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空白杂志
潮流引领时代 生活自在人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玉兰花开,一瞥惊鸿 ·  21 小时前  
商务范  ·  我用过最好的洗发水!洗完再也离不开… ·  3 天前  
潮人  ·  lulu女孩正在集体“跳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空白杂志

李宁的时尚梦

空白杂志  · 公众号  ·  · 2018-02-10 11:59

正文

2 月 7 日,中国运动品牌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发布了 2018 秋冬系列服饰。

👈 左右滑动 👉


就本人观感而言,从服装到造型,都比较克制。整体连贯的运动休闲造型,彰显品牌自身运动基因的同时,呼应了当下火爆全球的 Athleisure 运动休闲装风潮,并不是用一些当红的松垮、oversize 等款式刻意迎合。


不过,衣服上出现的“中国李宁”,却引发了各方争议。一些观点认为那是战狼式的爱国情操捆绑,在自认世界公民的部分人眼中,任何涉嫌民粹主义的言行举止都是可疑的。另一些观点则觉得那只是一个视觉图案,和很多中国人衣服上的外文字母没啥差别。


不清楚是否真有人看秀之后唱起了国歌,但在时装秀举办前,一张在网上疯传的试装照片,的确给人一种“纽约时装周惊现中国战狼”的既视感。



很显然,将李宁此次亮相纽约时装周和 2017 年的战狼现象联系到一起,是一种不够体面的原教旨主义表现,我们需要保持清醒。


站在大部分的外行人角度,他们在网上看过了太多奇葩的秀场造型,网购时面对了太多粗制滥造的山寨产品,眼前突然出现一个自己熟悉的品牌,而且作品表现不偏不倚,自然会心生好感。


至于少数人看不惯多数外行人的喜欢,也合情合理,因为他们知道无数当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了解各种服装款式的细节构造,在他们眼中,既然是站在纽约时装周的国际舞台上,就应该让更加合适的人选代表中国本土时尚的脸面。


喜欢出自大众视角,气愤源自精英思维,有谁错了吗?都没错!看似互怼却没有任何冲突交集的架势,恰好反映了中国本土时尚的复杂现状。


其一,高涨的本土文化自信,急需能代表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时尚品牌和时尚服饰出现,谁是代表却没有标准和答案;其二,常年经受西方时尚熏陶的中国本土审美,在欧美时尚体系经历更新换代的当下,如何走出本土特色之路,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其三,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正在改变时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每个品牌、每个顾客都被裹挟其中……


对李宁来说,这次登陆纽约时装周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有马云的天猫搭台,他只需唱戏就好了。一场秀,一场表演,他做好了自己的功课,口水咸淡都是马后炮,接下来怎么走,才是品牌值得思考、看客值得期待的事。


那么,拥有体操王子光环、以运动服饰起家的李宁,如今开始时尚之路,他的胜算几何?


01

李宁时尚吗?


首先,必须正视一个事实,李宁时尚吗?


如果不是刻意提起,估计没多少人关注到他过去的时尚作为。根据李宁官网数据显示,其早在 2010 年就推出了 LNG 运动时尚系列,2014 年还与韩国女星郑秀妍合作推出过"型自西卡"系列运动服。


因此,李宁此次亮相纽约时装周,可以算作他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时尚亮相。


之所以要用“克制”评价李宁在纽约时装周的表现,是因为好坏美丑已经不是如今的评价标准,买与不买才是。至于抄袭与否,面对整个时尚行业如今都无法自证清白的现状,暂且放下不谈。


在买与不买的标准下,T 台上的李宁的确符合当下市场上需求旺盛的运动休闲装口味。



运动休闲装的形体之上,李宁讨巧地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李宁年轻时在比赛场上的照片作为印花图案出现、复刻俗称番茄炒蛋配色的李宁第一套奥运领奖服。这几乎是杀手锏式的出招,直击其主力消费人群 90 后的集体怀旧心理。


果不其然,部分款式已经在其天猫店售罄下架。


李宁在天猫销售的纽约时装周秀款


服装之外,模特脚上的鞋子都是当下备受吹捧的风格款式,比如 Dad Shoes 风格、可拆换概念等等,而且早在时装秀之前,那些鞋子就已经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空前关注。


因此,就市场反应和需求而言,李宁踩出的第一个时尚脚印很稳很准。


但别高兴得太早,因为他的对手太多了。


02

李宁的对手是谁?


