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清华老教授跨界“养虾”,成了! ·  昨天  
新华网  ·  官宣!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揭晓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跨越3300公里,他们终于有了一张全家福 ·  3 天前  
河北省应急管理  ·  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春节返程高峰警惕→ ·  3 天前  
河北省应急管理  ·  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春节返程高峰警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豆腐和奶酪原来是亲戚 ,豆腐横行的时代来到了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07 13:34

正文

茶叶横行天下, 豆腐为何走不出东亚?

不懂豆腐之好的西方人,
我们马上来拯救你们了。


时长:8分 出品:南瓜视业


豆腐和奶酪是失散多年的亲戚

豆腐发源于中国。不过,“刘安发明了豆腐”的说法是个大误会!


刘安编辑的《淮南子》中没有提到豆腐,在他收录各种方术的《淮南万毕术》里也找不到。“刘安发明豆腐说”大概是由于《本草纲目》中“豆腐集解”里写着: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李时珍说的是一种豆腐制作方法的首创者,而非豆腐发明者。




一般认为豆腐是在宋代得到全民普及。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解释道: 乳腐相当于奶酪(cheese) 。日本的食物字典类中,也有采用这一解释的。游牧民族吃奶酪,南方的民族没有那么多的奶,就用豆制品——豆浆做成了类似奶酪的东西。


西方人爱吃奶酪,却普遍对豆腐无感。与东方茶叶的横扫全球相比,东方豆腐备受冷落。


“What is the point to eat Tofu?”吃豆腐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老外一见到豆腐就会说这句话,意思是吐槽豆腐味道清淡,实在不值得吃。


觉得豆腐清淡无味的西方吃货开发出了豆腐汉堡


乾隆爱豆腐 金庸最浪漫


中国却是全民爱吃豆腐,清代乾隆皇帝甚至每天早膳都有一道豆腐的菜。



乾隆爱吃豆腐,对杭州民间的 “鱼头豆腐” 赞不绝口,回到京城后,命御厨模仿杭州的制法做了一道 “砂锅鱼头豆腐” ,从此这道菜名闻天下。


孙中山把豆腐写进了《建国方略》:"中国素食者必备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学医出身的他还独创了由黄花菜、木耳、豆芽和豆腐配的 素食四物汤


把豆腐用得最浪漫的要数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精灵古怪的黄蓉,为了帮助靖哥哥成为一代宗师,求洪七公教他降龙十八掌。为哄得洪七公开心,黄蓉挖空心思发明了一道 “二十四桥明月夜” :把一只火腿剖开,挖24个圆孔,将豆腐削成24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蒸熟。待火腿的鲜味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弃之不用。


洪七公一尝吸饱了火腿香味的豆腐球,大为倾倒,乖乖就范。这道菜不计成本,让整条火腿来给豆腐打底,黄蓉为了她的呆瓜男友也是拼了。

日本饮食文化里的豆腐


日本人也非常推崇豆腐,有很多日式豆腐料理店,专门以豆腐为招牌。


比如日本名店“奥丹”,三百年的历史,传承了十二代。一坐进去眼前是幽静的池塘、青翠的树阴,食客们就以修禅的心情在茶室里品尝纯豆腐宴。“男前豆腐”则开到了日本租金最高的东京中城。一个简单的豆腐套餐,就能卖145元人民币。


日本京都豆腐店“奧丹”的“全豆宴”十分出名


日本人制作豆腐的菜式,往往以豆腐为主角 ;不像中国菜,豆腐通常用来担任吸味的配角,自己却总是无法独当一面。


江户时代,日本出版了一本名为《豆腐百珍》的书籍,作者不是厨师,而是大阪儒者增谷学川,他把豆腐分成六类:

“寻常品”  是每个家庭都会做的;

“通品”  是便于烹饪、广为流传的;

“佳品”  是口感良好,外观诱人的;

“奇品”  是具有奇异特征的;

“妙品”  是外形、风味独特的;

“绝品”  是最能还原豆腐原味的。


胡麻豆腐是日本料理的常见开胃小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