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村银网
全国村镇银行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村银网

村行的发展!村镇银行如何真正姓“村”、姓“镇”?

村银网  · 公众号  ·  · 2018-10-17 16: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期来自于全国300多家村镇银行的500名代表参观了湖北恩施兴福村镇银行总行和龙凤镇兴福驿站。通过学习、交流、参观,恩施兴福村镇银行的兴福驿站经营模式找准了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着力点、解决了村镇银行机构设置和业务发展的矛盾,是当前村镇银行下沉机构、扩大服务半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恩施兴福村镇银行和兴福驿站


兴福驿站是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在“兴福系”村镇银行的有益探索。恩施兴福村镇银行自2016年下半年开办兴福驿站两年来,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 充分发挥了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作用。恩施兴福驿站覆盖21个乡镇578个行政村,两年共计发放贷款11.4亿元,其中农户贷款比例达到86.9%, 支持农户、个体工商户、农业经营主体8567户(次),户均贷款12万元,其中龙凤镇兴福驿站共4名客户经理,两年发放支农支小贷款560多户5000多万元,户均9万元。 二是 实现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经营,由于兴福驿站不吸收存款,全部为非现金业务,因此开业手续便捷,成本低,大部分驿站开业1—2年便可实现盈利。 三是 有效提升了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兴福驿站的经营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贫困地区金融覆盖面低、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矛盾,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资金需求,驿站客户经理上门服务使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实现了与银行的零距离对接 ,从而使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得到了大幅度有效提升。

二、兴福驿站经营模式是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兴福驿站是恩施兴福村镇银行支农支小、金融服务网格化的创新,其经营模式是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找准了下沉金融服务的着力点。 受金融资源、监管要求、人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的条件限制,目前绝大部分村镇银行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实现乡镇支行全覆盖。但村镇银行在少数中心乡镇设立支行又面临着辐射半径有限、人力物力有限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村镇银行在县域内的业务发展,影响着村镇银行更有效的发挥支农支小的职能作用。 由于兴福驿站的设立实行的是报备制,有效破解了这一矛盾。 每个兴福驿站配备三至五名客户经理,既下沉了机构和人员,又解决了乡镇支行设立的审批难的问题,达到了扩大村镇银行的服务半径, 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步伐,增加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目的。

(二).建立了乡村信贷供给的服务网。兴福驿站的经营模式有三个特点: 一是 村镇银行为客户提供非现金类的全部银行业务, 包括ATM自助、自助开卡、跨行转账、明细查询、补登折等,大部分兴福驿站还积极为偏远的孤寡老人代办代缴水电费、为外出务工的中老年朋友代购火车票等,深受交通不便的地区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二是 前移信贷服务。客户经理依托驿站,对村委会、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实体、小微企业等进行宣传拜访,建立客户信息档案,促进信息对称,开展银村深度融合,全面掌握有贷款需求客户的风险点。 他们精心打造的“一乡一品、一业一品、一村一品”的信贷产品,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许。 驿站办公系统与一级支行信贷系统连通,其投入运营的MCP系统(移动贷款平台),使贷款的申请、审批、发放均能在乡村实现。据了解,恩施兴福村镇银行兴福驿站的贷款审批权限为五万元以内,五万元以上的通过信贷系统上报一级支行。 三是 下沉了信贷力量。兴福驿站客户经理全部下沉到乡镇到村委,专心专注于贷款业务,有效缓解了村镇银行服务农村经济中的信贷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位。 兴福驿站的实践模式回归本源,较好的补位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弱化的现状,使驿站在扩张信贷业务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节约贷款经验成本,实现了支持乡村经济发展和自身可持续经营的双赢。是村镇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支农支小的具体体现。这种接地气的“微贷”管理充分对接了乡村分散、小额、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一是 做实信息对称。针对乡村客户特质设计贷前调查体系,通过信贷人员实地查看、拜访了解等方式,将经营历史、真实流水等准财务信息以及个人品质、诚信意识等非财务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工作做实, 在信息对称基础上发放贷款。 二是 快速审批贷款,实施在线审批模式, 驿站工作人员利用IPAD终端就可在客户经营场所现场提出审批申请,符合条件的贷款从申请到发放,仅需2小时至一天半,后台审核审批否决率仅为4.3%, 为偏远农村客户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提供了方便 三是 前移风控窗口。驿站将风险控制窗口前移,通过经常性的走访客户,摸清贷款资金运用、生产经营情况,提升贷后信息对称度,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理。 两年来,21个兴福驿站共走访客户21183户,经精准识别,挖掘出符合信贷条件的客户16007户,累计发放贷款11.4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信用贷款2.47亿元,信用贷款余额占比达26.8%,不良率仅为0.7%。


(四)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恩施兴福村镇银行根据各驿站金融服务网格化平台所提供的信息,通过调查走访摸清情况后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充分考虑地域、行业差异和客户需求,利用“一乡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思路设计优化信贷产品,针对涉农产业及特色集中产业,推出了“民宿贷”、“茶户贷”、“香菇贷”、“果农贷”、“农宅贷”、“薪易贷”等多个信贷产品,均具有门槛低、贷款额度灵活、借款方式灵活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村镇银行通过重点支持辖内民宿、旅游、茶叶、香菇等产业链建设,使当地现代农业板块优势日益凸显,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提供了乡镇二级支行设立的参考依据。兴福驿站在乡镇政府合署办公,不仅能够节约很多成本,而且经过一定时间的经营和发展,与当地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各村委会和广大农户、小微企业等能有效建立一定的关系,培养一定的感情,便于业务的开展。对于业务发展潜力大、条件成熟的兴福驿站,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设立乡镇二级支行,这样既提高了设立乡镇支行决策的科学性,有缩短了乡镇支行设立后磨合期,做到瓜熟蒂落,实现业务发展的顺利过渡。

三、兴福驿站经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一)村镇银行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支农支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村镇银行的宗旨就是“立足当地,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职能作用就是“支农支小” 。村镇银行姓“村”、姓“镇”,核心竞争力也在村镇,所以一切业务品种都要符合当地实际,符合产业特点。 支农支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村镇银行做强的过程。把众多的农户、众多的小微企业支持好,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能形成小产业、大格局。恩施兴福村镇银行的21家兴福驿站两年来发放的11.4亿元支农支小贷款激活了578个村村寨寨的经济细胞,发展和稳定了一批又一批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


(二)村镇银行只有下沉机构,下沉人员,才能有效服务农村经济,把控经营风险,提升社会认知度。 村镇银行只有做到机构下沉、人员下沉,才能开展银村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零距离对接;才能更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农村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农户的经营状况等准财务信息道德品质等非财务信息;才能更加有效的把控经营风险。同时村镇银行客户经理与广大小微企业和农户谈心交朋友、现场办理贷款业务、经常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等,久久为功,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一定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兴福驿站经营模式既有效扩大了村镇银行的服务半径,又极大的节约了经营成本。 兴福驿站的设立前提是与乡镇政府充分协商,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驿站与乡镇政府合署办公,能够在政策信息、工作协调等诸多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能够提高村镇银行在广大群众中的公信力;能够节约在房屋租赁、安全防范、员工生活等方面的很多成本,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兴福驿站客户经理扎根农村、深入农户、在支农支小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精准发力以及为广大农户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更是村镇银行人学习的榜样。


作者:河南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刘洪昌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