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卫计委发文(原则上)放开了LDT模式,特检项目将开启一个新增的蓝海市场。我们将在后文详细加以讨论。
国内ICL行业的资产证券化率还不高,大型连锁ICL公司上市的仅有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广州金域检测已经递交了IPO材料。我们把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这一类专业提供高通量测序服务的公司纳入特检服务范畴。
所谓规模化普检实验室,是指那些提供卫计委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之内的项目服务的独立实验室,我们称其为普检项目,或者“表内项目”。目前检验科服务目录是2013年颁布的,该版共包括检验项目1462项,其中,临床体液、血液专业360项,临床化学检验专业347项,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458项,临床微生物学专业152项,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专业145项。
医院可以提供表内项目的检测服务,并按照当地物价部门标准定价收费。同时检验科可以讲这项项目外包给ICL公司进行检测。
所谓专业化特检实验室,是指那些提供卫计委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之外的项目服务的独立实验室,这种服务项目我们称其为特检项目,或者“表外项目”。临床检验技术的进步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检测标的物的增加,即增加了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检验项目;二是检验方法学的改变,项目和检测标的物还是以前的,检验方法学发生变化,比如化学发光取代传统的酶免,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唐筛领域的应用等等。国外发达国家的临床检测项目远远超过国内,比如美国和日本能够提供的检测项目超过5000种,其中有检测标的物种类多的因素,也有检测方法学多样的因素,当然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体系之不同。
我们在上文提到国内检验科市场体量超过2100亿元,这是建立在现有1462个检验服务项目基础之上的规模,所以我们称其为存量市场;未来巨大的增量市场就体现在现在表外项目上,也就是特检项目。从项目数量和价格上来看,都将远远超过现有的表内项目贡献的存量市场。
根据美国最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Quest和Labcorp2015年年报披露,美国临床检验行业目前规模约750亿美元,约合46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人均检验费用测算,每个人年均检验费用超过1500元人民币,中国约为170元人民币左右。
(二)国内外医学检验市场对比
中国和美、日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整个临床医学检验和ICL行业呈现以下主要特点:1、检验项目很少;2、医学检验项目外包比例极低;3、ICL市场集中度低。
1、 国内检验项目整体较少
基于国内的监管体系,以及临床治疗技术等因素,目前国内大型独立医学实验室能够提供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数量整体较少,普检业务的大型连锁独立实验室主要提供表内项目的检测服务,最多不超过卫计委规定1462项。特检实验室,以康圣环球为例,仅血液病相关检测就能提供超过3000种项目,但是和金域和迪安等公司相比,康圣环球的收入规模较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国内临床检验的整体结构情况。
图表12 国内主要ICL公司收入(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