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吃喝指南
客观独立,亲身实测,专业严选,找遍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和你分享吃得到、喝得出的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吃什么情报局  ·  2个39.9元!换季收纳必备!巨巨巨巨能装! ... ·  23 小时前  
中国新闻社  ·  这里的烤鱼,为何能让郭沫若称赞? ·  昨天  
中国新闻社  ·  这里的烤鱼,为何能让郭沫若称赞?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人,今天一定要吃! ·  4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决定离婚那晚,我发了1条朋友圈,收到28个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吃喝指南

这群人不上灶台,却能操控餐厅的未来。

企鹅吃喝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24-10-28 19:1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餐饮行业中大厨猎头的角色和相关工作,包括他们如何匹配餐厅和主厨,应对餐饮行业的挑战,以及他们在招聘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文章还涉及了餐饮行业的变化和猎头的灵活用工模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为什么会有餐饮猎头的存在

中餐行业的用人方式相当封闭,大厨猎头的需求自然无从谈起。然而,这种“圈子文化”对餐厅运营者来说,一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猎头的出现,扮演着平衡餐厅运营与主厨的中间角色,解决了餐厅对主厨的依赖问题。

关键观点2: 做大厨猎头的收入情况

猎头的收入来自佣金,行业利润越高,猎头回报也越高。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年薪百万的猎头并不鲜见,然而,做大厨猎头,收入并没有那么风光。受这几年综艺和网络平台的渲染,许多人以为大厨是高薪职业,但实际上大厨猎头的分成有限。

关键观点3: 餐饮行业对主厨的需求

在厨师招聘中,除了试菜表现外,雇主更看重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而在西餐领域,稳定的员工情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雇主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符合特定需求的厨师往往难以寻找,成为行业的一大挑战。

关键观点4: 猎头的灵活用工模式

面对疫情后的餐饮环境变化,猎头开始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满足餐厅需求。他们将一位主厨匹配给多个餐厅,以咨询顾问或项目合作的形式为餐厅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下,主厨可以赚取更多收入,餐厅则能节约成本并更新菜式。

关键观点5: 猎头的角色与职责

除了寻找合适的主厨外,猎头还需要深入了解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帮助外籍厨师适应中国市场。他们不仅为餐厅匹配人才,更是行业的观察者、参与者,与行业脉搏共振。


正文

大多数人想到美食从业人员,大约只能想到厨师、美食博主这类角色。 ‍‍‍‍‍‍‍‍‍‍‍‍‍‍‍‍‍‍‍‍‍‍‍‍‍‍
但其实要让这个美食世界顺利运转,背后还有 好多小众又神奇的职业。 我们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幕后的有趣灵魂,于是开启了 #食物背后的人 系列。今天的主角,是 专门为厨房寻找关键人物的—— 大厨猎头

你有没有好奇过,餐厅是如何找到厨师的? ‍‍‍

有的餐厅会在自家门前贴告示,自行招聘,但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大厨猎头,就是一个为餐厅“猎寻”合适大厨的职业。十几年前,这个行当几乎还不存在。如今虽然发展起来,却也依然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存在。

很多猎头同行甚至觉得惊讶:原来咱还有这么一群同行吗? 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大约也会疑惑:餐厅利润这么低,这活儿能赚钱吗?

殊不知,大厨猎头早已悄然融入餐饮生态,在行业里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最“难伺候”的雇主 :老板们总想找到一个能顶十个的大厨——精通八大菜系、法意日泰餐、懂红酒雪茄,最好能说会道,还清楚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

这群雇主里,甚至不乏一些异想天开的角色: 在餐厅开业一周前才急急忙忙找主厨,要求“做出像NOMA那样的料理”,“招一个Best 50的主厨”,张口就来,仿佛猎头们是阿拉丁神灯里的精灵。

他们解决的都是最棘手问题。

猎头的工作远不止“找人”那么简单——他们有时是“餐饮顾问”:面对陷入困境的餐厅,不仅要重建已经瘫痪的厨房,还得紧急处理经营难题。

有时,他们又是“导师”,得给那些一时冲动投身餐饮业的投资人上一课: “八线小城里开人均500元的fine dining?悠着点儿吧。

听说大厨猎头们 年入百万? 日常出入星级餐厅,与顶级大厨把酒言欢?是真是假?

