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是什么?
有人说父爱如山
一肩扛起事业 一肩挑着生活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爸爸,
用他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父爱。
照片上这个男人
叫陈小昆
大家叫他铁皮(一个机器人的名字)
原本是某知名软件公司的CEO
年薪百万 前景大好
不过两年前,他决定辞职
从零开始 为4岁的儿子开了家公司
还请儿子做产品经理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以前工作忙,经常出差,陪儿子的时间很少,能陪儿子一起玩的时间更少。一次出差,儿子打电话来说想爸爸了,铁皮逗他说,是想爸爸给你买玩具了吧?
他说:如果爸爸经常陪我,我可以不要玩具。
挂了电话,铁皮思绪良多,
自己这样拼命工作无非是想给儿子更好的生活,但是
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
为了儿子
开了家公司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儿子,铁皮辞去了工作。同时他开始思考,
作为一个父亲,能够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什么
。
一次偶然的美国之行,铁皮发现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有很多不同,他们更自信,更善于表达自我,更有创造力。
仔细研究后发现,
从1986年开始,美国开始推行STEM教育,
2006年开始作为国家战略执行
。2006年,小布什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
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
2012年,奥巴马发布了《总统2012预算要求和中小学教育改革蓝图法案》,决定斥资2亿多美元来推进STEM课程的实施。
到现在,重视各学科融合、实践中学习的STEM教育理念已经在美国教育者观念中落地生根,并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而在国内,STEM教育还是新生事物,家长和孩子都不太理解。
小卡机器人创业团队
铁皮从此确定了创业方向:把STEM教育推广到每个中国家庭。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铁皮动了很多脑筋。
他不惜重金,邀请欧洲荷兰的设计公司,设计出憨萌可爱的小卡机器人,还带着机器人在ted上发表了演讲。
小卡设计师Tommie演讲
小卡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但铁皮还在思考:什么是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STEM教育产品?如何让孩子喜欢,家长也满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怎么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
铁皮请来儿子做产品经理
,和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起工作,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研发了产品“小卡机器人盒子”。
铁皮的儿子佳乐
“儿子会参加每周的产品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这个不喜欢,或者他想做那个,有一天他早上起床就说,爸爸我们做一个穿衣服的机器人吧!“
大人有时候离孩子的思维方式太远了,铁皮用这种方式,确保产品让孩子喜欢,玩得高兴。
STEM教育寄送到家
获十万用户支持
小卡机器人盒子的创新点是“
STEM教育寄送到家
”,它让小小孩动手制作一个小机器人,并且用有趣的方式,让它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这些材料中,最大的亮点是团队原创的电子材料,
包括主控板、传感器、电源等等,用拼插的方式相连接
。
孩子制作完成后,还可以学习电路的知识、传感器的原理,各种物理和化学知识。
从天文到生物,从艺术到工程,小卡机器人盒子的主题包罗万象。
比如,一个检测到人就能自动吹风的——
智能风扇机器人
主题。
又或者,增加了触觉传感器,可以将万物都变成音乐的——
音乐机器人
。超级黑科技哦!
由声音传感器控制的——
跳舞机器人
!
自己画画的——
绘画机器人
。
一传十,十传百,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卡机器人盒子
累积了十万用户
。
小卡机器人盒子在STEM教育上的创新,也得到了业界权威人士的认可和支持。2017年,小卡机器人
与丘成桐院士创立的北京光达集团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丘成桐院士
是微分几何大师、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
。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6个国家及地区院士头衔的院士,同时也是唯一一位国际上拥有三个诺贝尔级别奖的国际数学家,这三个奖分别为1983年国际数学大会菲尔兹奖、199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以及2010年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
他的肯定,更给了铁皮走下去的信心
。
每月有惊喜
陪伴孩子成长
小卡机器人盒子设计为
订购类型
,例如你订一年,它就会在1年之内,每个月给孩子寄送一盒主题材料。
就像这样的,每个主题都是
满满的一大盒。
就好比一本内容特别丰富的杂志,让孩子动手制作、动脑思考、阅读绘本,涉及到
生物学、电子、物理、手工、亲子游戏
等多个领域,让孩子在开心的玩耍中,培养创造力,综合能力也可以得到大提升!
每个小卡机器人盒子的内容都包括:
1个机器人制作的材料;
2-3个动手制作或者实验的材料;
1本好玩儿的绘本;
1个集制作过程教程、科普知识、玩法于一身的视频。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孤单。”铁皮说,“之所以使用这种形式,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个产品能让孩子有’陪伴成长‘的感觉。”
这种陪伴有两个方面,一是用
产品陪伴孩子
,每个月让孩子动手动脑,寓教于乐中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另一个方面是,这是一个
亲子互动、沟通非常好的媒介
。
“平常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你玩玩具我刷手机,实话说,这个‘陪伴’是假的,一家人都来制作,来动手,互相沟通,才是真正有效的陪伴。”铁皮说。
“尤其是父亲有时候想陪孩子,但是不知道怎么陪,这种科技制作就非常适合。”
2018年,小卡机器人盒子更已经做到分龄,每月寄送不同的主题。
针对3-6岁孩子,小卡机器人盒子重在
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在多种创造中让孩子们领略各学科的魅力,培养动手能力。
7-10岁的孩子,能力更强,则创造的难度更大,玩法更多,其中
蕴含的各学科知识点
也更有挑战性。
让孩子自己组装这样的机器人,成功之后,是不是超有成就感?!
据说体验过的孩子都是这个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