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释一下关于美债结构的问题(上)
深度解释一下关于美债结构的问题(中)
· 利差和利率的底线
长期债券利率上行的本质上宏观的原因是生产要素,制度红利,生产效率,技术革新等因素产生较为持续的通胀预期来改变大家对于长期债券持有的方式,通过预期来改变行为推动长期成本的上升,但关于这一点上在当下大家有着非常大的分歧,很多人认为这三十年(1980年之后)美国的实质红利和生产效率的无法提升,本质上是因为看不到预期才制约了美国长端债券收益率上行预期的原因,所以基于这个因素很多人得出的结论就是认为长期利率水平从足够长的时间来看一定是长期下行的;
但这会产生另一个问题,而由于长端债券的预期和各种需求的增加使得长期债券的水平不断地下移,而由于contango的结构也有相应的极值,那么这意味着,每一次的危机最终就是迫使短端利率水平的底线就会被不停地拉低,这也就是所谓的得用更深的contango去刺激每面临一种危机后的经济的增长,每一轮的循环几乎伴随着都是这样的一个运转逻辑产生了这样美债结构性的转变;
而问题就是“短端利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已经降低到了人类历史上5000年以来最低的水平了,还有多少的空间呢?货币政策的魔法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任何能力,而负利率的尝试也就是在这种极致下货币政策最后的挣扎,打破底线的尝试,但事实上2016年已经告诉我们负利率只能滋生更为广泛的套利行为,市场摧毁货币政策的信任底线;
一个极端的假设会发生什么?长短端利率水平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下利差缩小(短端到底,而长端不断地下行靠拢),那么史无前例的低利率从短端大规模沿着curve传导到远端,在0利率水平下的平滑的债券曲线必然会滋生更为巨大的资产泡沫和杠杆,而这却没有更为广泛的经济强劲和实质性的通胀作为支撑;
所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底线”“货币政策常态化”的用语应该说非常的准确,美联储的加息政策的本质更多的是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纠正过渡扭曲的利率政策(底线的抬升),而其本身政策调整对于短端的影响则更为明显的话,如果不解决“长期债券的供需失衡”潜在可能带来的折价的话,那么长短端倒挂的发生则仍是一种必然结果,并且按照前面所说,这种倒挂的结构发生仍然会在一个比前次“低”的绝对利率水平下发生;
通过改变长端债券的微观的供应结构,增加长期债券的供给的方法事实上则更为广泛一个配合,事实上也就是货币政策向着财政政策大幅度转变的开始(如果结合考虑一下川普的财政刺激计划)靠着市场主导经济的模式或许已经失去了其本质的动力,转化为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
而如果是对于未来通胀,增长等预期改变债券持有的态度话,这又回到了预期行为影响供给的逻辑,而现在的问题也恰恰就是预期在现实情况下(现在的经济数据表现下)看起来仍然有点苍白,
(待续)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鹏说来评财经
更多语音内容请登录华尔街见闻APP,点击 特辑 就可以订阅收听
感谢华尔街见闻的鼎力支持!
1,扫描下载华尔街见闻 APP应用(或长按二维码下载);
2,微信登录华尔街见闻APP;
3,点击 特辑 就可以订阅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