今天我们采访了中国最早餐饮猎头公司之一的 创始人涛哥 ,和专注于外厨招聘的 猎头Helen ,带你看看大厨猎头是如何掌控灶台世界的运转? ‍‍‍‍‍‍‍‍‍‍‍‍‍‍‍‍‍‍‍‍‍‍‍‍‍‍‍‍‍‍‍‍‍‍‍‍‍‍‍‍‍‍‍‍‍‍‍‍‍‍‍‍‍‍‍‍‍‍‍‍‍‍‍‍‍‍‍‍‍‍‍‍‍‍‍‍‍‍‍‍‍‍‍‍‍‍‍‍‍‍‍‍‍‍‍‍‍‍‍‍‍‍‍‍‍‍‍‍‍‍‍‍‍‍‍‍‍‍‍‍‍‍‍‍‍‍‍‍‍‍‍‍‍‍‍‍‍‍‍‍‍‍‍‍‍‍‍‍‍‍‍‍‍‍‍‍‍‍‍‍‍‍‍‍‍‍‍‍‍‍‍‍

01

为什么会有餐饮猎头?

在过去,餐饮行业里根本没有“大厨猎头”这个角色。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没有需求

长期以来,中餐行业的用人方式相当封闭, 靠师傅带徒弟传承手艺,你可以理解为师傅与“小弟们”,厨房 充斥着浓烈的江湖气息。

厨房里高阶岗位,像厨师长、主厨一类,更多是通过圈内熟人介绍来获得工作机会,自成一套系统。

中西餐厨房都存在着所谓的“圈子”,其封闭性让外界难以介入 ,大厨猎头的需求自然也无从谈起。

然而,这种“圈子文化”对餐厅运营者来说,一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传统餐饮招聘,往往意味着招一个厨师长,还得打包带走他的一帮“小弟”——头灶 (站第一炒炉,负责菜品的直接烹制,一般是技术最好的) 、二灶、打荷 ...... (菜品预加工)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关系紧密。

如果厨师长和餐厅老板产生矛盾,厨师长不仅可能自己撂挑子走人,还可能带走整个团队。整个团队都走了, 餐厅不就瘫痪了吗?生意怎么办?新人去哪里招,什么时候能用得上?

这种情形在任何企业都堪称S级危机,不仅意味着业务中断与损失,还要为重新招聘,培训新员工支付高昂的时间和成本。

但如此传统的用人方式,至今仍是餐饮业的主流 许多餐厅正是因此而倒闭。

如何打破这个僵局? 就轮到餐饮猎头登场了。

猎头扮演着平衡餐厅运营与主厨的中间角色。 得益于猎头的存在,餐厅不会再过度依赖某个厨师长及其团队。

即使出现大厨“带队跑路”的情况,猎头公司掌握的几千上万名随时可调的厨师和服务人员信息,能迅速为餐厅匹配人选,降低损失。

与此同时,普通猎头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障碍,难以与外籍厨师顺畅沟通。因此, 专门针对外籍厨师的大厨猎头应运而生。

而成为一名大厨猎头的门槛也不高,无学历要求,有闯劲儿,善于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但就像任何行业一样,想要真正闯出名堂,绝非易事。

而大厨猎头这一行, 日积月累到最后,大家拼的更是 业内人脉和资源


02

做餐饮猎头能年入百万?
没那么简单。 ‍‍

猎头的收入来自佣金。按行业惯例,企业为猎头推荐的成功入职者支付其年薪的20%-25%作为报酬; 行业利润越高,猎头回报也就越高。

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年薪百万的猎头并不鲜见;然而,做大厨猎头,可没那么风光。

受这几年的综艺和网络平台的渲染,也许有不少人以为大厨是风光无限的 高薪职业

事实是,即便是米其林餐厅或五星级酒店里的大厨,能年收五十万已经是站在金字塔尖上少数人了,年入百万的......少之又少。

哪怕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厨猎头的起薪通常只有3-5千元 (不含提成) 。但餐饮 行业整体薪资不高,大厨猎头的分成自然也有限。

Helen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专注于西餐外籍厨师招聘,很大程度也是因为 外籍厨师在中国的薪资,普遍比本地厨师高出1.5-2倍 ,那她做成一单的佣金,也会相应更高。

而专注中餐的涛哥,因为入行较早,积累了大量资源,虽然相比其他行业猎头赚得少些,但仍然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即便两位都是资深猎头了,但在涛哥和Helen的职业生涯中,猎得年薪百万的大厨机会寥寥。

涛哥 的合作对象从连锁餐厅到老字号粤菜大酒楼都有,但他 至今记得,他 曾为一位土豪的私人会所找到年薪120万的“全能型大厨”。

这位大厨不仅 精通八大菜系,还 擅长东南亚菜和法餐,熟知红酒雪茄的奥妙 ,甚至能应对社交场合的“软实力”需求,完美契合了这位雇主的所有挑剔要求。

Helen作为西厨猎头的实际情况,和我们想象中“ 与大厨在高级法餐厅试菜品酒,轻松间就拿下一单” 的画面相去甚远。饭局当然有,但更多时候,她的工作是在手机上,通过电话和微信不停地对接和沟通。

