普上台后,其与情报部门的关系就频生波澜,以至于特朗普公开在推特上批评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与FBI成为向媒体泄露内部信息的源头。FBI此次公布调查信息的方式,也是颇为微妙——正常而言,这种涉及现任总统的调查都要秘密进行,在没有结果之前不应外泄,而科米却在国会的大庭广众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作为熟读美国历史(其实并没有)的人,看到今天特朗普与FBI的互怼,不由得想起一些历史上让人“似曾相识”的事件。


3月20日,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左)和国家安全局局长迈克·罗杰斯(右)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作证。听证调查的问题是俄罗斯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作用。(美国之音)

 

总统与FBI的恩怨,延续近一个世纪


历史和今天总是惊人相似。


早在冷战时代,FBI首任局长埃德加·胡佛几乎成为美国政坛的“灰衣主教”。他任职FBI局长达48年(你没看错,从1924年到1972年),利用工作之便对很多高官进行跟踪、窃听,掌握了众多政界人士的把柄,以此要挟上至总统下至议员的各级人士。他手里有罗斯福夫人的裸照,甚至还有肯尼迪总统与女性朋友的私密电话录音。


从杜鲁门、肯尼迪到约翰逊,多任美国总统都希望将他免职,但最终都不了了之。肯尼迪生前不止一次表示想给FBI找一个新的“当家人”,但苦于自己有把柄在胡佛手中,最后至死也未能如愿。


▲FBI首任局长埃德加·胡佛


关于这期间美国总统与FBI的关系,可以用尼克松的一句话作为结论。1972年5月,仍在FBI局长任上的胡佛被发现死于家中。尼克松仿佛是长出了一口气一般,在日记里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尼克松在胡佛的葬礼上发表真挚而沉痛的悼念之词:“今天,美国人民都在怀念他。”


此后,尼克松原本以为胡佛的阴影终于可以消退,但最终还是栽在了FBI手中。在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里,为《华盛顿邮报》提供线索的“深喉”恰恰就是时任FBI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只不过,费尔特直到本世纪才公布了自己的线人身份,而此时尼克松早已作古。不知尼克松去世前,是否还在揣测当年的“深喉”究竟是谁。


▲资料图片: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在辞职正式生效前不久离开白宫。(维基百科)


在尼克松之后,美国总统与FBI的关系看上去缓和了一些,但也仍然时生波澜。


在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期间,时任FBI局长的路易斯·弗里就是克林顿任命的,两人关系曾非常要好,但“拉链门”之后,弗里要求从克林顿身上采集DNA样本,并与莱温斯基裙子上的证据进行比对,来证明总统没有说谎。这成为事件发酵的关键节点之一,一度让克林顿濒临被弹劾的窘境。


就在去年美国大选最关键的时期,FBI突然宣布重启对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这让支持希拉里的时任总统奥巴马很是恼火,让希拉里竞选团队也措手不及,巧合的是这位FBI局长——詹姆斯·科米也是被奥巴马提名的。


当时特朗普还称赞过科米的“勇气”。但他显然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FBI的枪口就对准了他自己。


▲资料图片:奥巴马与詹姆斯·科米(左)(美国之音

水面之下是政争漩涡


FBI与总统之间的恩怨,绝非是FBI的机构行为。


美国政治的错综复杂,其背后是政经中枢及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激烈博弈。众所周知,真正能够深层控制美国政治运行的,既非某一个人,也并非某个机构,而是躲在深层幕后的政经巨头,以及其所代表的各个集团


正常情况下,这些巨头大佬们通过总统选举和国会运行的机制,可以维持前台政治的正常运转,协调相互关系与利益分配。但在很多时候,他们之间也会出现相互争夺,他们的代理人偶尔也会出现“独立性”。要彻底掌握前台政治,就必须有一些“非常手段”。


以“水门事件”为例,费尔特以FBI副局长的身份担任“深喉”,也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众多推手的帮助下才能成功。他是事件的关键环节,但并不是唯一环节。如果没有政界、媒体的策动配合,他一个人很难推倒尼克松


费尔特


我们来看看近期发生的事情:特朗普自1月20日就职以来,“后院”就不断起火,先是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因“电话门”而辞职,不久之后刚刚通过参议院任命的司法部部长塞申斯也被媒体曝出与俄罗斯有“不恰当接触”而深陷泥潭,至今多个部长职位空缺,组阁颇为不顺。就在这个时候,FBI闪亮登场,要给“通俄门”这场肥皂剧来个续集。


而与之相应,是民主党引领美国主要媒体对特朗普的群起而攻之,是共和党内部分人试图让建制派上位的“阴谋”传言。


FBI这个窗口,是政界“天气”的体现。


对于过去历史,对于当下现实,特朗普也十分清楚。所以,他的反击不会是对FBI的“就事论事”,而是从协调利益集团关系入手,稳定整个美国政治。


特朗普上任后不遗余力地攻击媒体关于他的报道是“假新闻”。


特朗普上台以来推行的能源政策——重启大规模管道建设、推动页岩气发展来看,石油等能源行业很可能将成为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增加军费预算、增加国土安全预算等措施,很可能也会让军方和军工企业相当满意。而他团队中云集的华尔街人士与退役将军们,都可以作为美国财界、军界与他沟通的渠道。


从这些动作来看,特朗普十分清楚美国政治在“水面以下”的玩法。他并不是像某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得罪了所有的人”,而是在建立班子、团结盟友,搭建自己的“防线”。特朗普的一些政策无疑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而这些人可能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施以“掣肘”。但特朗普一方的力量也在逐渐汇集。


特朗普与FBI局长科米(CNBC)


如果体现在FBI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科米局长表态时的微妙之处:他只是说启动了相关调查,既没有说发现了什么不利于特朗普的证据,也没有给这个调查定下一个时间和方向。


是的,他表态了,但他也没有任何确定的表态。这种态度的分寸,恰恰可能是目前美国政治深层力量对抗的“平衡点”所在。


至于这种对抗的今后走势,我们也许仍可以通过FBI这扇窗子,继续观察美国政治的天气变化。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真真假假,世事难料。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