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黄金价格涨到位了吗?重磅买家入场在即 ·  17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万亿城市新排名来了!这个城市增速领跑→ ·  17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17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17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评:沪指涨1.01%重回3300点,全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别慌!你要的2019年中国楼市的答案,都在这里了!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3-01 17:38

正文

来源:米宅(ID:MizhaiPlus);作者:十一侠


1


很多人都在要昨天的稿子的总结和答案。但,答案哪有那么容易就得来。


无形的手掌控世界,本来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连一众地产大佬如王石、宋卫平都被弄的云里雾里,不知所然,一团浆糊。


我们再回看柴静的那个采访。在2008年初,在经历过2007年的暴涨之后,地产前景也是一片扑朔迷离,对未来,疑问大于明确。


王石说,他已经看不到房价可以上涨的理性空间。任志强说,从长远看,持续上涨是趋势,至于是今天反弹还是明天反弹,则需要看宏观政策。潘石屹甚至都不敢说。


10年后看来,任志强赢了。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王石为何会输?而任志强又为何会赢?


我们再看2014年宋卫平,在资金危机时,想过卖绿城给融创,但是仅仅几个月后,忽然大反悔。


因为他坚信的是,消化四万亿的货币超发后果,从银根上秉持从紧政策,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减少,两个流动性池子楼市和股市交易低迷。


他认为这会是一个长远的政策。他对以豪宅为主的绿城的未来,感到悲观。他想将绿城卖给以狼性卖房著称的融创,因为他觉得,在市场低迷中,这样对绿城的未来更好。


但无人能知到了第三季度,政策突然转变,压制了一年多的泡沫卷土重来。一个接一个的利好,如烟花照耀夜空,在政策松绑和流动性宽松的双重刺激下,股市楼市呼啸飞天。


这导致了10月之前的2014年是一种样子,而在10月之后,则完全是另一个2014年。


这样看,其实宋卫平也输了,但是,他又为什么会输?


王石是一个造房子的艺术大师,但是却不懂经济。任志强能赢,因为他更懂经济,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王石,更擅长的是管理。潘石屹呢?他只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很多人都要答案,还要具有可操作性的答案。却不知道凡事有因必有果,今天的一切结果,都和昨天发生的事实有关。


答案就在这些过往的历史中。


2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昨天说过的数据。


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49973亿元。以商品房销售额对比GDP,比值达到了惊人的16.66%,每100元GDP中有将近17元是房地产创造。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的是 房地产在经济中的整体地位 。你平时肯定也知道房地产很重要,但是到底有多重要,没人能说的清楚。


现在数据告诉了你真相。当你真正的懂得了这个地位,有助于你更好的理性思考。


2016年,是全国大行情的突起之年。这一年全国新房涨幅11.28%,达到7203元/平米,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增幅。但是2018年楼市的涨幅却高达12.22%。


这里我们不讨论全国均价到底有多少价值和参考意义,这就像GDP一般它至少是一个全国性的参考数据。


不同的是,2016年是去库存政策全面推行后的第1年,首付可以二成,基准利率可以打七折。


而2018年数据的前提,却是从2016年10月开始的,2017不断加码的,2018三令五申训斥的,连续三年的全国大调控,并被称为有史以来,中国楼市的巅峰之作。


按照以往调控经验,楼市本应随着严格的调控下行的时候,为何反而翻转直上?


而就是这样的情形下,在2018年年底,中央最高层经济会议却忽然连提房地产都不提了。


主导责任甚至直接下放给了地方政府,效果接踵而至,合肥放松限购、成都放松限价等等不一而陈。


那么,中央为何忽然对房地产放手了?


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因为2018年的行情基本是三四线城市给撑起来的,而那56个重点监控城市,在2018年下半年基本全部偃旗息鼓了。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却是在经济下行,流动性陷阱,贸易战等等层层叠加之下的,更加扑所迷离的2019年,如何能够保证6.3%的增长所做下的伏笔。


因城施策之下,进可攻退可守,收发自如。进可调节经济,退的话大不了再回到2018年。


3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两个城市。


首先来说的是 杭州 。杭州这个城市,从国家开始发展房地产开始,就和炒房紧密相关。


2002年第四季度,杭州商品房均价为5861.6元每平,北京的是多少呢?4066.7元;上海则是4553.8元。


2004年,深圳市场上8000元/平的房子占了13%,10000元/平以上的只占5%。而杭州,在售万元盘占据了市场供给的27%,还多;均价在8000元以上的楼盘,占到了市场供给的51.4%。


你看,杭州,这个总是在长三角被南京压制,在本省内被宁波鄙视的省会城市,凭借房价,一路杀神噬佛,跃上了中国第一线。


就算是在2008年,在别人暴跌的暴跌,跳楼的跳楼的时候,只有杭州逆势上涨,幅度还不小,涨了足足1000元,如果算上别人跌下去的,那么这个数值只会更高。


全国仅此一城!



如图所示,这10年的杭州,被称为杭州楼市历史上的黄金十年。


但是到了2010年,情形忽然变了,杭州经历了有商品房历史以来的第一次爆冷。并且一冷就是五年。



为何如此呢?是国家放水真的太多了吗?是杭州楼市已经饱和了吗?是政策调控的原因吗?


都是,又都不是。一切的原因只在于,执政了10年的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退休了。正是王国平一手撑起了杭州楼市的黄金十年。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08年,在全国楼市暴跌的时刻,王国平放出“救市25条”,成功保住房价,并让杭州房价上涨了100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