她接触的多是中端西餐厅, 这类餐厅的雇主背景非常多元,而 雇主的需求 正是关系到“这单能否成”的核心 米其林和顶级外国餐厅本身就有强大的号召力,求职者趋之若鹜,并没有猎头的发挥空间;更低档的也不一定有聘请猎头的预算成本。

有些是 老餐饮人 ,已经开过几家餐厅,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清晰明确:

“我要一个 有10年经验 法餐主厨 带过50人团队 、能 根据季节、节日更新菜单 。”

与这样的雇主合作,寻找候选人也相对高效。

然而,还有一些雇主给出的 需求模棱两可,描述含糊不清

“我在北京有个很大的餐厅,位置也不错,要开业了。我想找个主厨。”

“您要的是厨师长、主厨,还是行政总厨呢?”

“都行。”

这时候,Helen心里其实已经有预判了: 这笔单子恐怕会很棘手 ——三个职位的职责大相径庭,所需技能和行业经验截然不同。翻译过来,其难度不亚于想找一个新媒体编辑,月薪8000,还希望TA懂运营、通文案又会拍摄。

注:厨师长 常负责厨房的某个特定区域或菜品类别, 主厨 在厨房里扮演较为全面的管理角色,会直接参与烹饪, 行政总厨 负责整体的战略管理工作,不一定直接参与烹饪操作。 ‍‍

“那您希望这个人有怎样的背景? 做中餐还是西餐 ?”

“都可以。”

面对这类客户,即便佣金再高也难以成交,因为你很难满足一个连自身需求都难以明确的雇主。


有些雇主还带着“ 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们尝遍各式料理,眼界宽广,但并非见多识广就是好事。

“有没有像Noma那样的主厨? 能做无国界料理的,我要 每周都换菜单 ,从西班牙菜到意大利菜,再到日料,一应俱全。”

听到这些需求的猎头,内心都是: 不如让我招个会 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 来😂。

但,即便是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需求,这类订单依然具有很大诱惑力;因为这些投资人往往 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 ,餐厅装修都已敲定,厨师是最后一个“拼图”,无论如何也得填补到位。

Helen每年都能遇到 几十位 这样的“灵光一现”的投资人,大约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有那么多的餐厅,在开业、倒闭之间反复轮回,周而复始。


03

猎头是怎么 为餐厅

匹配到合适的主厨

在厨师招聘中,工作年限、学历、国籍这些“纸面上的条件”,会因雇主需求而异。真正决定能否拿下工作机会的,还是试菜的表现。

对于雇主来说,蓝带、费朗迪、博古斯这些名校名头并不重要, 实打实的工作经验 是最靠谱的敲门砖 近年来,高学历出国学厨的人越来越多,但厨房里的反馈却并不乐观:他们大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难以适应厨房的高强度环境。因此,在10个出国学厨的人中,最终能有1个真正留在厨房工作的就算不错了。

尤其是 主厨面试 ,只有试菜的味道达到雇主预期,才能获得入职的机会。

在料理技能之外,雇主们更看重哪些素质呢?

管理能力 无疑是第一位的。 在厨房里,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管理不善,很容易变得像“一盘散沙”。

Helen曾为一家中型酒店招募了一位外籍行政总厨,这位总厨要 负责三个餐厅的日常运作 。工作中80%时间都花在 编制预算、管理员工、菜单培训、成本控制和供应商管理上

当然,本人也必须确保厨房的关键岗位井然有序。

与《熊家厨房》、《地狱厨房》里那种主厨怒斥下属、霸凌员工的桥段不同,现实中的西餐厨房氛围相对温和。

或许在米其林餐厅里,主厨们偶尔会“有恃无恐”;但大多数西餐厅主厨,都会在意 如何稳定员工情绪 ,避免因小事导致人员流失,从而影响出餐。

能拿三星,被木村拓哉的帅脸贴脸开大又怎么样呢?

在中国的西厨招聘中,当硬性条件都已经满足的情况下,猎头还会给自己的大厨贴上标签,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比较受雇主欢迎的标签,大多数都是:

  1. (对外籍主厨) 在中国待了多年 ,全家人都在中国,生活稳定, 不会轻易离职
  2. 了解当地人的饮食喜好 ,熟悉本地的人情世故。
  3. 外形出众 ;除了做饭,还能胜任前厅的服务,以增加餐厅话题性。
  4. 能与顾客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 善于交际,人缘好
  5. 创新能力强 ,能够根据市场潮流开发新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