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一个人烂泥扶不上墙的8种表现,你有没有? ·  2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身上自带穷气的人,劝你不要深交! ·  3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抗-196℃宇航服材料造「防寒裤」!又轻又薄 ... ·  3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一个人在三个地方装穷,往往不是简单的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迫不及待想把这部豆瓣 9.5 分的超高分剧推给你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5-26 06:26

正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推荐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ZeeTea CEO | 创业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师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从辛普森杀妻案第一次认识了什么是美国司法。


但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才知道,辛普森不仅仅是辛普森,是 OJ,是 made in America 的 OJ。OJ 是美国一个时代的缩影,OJ 是黑人命运波折史里的一声叹息,是一个复杂人格的天才的起和落。


这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但它比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都更波折。



迫不及待想把这部豆瓣 9.5 分的超高分剧推给你 

by 伯劳


我必须稍微描述一下整个过程,你们才能更真切感受到我对这个片子的喜爱。


大概是前几天,为了做奥斯卡直播,我开始补各种奥斯卡提名影片,尤其是一些略冷门奖项的提名作品。例行公事的打开了这个片子,然后,就停不下来了。马上,我就把这个片子推给了其他朋友。


结果,第二天打开群,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他在群里大喊,这个片实在太好看啦!你们,都去看吧。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听到了其他几个人也在大喊。


这样的经历,也让我确信,这确实是一部非常值得的片子。于是,今天我就来安利了。


那就是


没错,就是这个,豆瓣评分 9.5 分,友邻评分更是高达 9.8 分。好于 98%的纪录片。


IMDb 也是 9 分



烂番茄更是 100%的媒体新鲜度,9.2 分



其他评分也基本都是高分,总之,这片的评价就没有低于 9 分的,简直是好到夸张。


看看国外媒体都是如何评价的


 这部纪录片不仅方方面面都优秀得无可指摘,还将案件本身升华到了更高的高度。它对个人、对集体文化、对整个社会的造神主义都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批评。这不仅关乎于美国,也不仅关乎于种族。

——《娱乐周刊》


在那么多连篇累牍的报道、那么多本书、那么多部纪录片、迷你剧之后——在那么多无处发泄的愤慨、在全民声讨的狂热之后,终于有人,真正地看清了这个故事,将它完美地讲述了出来。

——《华盛顿邮报》


这部长达七个半小时的剧集,每一秒钟都客观,深刻,震撼,可笑,或是可悲。剧中有些片段,兼具了以上全部的特点。 

——《纽约杂志》 


在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也在直播中反复安利这部纪录片,是因为,我真的觉得你们可以考虑去看看。最终,本片也毫无悬念的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辛普森:美国制造》。


《辛普森:美国制造》讲的是一桩创造历史的悬案。史上最著名的黑人橄榄球跑卫,涉嫌杀死自己的白人妻子。


但他最后无罪释放。



这是鼎鼎大名的「世纪审判」,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公众关注的刑事审判案件。

 

当辛普森案裁决即将宣布之时,总统克林顿停止了办公;前国务卿贝克推迟了演讲;华尔街股市交易清淡;长途电话线路寂静无声。数千名警察全副武装,如临大敌,遍布洛杉矶市街头巷尾。

 

大约有1亿4千万美国人收看或收听了「世纪审判「」的最后裁决。



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

 

这个剧真的太好看了!

 



当下,很多美国纪录片的制作都充满戏剧吸引力,看起来好像剧情片一样,紧张、精彩、抓人。同样的,如果你热衷于犯罪题材,并且曾经看过《纽约灾星》《制造杀人犯》等等深入探讨谋杀、谋杀背后的人性、或者美国司法公正,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辛普森:美国制造》。


实际上,即便你没有看过以上任何一部美剧,甚至你对犯罪、对美国司法、对美国的社会、历史、种族都没有兴趣,你还是不应该错过《辛普森:美国制造》。这部纪录片从各个层面,都优秀得好像完美教科书一样。制作精良堪比电影,信息量巨大,思路脉络却非常清晰。有噱头惊人的主题,极富戏剧性的主角,但是却不因此而浮于表面;丰富,扎实,深刻,极为有力,极为震撼,每一秒钟都让人屏息以待。



《辛普森》的伟大就在于,在一个更为离奇的世纪奇案面前,导演看到的却不仅是案件本身。



在这部纪录片中,他试图向我们解释了许多问题。

 

辛普森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他的杀妻案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多的关注,成为「」世纪审判」?他又为什么可以全身而退?而他的答案,一个非常震撼的答案,是将辛普森的命运,放到了美国的社会里,放到了美国的整个社会大环境里。

