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四年前,易建联离开NBA时,华盛顿与新泽西的媒体都还愿意承认:他很高,能跑能跳,有天分,勤苦,能投篮。
他当时的问题?大卫-索普认为易建联没定位好自己的角色,阿尔斯通认为易建联会犹豫。各网站球探报告相对一致的口径是:他苦恼于身体接触、乱军中抓不稳篮板、防守端反应会慢一拍导致犯规、跟球队总是无法融入。
然后,四年过去了。
在对抗方面,易建联四年以来,一直稳稳进步着。他的肌肉线条显而易见,上肢力量保证他能在FIBA国际赛场上单场抓到两位数的篮板。他的防守轮转进步了。2007年他选秀前,某份报告说“没法指望易建联接管进攻,更多是个投手”,但现在,他是中国队的首席得分手,奥运会顶尖的得分手。实际上,中国队的进攻,也无非是“易建联接管”而已。
以这样的姿态回到NBA去,会好一些吗?
2016-17季洛杉矶湖人的局势,对易建联而言,不算完美,但也不差。又一个重建年,他的内线轮换对手,有我们熟悉的莫兹科夫、敦实的布莱克、比起大学时期多少有些逊色但毕竟还年轻的兰道尔、勤勉的小南斯。他们与易建联风格全然不同。
19岁的祖巴克有不下易建联的七尺身高,但他的射程和面筐攻击力,与易建联相去甚远。
身为一个七尺身高、有三分线射程的长人,易建联在湖人内线,还真是独一份的存在。如果湖人老老实实地摆内线轮换,他自有一席之地。
但如果卢克-沃顿教练把罗尔-邓放去首发4号位呢?竞争势必突然激烈起来:那时,易建联将直接面对莫兹科夫的竞争了。
易建联需要做的,自然是他的专长:外围投篮,面筐攻击——这两样,湖人的内线没有谁做得比他好。但除此之外,他得做点别的:勤勉地奔跑、快攻跟进,以及,尽量积极融入到高位挡拆与高位策应之中。
打个比方:他除了担当钱宁-弗莱的工作,还得努力让自己向德雷蒙-格林的角色靠拢。
阿尔斯通四年前认为,易建联天分十足,但他在网或奇才,每次拿球,都要四顾张望:他不确认自己的角色,他犹豫,而球队又不给他设定战术。网当年打DDM体系时,让易建联做个纯粹拉开空间的射手,等球、投篮,这听来实在不算是融入球队的好方法。
所以?在湖人,易建联得找到自己的角色,把他的天分和技巧用到地方。这个时代对他有利:2016年,会投篮的长人比2007年要有用得多,但他不能单当个投篮手。就像斯普利特当年与吉诺比利结成对子、德雷蒙-格林成了库里的挡拆机器似的,现在的内线,得试图融入套路;反过来,看伊巴卡:即便他练出了远射、本身是盖帽大师,但融入不了雷霆的进攻,还是不如积极挡拆、掩护、刷前场篮板的亚当斯那么有影响力。
易建联也需要这么一个搭子:他可以学当年科里森跟哈登搭档似的,成为英格拉姆的掩护墙;也可以学格林跟库里似的玩,跟拉塞尔组成挡拆组合。他需要更多的无球跑动、掩护和传球,他需要成为球队挡切的一部分。这一点不止有利于他在场上的表现,对他在球队,也很重要。
四年前,阿尔斯通提到易建联与姚明对比时,并无褒贬之意地,说了个细节:
姚明和易建联都勤奋,但姚明能说会道,性格开朗,与队友打成一片;易建联则很安静。他沉默地安静,努力训练,他的个体技巧一直得到赞美,但他角色不明确,跟球队教练组教练不太够。
于是,一直很难融入球队。
四年过去了。他回来了。洛杉矶湖人在重建,局势更简单,洛杉矶也比他待过的新泽西、华盛顿、达拉斯更开放,他自己的心态,大概也与当年不同,倒与队里的卡尔德隆、胡尔塔斯这老几位类似:都是FIBA闯过来的老将了,不是当年希图在NBA找个位置的少年了。
也许这次,他能够更大胆地,给自己找位置了,融入球队了。——而不是当年索普与阿尔斯通说的,“他总在等待队友,生怕犯错”。
毕竟那时,他还年轻,刚进NBA。而现在,他在各种天地吃过见过,起过也伏过,没什么好吓到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