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友心人
有趣又专业的心理学社区,提供创新教育课程,助你自我探索与思维提升。官网:www.yoxinl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龙微观  ·  马克龙:欧盟可能会消亡 ·  4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天下人都知道于谦冤枉,为啥皇帝非要让他死? ·  1 周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照片里的兵工故事:平地起步登顶催化“珠峰”丨 ... ·  1 周前  
战略前沿技术  ·  新型轻护舰——俄海军最后的希望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友心人

教育心智谈:什么是更高维的“主动”?(下)

友心人  · 公众号  ·  · 2017-08-15 08:06

正文


小友说:上周五的《教育心智谈:什么是更高维的“主动”?(上)(←点击可读)一文,列举了几个“主动思维”在育儿情景中应用的例子,阐述了“主动思维”是如何影响我们破解育儿难题的。今天的续载,则将剖析“主动思维”更深层次的意义——创造力。


本文共 4941 字,阅读时间约 7 分钟



这种“主动思维”跟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关系?首先,“主动思维”跟创造力的培养有密切关系。


因为,一旦孩子具备这种“主动思维”,面对问题时,就更容易绕开默认选项,不被低效的常规想法、做法所束缚,更有可能跳出条条框框,站在“为什么”的层面去思考。从本质出发,想出更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提到创造力,最典型的榜样莫过于乔布斯。那么,乔布斯超凡创造力的秘诀是什么呢?



当其他品牌都在强调自己的手机、电脑性能有多牛逼的时候,乔布斯主动跳出 PK 性能的竞争维度(默认选项)。站在信仰的高度,告诉大家——“我们生而不同,我们坚信自己有能力打破不合理的常规,为用户创造出非同凡响的极致体验。而我们的所有产品,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去设计。”


他重新定义了一个通过购买苹果产品来供奉信仰的朝圣场景,让苹果升级为消费社会里的新宗教。


黄金思维圈的提出者 Simon Sinek(联合国顾问&美国资深广告人),在广为流传的 TED 演讲《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里,就通过黄金思维圈去分析乔布斯以及其他大牛怎样从“why”出发,定义一个鼓舞人心与行动的愿景,获得非凡的成就。


事实上,很多创新的想法、产品、模式,都是打破“what”(做什么)的默认选项,站在“why”(为什么)的层面,重新定义一个新场景的结果。


比如,Airbnb 打破了出游一定要住酒店(做什么)的默认选项,从人们出游时为什么一定要住酒店的角度,去反思旅行者在住宿的维度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最终得出”Air, Bed, Breakfast”的基本要素,重新定义了“旅游时,住在民宿里”的新场景,开创了共享民宿的商业模式。


假如我们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主动思维”,相当于在同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除了跟创造力有密切关系以外,“主动思维”也跟意义感这种思维能力有关系。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总结了六种对未来发展非常关键的能力,意义感就是其中一种。


意义感是指追求、探索、创造意义的能力。《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作者李笑来老师就是一个意义感很强的人,他很擅长为自己做的事情创造意义、激发自己的内驱力。


比如,对于写付费专栏这件事情,他觉得“通过写文章来赚钱”这个动机对自己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为这件事情创造了更大的意义——专栏赚到的所有税后收入,全部存进一个鼓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奖学金里。经过估算,他发现按照专栏目前的订阅量,自己只要写二三十字,就可以资助一位大学生。写两千字,就可以资助一百位大学生。这个换算比例为写专栏这件事情创造了极大的意义感,驱动着他乐此不疲地持续写作。


我们经常谈论的教育创新,本质上也是在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意义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比如说,教育界和家长们日益关注的项目制学习,就是通过引入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为孩子的主动学习赋予了解决问题、获得自信心、建立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一系列意义。


作为家长,我们都会把“努力”、“坚持”挂在嘴边,鼓励孩子进步。但笑来老师分享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反常识:只要能够给一件事情赋予足够大的意义,我根本用不着去坚持和努力。事实上,我的概念里面也没有这两个词。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多次在电视、视频中看到这样的对话——主持人问嘉宾,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嘉宾略懵逼地说: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所以我没有想过怎样坚持这个问题......



