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以骨骼肌反复发作弛缓性麻痹及发作时血清钾降低为主要特征。发作时可鼻饲或口服氯化钾0.1-0.2g/kg,必要时可于15-30分钟后再服1次。病情严重出现心律不齐或呼吸肌麻痹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缓慢静脉滴入含钾40mmol/L溶液。乙酰唑胺可以控制发作,改善肌力,每晚睡前服用一次氯化钾也可预防发作。同时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尽量避免诱因,如受寒,运动过度等。
2.甲亢性周期麻痹:
甲状腺毒症性周期性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见的且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一类并发症。它以突发肌无力和低钾血症为临床特征。补钾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和加快周期性瘫痪的康复。10%氯化钾口服,必要时可静滴,纠正低钾麻痹后巩固治疗,同时对甲亢进行治疗。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低血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钾是由于高血糖超过自身肾糖阈,大量葡萄糖进入尿中,使尿渗透压增加,血钾进入尿中排出体外,引出血钾降低。纠正酸中毒的同时注意调整电解质平衡和钾的补充量,在尿量大于30ml/h尽管血钾正常,也要补充。
4.Bartter综合征:
以低血钾性碱中毒,肾素、醛固酮增高但血压正常,肾小球旁器增生和肥大为特征的综合征群。使用补钾、保钾利尿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转移酶抑制剂、普萘洛尔、氯化镁均有一定疗效,联合应用较单药疗效更佳。
5.Fanconi综合征:
各种原因所致的近端肾小管多种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群。治疗通常对症纠正酸中毒、低钾血症、低血容量及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氨基酸尿及蛋白尿一般不需治疗,肾功能衰竭宜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6.低钾血症伴镁缺乏:
低钾血症伴镁缺乏是原发性镁缺乏时,尿钾排泄增多,血钾降低,“顽固性低钾血症”常伴有镁缺乏,低镁常使肾的保钾功能减退。对此类患者需同时补钾补镁才能纠正低血钾。
7.高钙血症伴低血钾:
高钙血症伴低血钾常见于恶性肿瘤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高钙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厌食或化疗患者低血钾更易发生。用碳酸氢盐的药物时,也会消耗一定钾,容易出现心律失常。适当增加钾的补充量。
8.急性白血病伴低血钾:
急性白血病最易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钾血症。治疗白血病的同时应注意补钾。
9.大量青霉素或羧苄西林钠盐的应用:
这类药物的应用,随着不易被重吸收的阴离子排泄,到达肾远曲小管易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引起进人肾小管腔内的钾增加,钾的排量增加。应注意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