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选美
《选·美》栏目致力于深度观察评析美国大选,通过追踪选举动态,触摸真实的美国政治肌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选美

小密圈 | facebook 上的 news feed 有效果吗?

选美  · 公众号  · 美国  · 2019-02-11 22:36

正文

欢迎点击上方“选美”,关注选·美公众号


这是选·美的第 1100 篇文章


本期选·美特别推送talich老师在选·美会员订阅小密圈中发布的对美国一些研究的分析。如果对更多精彩内容感兴趣,欢迎订阅选·美小密圈!


facebook 上的 news feed 有效果吗?


67% 的人从社交网络获取新闻,所以作者研究 facebook 提供的 news feed,对大家获取信息是否有帮助:毕竟是把主要内容截出来一点。

结果是有帮助,的确比没看新闻的知道的要多,但远比看过全文的要少。(图一)

但更糟的是,有些人会产生自己知道了很多的过度自信。

作者发现,这些人更多是 need for affect(NFA)人群,就是对自己特别自信,也有特别强的观点的那些人,他们看 news feed 是为了寻求感性上的冲击(图二中的 NFA x News feed)。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1177/2053168018816189

话说回来,其实我看大部分文章也是虎头蛇尾,草草过一下,所以也就是个 news feed 水准,比如这篇研究我也没细看。

所以只能说,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只能自己给自己提个醒,别太自信了。


from talich


不出意外的 1% 之路


这个研究关注过去 20 年来在收入顶端的 1% 家庭,有多少是以女性一方的收入就可以达到的,多少是需要男女双方的共同收入,当然还有多少是靠男方的收入。

当然结果不出意外,只凭女性一方收入就可以进入 1% 的;不到 5%,需要双方收入的,也就是 15% 的情况。

作者的模型显示,女性如果要想进入 top 1%,显著需要男方 self-employment (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而男性则显著需要自己是  self-employment 。

这个趋势在过去二十年里变化不大。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003122418820702?journalCode=asra


from talich


今年的民主党候选人大幅向左了吗?


今年的民主党候选人大幅向左了吗?

Economist 的 G. Elliott Morris 认为整体上没有(见图)。

但是可能在几个方向上:医保、环保,向左了,所以让人感觉大幅向左了。

https://twitter.com/gelliottmorris/status/1093939173856329729


from talich


什么是选·美小密圈?

2016年11月9日,我们最后一期通讯送抵各位会员的邮箱,结束了四百多天连续不断的“邮件轰炸”。在那之后,不管是微信后台留言、专栏文章评论还是选·美读者群讨论,都有热心朋友希望我们能恢复会员计划,继续分享我们对美国政坛的解读。


选·美小密圈即选美 iAmElection 栏目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后,推出的全新会员收费模式,年费由过往超过400元降为现在的199元(人民币)。


目前已经加入小密圈的嘉宾包括:大家都熟悉的 talich,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林垚,财新世界说北美记者庄巧祎,政治风险咨询公司研究员封楚诚,布朗大学政治系博士生张哲,新媒体 NowThis 编辑华思睿,印第安纳大学法学博士生柯振兴,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生焦姣,福特汉姆法律博士生俞浚哲,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司法研究博士生游天龙,选·美脱口秀“说沈马”主播沈辛成,杜克大学医疗政策助理研究员钱静远,Fusion 传媒记者牛牧歌,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刘冉,休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生李海默,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生、政见创始人方可成,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刁大明,西北大学新闻学学士、硕士杨伊人......未来还将有更多北美各大高校的青年社科学者和在美国活跃的媒体人加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