我们对“主动思维”的定义是主动定义眼前的场景,选择更有价值的行为。


仔细想想,定义新场景,说白了就是为事情赋予新的意义,通过阐述新的意义,转换大家对场景的理解。比如,乔厂长(上篇提及的例子)为通告栏上的漫画赋予了“挖掘设计人才”的意义,圭多为集中营的生活赋予了玩游戏的意义,乔布斯为苹果的产品赋予了打破不合理的常规这种精神意义。


所以,一旦孩子掌握了怎样去定义一个场景的时候,他们也就同步掌握了意义感这种学校不会教,但强调内驱力的未来世界很需要的能力。



遗憾的是,“主动思维”这么重要的思维品质,在我们这里偏偏就缺少了培养的土壤。


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条标准化的流水线”,这样的观点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关于这种吐槽,在《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一书中,作者万维钢有一个更深刻的论述:中国的流水线教育不是在培养有主人翁意识的“人”,而是在打磨和挑选符合某个标准的“器具”。


“器具”的意识让我们不自觉地削足适履,“改造”自己迎合外在主流的价值观和标准;让我们不自觉地陷入被动的状态,别人要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


从黄金思维圈的框架来看,“器具”这种教育理念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只管 “what”(做什么),忽略更重要的 “why”(为什么要做),进而压制我们发展出“主动思维”的可能性。相反,一个有主人翁意识的“人”会本能地从“why”出发去思考问题——我(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也因此,他们会更容易掌握“主动思维”,定义场景,选择有价值的行为。



举个例子,大部分的职场人士(包括职场新人,高管除外)都是通过投简历、面试的求职流程获得新的工作,投简历+面试无疑是一种“what”层面的默认选项。


相反,极少数有主人翁意识的求职者,并没有遵循默认选项,而是从本质出发去思考:为什么企业要招人?


企业招人是希望被录用的员工为自己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应该想办法直接为我心仪的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是退而求其次地通过简历、面试来展现出自己有创造价值的潜力。所以,他们重新选择了更有效的“what”。比如,通过为企业撰写产品研究报告、提供产品改进方案等方式,直接为企业贡献智慧。从而绕开传统的应聘流程,另辟赛道,截获offer。


都说未来人工智能会淘汰大部分的工作,让大部分的人沦为“无用阶级”。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假如这样的浪潮真的会来临,更有可能被淘汰的是符合某个(落后)标准的“器具”,还是有主人翁意识的“人”呢?



既然中国的流水线教育输送给社会的是“器具”,那么培养“主动思维”肯定不会出现在学校的教学目标里。这么重要又稀缺的思维品质,得靠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多花功夫。


具体要怎么做呢?不用太复杂,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的场景里,多向孩子提问,激发他们去思考、寻找、创造事物的意义就可以了。


比如说,当孩子想买一件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考他:试试给这件东西想出一种有意义的用途,如果能想出来的话,我们就把它买回来。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孩子去赋予物品意义。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同款的故事,98 年的时候,一位十岁的男孩想买一套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下编) ,这套书六百元左右,在当时算得上一件入门级的奢侈品。他父母的处理方式非常具有“主动思维”:他们没有直接答应或拒绝这个要求,而是把普通的消费场景重新定义为对孩子能力锻炼的场景。父母要求他用刚安装的PPT 97版做一个 presentation,用15分钟讲清楚三点——


① 买什么

② 为什么要买

③ 买了有什么好处


能说服父母的话,就买。


这个男孩为了心爱的百科全书,燃烧自学成才的小宇宙,从零开始学PPT设计,设计 15 分钟的演讲内容,最终成功说服了父母,买下了这套书。这位如今已经成为培训师的知乎达人回忆起这件往事,感慨 98 年就是自己的“培训事业元年”。


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来获得自己心爱的东西,这种定义场景的方法,我们不妨在生活中用起来。


又比如,对于孩子不太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讨论:既然这件事不做不行,不如我们来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它做起来更有趣、更有意义、更开心?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不喜欢写老师布置的每周日记,我们就跟孩子讨论,怎样让写日记这件事情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完成的动力。


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把要做的事情,跟另外一件孩子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结合起来。比如,孩子对观察昆虫非常感兴趣,就可以把每周日记的主题定为昆虫观察录,每周记录对一种昆虫的观察,再配上昆虫的照片贴在日记旁。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写日记是我完成昆虫观察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可以帮我把观察的内容整理下来,留着以后慢慢看或者分享给朋友看”。一旦赋予了写日记这层意义以后,孩子自然就不会抗拒写日记这个行为了。



