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言教育
发布教育资讯,提供教育服务,提示注意事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微言教育

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代表委员热议 | 聚焦教师队伍建设①

微言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3-10 15: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中国教育报》报道——


以教师之强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代表委员热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明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教育家精神始于理想信念落于弘道追求

全国两会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如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很高兴看到教育系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带头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在梅兵看来,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广泛参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首先是要深化对教育家精神的研究阐释,特别是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近些年来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生成脉络和践行路径等。其次是要大力进行典型选树和宣传教育,形成有力辐射带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梅兵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认为,教育家精神始于理想信念,落于弘道追求,是中华传统“师道”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放在独特的中国教育话语体系中去理解和培育。

“‘德’为首,需要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需通过师德课程等方式,培养师范生的仁爱之心与道德操守;‘才’为基,需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培养人的目标搭好了,才能掌握育人智慧;‘行’为本,是要培养一种‘反思性实践’的能力,从师范生培养开始,通过常态化、浸润式的教育实习、社会实践,锤炼其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袁雯说。

搭建适合教情学情的教师发展体系

“面对教育数字化对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挑战,我们仍需以问题为导向,在制定面向教师的支持政策时,要照顾到教师成长中的急难愁盼。让良政和优才‘双向奔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表示。

如何应时而变,搭建适合教情学情的教师发展体系,是许多代表念兹在兹的重要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在调研中发现,师范院校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师范院校在学科建设、办学水平、培养层次等方面与东部院校差距较大。

为此,他建议加强师范院校的区域均衡布局,支持中西部师范高等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填补区域布局空白。同时,考虑师范院校对国计民生的特殊贡献,在“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单列师范类学科和院校建设序列,单列指标、单独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对教师编制问题非常关心。“城市学校的教师编制管理应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实行每学年审核配给,解决城市学校因阶段性教师编制不足而出现的‘大班额’和临时聘用代课教师等问题。”王淑英建议,针对心理健康、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紧缺的情况,可以试行长期聘任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双轨制”办法,加快紧缺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惠师”服务提升教师地位待遇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地位,也让许多代表委员记在心间。袁雯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行业入职门槛,让更多社会精英进入教师队伍之中,让教育成为人才生态的高地;其次,要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不要让教育成为“非专业领域”,政府要为教师在合法范围内所做的决策提供法律保护;再其次,要为教师提供终身专业发展的通道,持续地保持其专业性,增强其知识生产者的属性。

针对中西部师范院校长期存在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认为,需要通过系统化、有力度的政策,构建“引育留用”一体化的人才保障机制。

“优化职称晋升和人才评审制度,适当增加中西部师范院校中高级职称名额,探索单列专属评审通道,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给予优先支持。加大薪酬待遇和住房保障力度,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补贴,重点提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薪酬、住房等待遇水平。”庞丽娟建议。

王淑英则注意到教师队伍由农村进城镇、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流动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她建议在教师待遇上由“普惠制”转为“倾斜制”,“可以尝试利用教师技术职务的评聘、津补贴的发放、住房优惠等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引导教师双向合理流动。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文字 | 郑翅 张赟芳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10日


两会@教育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在主席台就座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视频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看海报,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


金句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这样强调


参加政协联组会,习近平为何聚焦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一场界别联组会,一篇育才大文章


“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


“今天大家一起来共商教育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侧记


习语丨总书记与代表委员的暖心对话


速递!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图来了!关于教育,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视频带你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

一组动图!来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

教育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应这些教育热点

两会内外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AI教育专列来了!100秒,沉浸式领略2025美好教育图景

两会看教育,一起倾听“她”声音


【反响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 | 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回访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牢记嘱托,积极投身强国建设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发代表委员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教育系统实干创新

视频来了!回访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勇担当善作为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


【时评


建设教育强国的底气是什么


建成教育强国需要怎么干

《人民日报》评论:更好发挥教育的支撑作用

新华社评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教育时评: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聚焦立德树人


代表委员热议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②组图!代表委员谈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③全国政协常委王梅祥院士:坚持为学生上好一门好的课



【聚焦基础教育】


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代表委员这样说


②组图!代表委员谈办强办优基础教育


③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教育是让每个孩子眼中有光,脸上有笑



【聚焦高等教育】


①如何让“好苗子”成长为“参天树”?代表委员这样说


②组图!大学书记、校长谈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③全国政协委员朱松纯:做智能时代的先知、先觉、先行者



【聚焦职业教育】


怎样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代表委员热议


②组图!代表委员畅谈如何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聚焦教育数字化】


①如何在新赛道上跑出教育加速度?代表委员热议


组图!代表委员围绕这条“新赛道”建言献策



【聚焦科技支撑】


高校如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代表委员热议


②组图!4位院士谈高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③全国人大代表金力:培育可堪当大任的“干细胞式”人才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