运动品牌之中,李宁的对手数不胜数,Nike 耐克、Adidas 阿迪达斯、Under Armour 安德玛、Anta 安踏等等,商业规模都在他之上。


如果只看运动休闲装,李宁的对手也不少。同是运动品牌的 Adidas,已经在时尚领域深耕多年,旗下拥有 Y-3、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 等多个运动时尚系列。再比如 Puma,旗下由知名艺人日婆蕾哈娜(Rihanna)担任创意总监的 Fenty X Puma系列,眼下备受全球潮人追捧。另外,Lacoste、Fred Perry 等拥有体育基因的品牌也有各自的忠实时尚拥趸。


看回国内,李宁还需面对强大的对手——本土运动品牌安踏。早在 2015 年,安踏就基于收购的 Fila 品牌与华裔时装设计师吴季刚合作推出了 Jason Wu X Fila 系列产品,2017 年又与美国潮牌 Staple 合作在中国推出了 Staple X Fila 系列产品。


如果从消费人群的角度看,李宁的对手更多。尤其这两年在全球刮起的运动休闲装风潮之下,时装品牌和运动品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与其同期在纽约时装周亮相的中国本土品牌 Clot、Chen Peng、Peacebird,虽然各自定位不同,却是实实在在的潜在对手。


陈冠希担任联合创始人的 Clot,新作主要呈现多样化的街头形象

👈 左右滑动 👉


中国新生代设计师陈鹏创立的个人品牌 Chen Peng,继续对羽绒服进行多样化解构呈现。

👈 左右滑动 👉


Peacebird 作为中国当下最受追捧的时尚品牌之一,作品融合了各种当红的潮流元素。

👈 左右滑动 👉


03

李宁的机会在哪里?


对手那么多,李宁的机会在哪里?不妨先回头看一看。


2010 年,李宁换标。




飘带 LOGO 变为象征“李宁交叉动作”的人形图案,李宁收获了几乎一边倒的差评。如果单纯就图案的观感而言,时至今日看当年的换标行为,仍有不少人觉得不解。


当年换标的同时,李宁通过一系列“90 后李宁”产品拥抱 90 后顾客,引发了 607080 后老顾客的集体失落。那个时间点,年龄最大的 90 后不过 20 岁,最小的 90 后才 10 岁,拥抱似乎有点早。


时间走到 2018 年,最小的 90 后已经成年,90 后一代人成为了当下中国的时尚消费主力军,加上运动休闲装风潮这两年在全球大热,李宁 此次亮相纽约时装周,可算是 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光。


李宁否极泰来了?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这两年风头正劲的运动休闲风潮,不仅吸引了无数时装品牌走上街头,还加速了传统运动品牌的重新洗牌,谁都有机会胜出,也都有机会被淘汰,去年在美国市场走下神坛的 Nike 和 Under Armour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一方面,如今的时尚消费越来越倚重于电商渠道和社交媒体,而随着电商渠道和社交媒体越来越强势,它们开始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反噬影响传统产业链。无论是电商,还是社交媒体,传统品牌都没有优势,都显得很被动。


因此,各家的机会均等,最终都得是顾客们拿钱包投票。


投票的前提,不外乎三个因素:产品性价比、品牌口碑、创始人魅力。就这三点来看,李宁占尽优势,理应拔得头筹, 但是同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安踏却超出李宁太多。


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 2017 中期财报显示,李宁 2017 年上半年收入为 39.96 亿元人民币,安踏是 73.2 亿元人民币。


李宁公司 2017 中期财报数据


安踏公司 2017 中期财报数据



说到这里,已经无法回答前面抛出的问题——李宁的机会在哪里?倒是让我想起 2010 年李宁换标后的新口号——“让改变发生”。


现在回头看,李宁的改变改变了什么?改来改去,如果什么都没改变,才是最致命的!


看到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之后发布的新闻稿中有这样的宣传语句:


李宁品牌将凭借着自身深厚积淀和对未来潮流趋势的敏锐嗅觉,不断探索运动与时尚、原创与经典、中国文化与创新设计的创造方向,唤起国人对中国原创和中国品牌的自信,以中国创造为骄傲。中国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在我看来,李宁真正应该做的,不是“唤起国人对中国原创和中国品牌的自信,以中国创造为骄傲”,而是应该“唤起自己对于原创和品牌的自信,以自己为骄傲”,才能让“一切皆有可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