《游戏化实战》的作者通过研究一系列成功的游戏,总结了成功游戏所激发的八种人类行为核心驱动力


① 史诗意义和使命感

② 进步与成就感

③ 创意授权和反馈

④ 所有权和拥有感

⑤ 社交影响和关联性

⑥ 稀缺和渴望

⑦ 未知与好奇心

⑧ 损失和逃避心理


实际上,这八种核心驱动力在很多非游戏场景中也是通用的。比如,在日记的例子里,我们的思路是激发孩子的使命感(核心驱动力①)——我要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我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同时,日记内容的不断积累,以及观察昆虫类型的增加,会激发他的成就感(核心驱动力②)。如果孩子想通过这本昆虫观察录向自己的朋友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话,还顺便唤醒了社交影响和关联性(核心驱动力⑤)。


如果是孩子本身就感兴趣做的事情,我们同样可以进行这样的讨论,引导孩子赋予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多元的意义和更强的动力。比如,孩子本身就喜欢弹吉他,那就引导他去想想,因为什么去弹吉他更有意思、更难忘?可以是在好朋友的生日会上,给对方弹一曲TA最喜欢的歌;可以是去养老院探望老人的时候,弹一曲老歌哄他们开心。



如果我们平时有跟孩子讲故事的习惯,有两类故事不妨多讲:一种是幽默的故事,另一种是创新的故事。


为什么要讲幽默故事?因为幽默有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对场景的回应不落俗套。这种不落俗套的背后,就是“主动思维”在起作用。 作家王蒙曾经说过:幽默是对生活的主动。一味被动顺应的人只能在场景面前服从默认选项,做出本能反应,只有对生活具备“主动思维”的人,才可以跳出思维定势的暗示,反客为主,驾驭场景。


讲幽默故事的时候,把故事的背景讲给孩子听,然后请他代入故事的主角,想想如果自己是主角的话,会怎样反应。再对比故事主角的做法,引导孩子思考和说出两种做法的差别。


为什么要讲创新的故事?正如刚才提到,“主动思维”跟创造力有密切关系。创新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怎样对一个场景进行重新定义。


社会创新是当今世界的新趋势,国内有一家专门报道世界各地社会创新故事的内容公司,叫Bottle Dream。Bottle Dream的联合创始人衷声最近分享了社会创新领域的一个概念,叫“欣赏式探询”。它是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从发现美和价值的角度去提出问题,激发人们去思考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和机会点。


举个例子,在面对我们的城市里有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如果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会这样做:发现流浪汉生活中的困境,然后聚集资源,给他们提供吃饭、睡觉、洗澡、工作的地方。


但如果从欣赏式探询角度出发,会这样做:发现流浪汉独一无二的技能与可能性。


每一位流浪汉,都是有故事的人。


比如,流浪行因为在街头逗留和观察的时间比一般人更多,所以他们能挖掘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城市街道特色之处。布拉格的一家社会企业,就专门请流浪汉作为城市导游,带领游客感受城市里的独特角落。


我们会发现,这种欣赏式探询本质上就是在重新定义一个发现美、创造价值的场景。回归到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从处理家中废旧物品入手,跟孩子一起把欣赏式探询用起来,通过讨论废旧物品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变废为宝,激活第二次生命,把扔掉废旧物品的场景重新定义为发挥创造力的场景。


大家还能想到哪些激发孩子“主动思维”的方法呢?不妨分享出来,我们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在家庭教育自强不息的路上并肩同行,一起走得更远。


结语:


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和父亲,我很认同李笑来老师对知识的定义: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决策——


送孩子去读哪家小学,是一个决策;

今天中午吃什么,是一个决策;

买不买孩子想要的东西,又是一个决策;

跟孩子聊天讲故事具体讲什么,也是一个决策;

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引导他们,还是一个决策;

……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动思维”,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做跟孩子相关的决策时,拥有更理性的思维工具。并且,从长期来看,带给我们和孩子更好的成长。希望大家喜欢~


- end -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点这里阅读

转载须知,如需加入白名单,请提供微信公众号ID。商务合作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 To explore more -


我猜,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