 

时代造就了辛普森的纪录片,就好像时代造就了辛普森这个人。



让我们和导演一样,首先说一说辛普森是谁。

 

他被誉为橄榄球职业比赛史上的最佳跑卫,在 1973 年,他创下记录,成为首位在一个赛季中持球冲刺超过 2000 码的人。

 

从职业球赛中退役后,他成为电视体育评论员,代言广告,还当了演员。



曾参演《白头神探》等很多影片,虽然演技并不怎么样,唯一获得的电影奖就是金酸梅,获得最差男配角。


另一个提名,也是烂角色提名。但是,他是不折不扣的好莱坞名流。

 


要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理解辛普森的成功,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这部纪录片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辛普森在每场球赛中奔跑的样子。

 

就好像你看博尔特跑步,遥遥领先,其他那么多选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爽不爽?

 

辛普森在橄榄球赛上,就是这种感觉。



他的成功,是一个多么典型的美国梦啊。

 

一个出生贫寒的黑人,却可以凭着自己超凡的体能,创造一场又一场连胜的奇迹,然后被理所当然地推上神坛。以及,他还是一个非常懂得分享的人,就在创造纪录之后,他做的是,感谢所有队友,荣誉属于所有人,这种性格,让他非常受欢迎,也很有亲和力。


 

可是与此同时,在辛普森成为美国神话的这一段时间,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也是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发展至顶峰的时刻。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X……游行,静坐,非暴力不合作,还有更为直接的暴力,殴打,破坏……

 

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发展到白热化。



但辛普森是什么?一个运动天才。在运动场上,他超越了种族,超越了肤色。白人痴迷于他的成功,以至于他们可以选择性地忽略了他的黑皮肤。

 

他的成功,不是黑人的成功,而是 O.J.辛普森的成功。



而辛普森自己也完全不关心政治,他拒绝为黑人发声,他说:我是辛普森,我不接受除此之外的任何标签。在白人面前,在大众面前,他和蔼可亲,真诚有礼,慷慨善良。

 

但与此同时,他漠视自己的黑人同胞,他出轨、家暴、恐同。


 

有一天,这样一个人犯下了一个弥天大错。他涉嫌谋杀自己的白人妻子。从这一刻开始,或者说从很早之前开始,他的人生就不再属于自己。

 

有很多种如果。如果他没有出这么大一桩丑闻,他本可以好好做自己的白人宠儿。如果他不是这么有钱,他请不到那么好的律师,那么他早就被扔进监狱。可是这其中最为冷酷的一个如果……

 

如果他杀的不是一个白人妻子,而是一个黑女人,那么他必然早已被判刑。


在整个第三集里,我们看到了他的豪华「梦之队」律师团队,是如何无所不用其极,使劲了手段。打种族牌,打道德牌,往警察身上泼污水。

 

这是用钱能买到的最好的辩护。

 

这个过程,和任何一部精彩的法庭电影比起来,都毫不逊色。甚至你会觉得,演出来的律师,或许怎么也不会有真正的律师那么气势汹汹。

 

但是这部纪录片的可怕之处,却是它逐渐地将焦点从剑拔弩张的庭审,转移到了这背后更为黑暗的一面。

 

「梦之队」厉害吗?当然厉害,他们能把黑的说出白的,能从一宗原本没有任何人质疑的谋杀案里,找出重重疑点。但是坐在法庭上的黑人陪审团,这一群沉默的听众,根本不在乎辛普森到底有没有杀人。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案子的核心也不是他没有杀人,而是,你站在哪一边。站在黑人这边,还是白人这边?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杀人案了,它成为一种政治,一种立场,大家都要表态。



在辛普森一案中,许多出庭证人、或是利益相当者,都遭到了辨方律师的疯狂攻击。其中炮火最集中的一位,在许多年后,面对着摄制组的镜头,说下了这样一句话:

 

「对你来说这是一部纪录片,对我来说,这却是我人生的终点。」

 

没有人可以从这次事件中全身而退,就算辛普森也不可以。在这一刻,「真相」,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词。


纵观辛普森的前半生,他一直都在试图摆脱压在自己身上的“黑人”标签。他住在高级白人社区,他的朋友都是白人,他的妻子也是一位白人美女。可是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救了他一命的,却依然是「黑人」这个身份。不是他的运动天赋,不是他精心打造的公众形象,只是他的肤色。

 

