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了爆炸性的新闻:
中芯国际的联席CEO梁孟松博士提出了辞职。
梁孟松可是芯片代工制造领域的技术大牛。在台积电,推进了台积电的先进产线;在三星,让三星超越了台积电的芯片制造产线;2017年来到中芯国际,长期全年无休,用3年时间干了别的公司10年的事情:
如今中芯国际14nm已经量产,7nm在明年4月即将风险量产。用3年时间来快速赶超科技制造领域的巅峰水准,可谓国士无双了。
然而,一片形势大好下,中芯国际出了昏招,突然空降了曾经和梁孟松有过节的蒋尚义,担任中芯国际的副董事长,成了梁孟松的顶头上司。梁孟松哪能忍受这种屈辱,直接提出辞职。
对于中芯国际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自毁长城啊!中芯国际未来还能成为国际一流的芯片代工厂,托起中国芯片自主的梦想吗?我觉得悬了。
梁孟松这样的故事,也不是孤例,百度也干过这种事。
2017年,百度邀请陆奇担任总裁,全面负责百度的业务。在此前已经江河日下的百度居然迅速焕发了第二春,股价也翻倍了。这本来是一段科技行业的佳话,结果在百度只干了18个月的陆奇突然辞职了,黯然离开,去干早期投资了。
陆奇离职之后,百度果不其然,迅速被打回到了原型,又变成了原来一潭死水的样子。曾经的BAT已经成为江湖传说,如今的百度不要说字节跳动和美团了,连京东都不如了。
所以,在高科技行业,领军型的技术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领军型的人才甚至可以托起一个行业。而技术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薪资待遇,还需要得到尊重,被认可工作价值,被允许参与核心决策,被充分信任和授权。
上个世纪50年代,周总理亲自邀请钱学森回国。后来几经波折,钱学森回国,全面主持了中国的导弹设计工作,从而奠定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基础。如今才有我们的东风系列导弹,甚至有DF-17这样的领先全球的高超音速武器。
追根溯源,还是钱学森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当年美军才说:钱学森值5个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回头去看,其实钱学森何止5个师啊,值5个航母编队还差不多。
今年国庆节,我还带儿子去上海交大旁边的钱学森图书馆参观过。当时国家对钱学森也是礼贤下士,充分放权和信任,并且给予各种荣誉,这才能让钱学森回国之后,拥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结果七十年后,在我们被美国卡脖子,限制先进芯片制造,华为被打压得奄奄一息,最需要实现芯片技术突破的关键时刻,却干出来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实在令人唏嘘。
此时最应该出手挖人的是华为和上海微电子。因为华为和上海微电子合作,正在搭建去美国化的芯片制造产线。传闻在2021年就可以实现28nm的生产,2022年就可以实现22nm的生产。
中芯国际历史包袱太沉重,不能托起梁孟松的梦想。还不如邀请梁孟松全面主持去美国化的芯片制造产线,给梁孟松创造充分自主的发挥空间,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我们芯片自主化的进程。也许在十年之内,就有希望接近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技术了。这样的话,也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最后我想说,我们要实现科技突破,追赶美国的话,光砸钱是不够的,必须要把尊重技术人员落到实处。
陆奇离职以后,百度损失了400亿美元的市值。如果预估陆奇在百度,能让百度重返BAT的格局的话。那意味着陆奇至少值2000亿美元。
梁孟松辞职消息一出来,中芯国际市值就跌了9%,差不多跌了400亿人民币。但是预估梁孟松离职以后给中芯国际,乃至中国芯片产业带来的损失,恐怕4000亿人民币都不止了。
技术人员的价值,在短期内总是被人低估,而在长期内,更加被人低估。古代尚有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现代在我们科技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尊重技术人员的价值。
欢迎订阅「
CTO肉饼
」公众号(个人微信号:
robinfankai
)。
喜欢我的公众号,请点击公众号头像——进入公众号消息页面——点击右上角按钮将该账号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