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雪球可以分为保本型雪球和非保本型,其中保本型雪球产品不设有敲入价格、敲入观察日、敲入事件等敲入相关条款,仅在敲出观察日观察标的的收盘价是否高于敲出价格。若触发了敲出事件,则产品提前结束,投资者获得持有期相应的敲出票息。
如果在产品存续期的敲出观察日中,标的收盘价格均未高出敲出价格,未触发敲出事件,则无法获得敲出票息,收益率为0%,但本金也不会受到损失。保本型雪球产品是对投资者来说风险最小的一种雪球产品。
而非保本型雪球产品也就是目前市场最经典的雪球类型,但是除此之外非保本型雪球还有很多的变种,例如票息类雪球(早利雪球、红利雪球、凤凰雪球、蝶变雪球)、价格类雪球(降敲雪球、降落伞雪球、救生艇雪球、双降雪球)等等。
其中凤凰雪球的本质是票息不再是只能等到敲出或这到期时才能兑付,而是固定周期支付定期派息。只要当月未发生敲入,则当月可领取票息,敲出则提前结束。最后再看累计领取的利息能否弥补标的上的亏损。
也就是说同样有几个场景结构:
1、假设每个月派息1%,那如果未敲入也未敲出,那到期后,一般是12-24个月,可以获得12-24次固定票息,收益12%-24%;
2、如果敲入了,然后在第N个月敲出(N小于期限),就可以获得N次票息,收益N%;
3、如果先敲入再回到区间内,最后敲出,那就是只有观察日低于敲入价格的时候才没有派息,比如第三个月敲入,直到第五个月回到区间内,最后第11个月敲出,那就可以获得1、2、5、6、7、8、9、10、11共计9次派息,收益9%;
4、当然如果敲入后最后未能敲出,这种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部分票息,但有可能承担本金亏损。
相反,降敲雪球主要是通过提高敲出几率,来保护投资者利益。
主要操作模式在于敲出价格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下降,敲出门槛也自然下降。增加敲出获利离场的可能性,具有避险特征。其他条件跟经典雪球一样。敲出线可设置逐期下降,也可以设置仅仅到期日最后一次观察日下降。
相比经典雪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降敲雪球的敲出收益会更低,毕竟降低了敲出的门槛。比较适合对远期市场比较悲观的投资者。如果期间发生敲入事件,并且到期时价格还是没能够得上已经下降的敲出价,同样发生亏损。
也就是相比市场经典的雪球结构,这些结构无一不是在提高胜率,讲究防守。
那为什么过去都市场都不怎么销售这类产品呢?
核心还是票息,同等条件下,雪球产品的票息往往是较高的,尤其是在敲入潮后,雪球的票息更是迎来一波新高,30%水平的产品比比皆是,但反而这时候却没人敢买了。
那如果让渡一部分的票息收益,追求更稳健的胜率,甚至按月领取票息,不至于一朝回到解放前,是否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