「不管他跑了多远跑了多久,每当照镜子的时候,不可改变的是,镜中的人永远是一个黑人,永远。」

 

他有得选吗?他没得选。

 

这就是命运。



我时常想起辛普森的脸,他年轻时长得真是好看,那毫无疑问是一张意气风发的脸,脸上写满了踌躇满志。

 

可是,与这个冷酷的时代相比,这样一个年轻人,又算得上什么呢?他只是跑得比较快一点,他只是漂亮话比别人说得更顺一点。这短短的人生,已经被贴上了太多的符号,已经背负了太多与他无关的「意义」。所以他站得比旁人高,最终摔得也比所有人都要痛。


这就是美国梦吗?这就是《爱乐之城》里造梦的洛杉矶吗?那么美国梦,比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更加冷酷。

 

因为归根结底,它也只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本文授权转载自桃桃淘电影 | ID:ttfilm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不自信是很多人的痛点,如果单单从自我反省的角度来剖析它,反而更像掩耳盗铃。本期语音,彭萦她从一个实用角度出发,追溯到我们的身体防御机制,讨论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甚至从当下人们追求机会的成功几率出发,来探讨困扰我们已久的不自信情绪。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怎么直面它,承认它?如何将这种情绪作为一种正反馈进行利用?这些方法论,彭萦在语音中都会告诉你。


下面是精选的改变自己会员对彭萦 20170514 期语音《你不自信的根源是什么?》的反馈:


@会员 潘

对彭萦说的自我否定,过度的自我反省,有深刻的体会。彭萦说,只有这么一辈子,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呢?为什么不去追喜欢的女生呢?可是,习惯了自卑(不自信)之后,你就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己喜欢的人,只想默默看着她,希望她能找到合适的人,同时又会不甘心,心里纠结。心理模式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希望自己能够先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再进一步调整心理模式吧。


@会员 每天争取保持心情很好的梓赫

这段语音反复听了好几遍。「自信」这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和评价他人,但实际上只有每个人自己才知道自己的「不自信」。他人评价你是一个自信大方的人,但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面对许多事情都是不自信的;自卑或者自负都不是自信的反义词,其实是类似一条坐标系上的不同区域,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多的技能、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更多东西、经历过了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认知、能力和经验都相应提升了,了解自己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边界大概在哪里,也就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过分自卑或者自负了。因此,现在的我也在如饥似渴的学习,对事情的掌握和控制能力的提升是自信提升的根源,这也大概是许许多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工作或者生活上是这样,其实在情感关系的处理中也是这样。想起蔡康永的那句「 15 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 18 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 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 28 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很多美好的人或事情错过,多半是因为不自信,不自信的根源就在于以前的积累没到位,这值得我们警醒。但倘若我们已经 28 岁,可以不害怕的说出那句,我不会游泳,但我很想跟你一起去学可以吗?,也是可以的。


@会员 幽幽

今天刚被主管说到我有些不自信,就听到了彭萦姐这个语音,真的很及时,彭萦姐谈到提高自信的两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不过分放大当下犯的错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能力和经验不足,刚接手新工作 3 个月,之前也没有行业经验,很多东西没接触过,今天主管让我做一份客户的项目规划方案,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的行业经验太少,没有底气,所以非常不自信,担心事情做不好,结果真的就没做好。听了彭萦姐的语音我也知道了问题出在了哪里,我需要多学习,多接触项目,积累行业经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感谢彭萦姐的分享,醍醐灌顶。


@会员 七花

彭萦讲的很透彻,自己本身就属于对自己能力极度不自信的人,可能跟原生态家庭有关,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当别人提出质疑的时候很容易质疑自己,有时候会没有立场,讨厌现在的自己,改变不是靠喊出来的,即使你说一万遍,而不去切实行动起来,都是徒劳的,听完语音心理很复杂,谢谢彭萦谢谢改变自己,让自己意识到自身问题,不断提升自己。


本周新加入会员的专属福利:


彭萦:在我之前的语音谈到「如何管理情绪」时,很多「改变自己」的会员在语音反馈中说到语音很及时,因为正好他们在最近的工作生活中出现了这样的情绪问题。


但其实这并不是正好,而是这样的情绪问题已经根植在很多人心中甚至连本人都无法察觉。这些情绪可能是出现在你面对任何挑战和困难的时候的本能反应。


「不自信」这种情绪是否妨碍到你进行任何下一步计划和抓住机遇呢?现在加入「改变自己」,听听上周彭萦的语音,你就会知道如何做出改变。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你不自信的根源是什么?》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 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