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小羊
以“情感鸡汤博主”身份成名的陆琪,如今却开始研究起情感科学,并于今年3月成功将这一构思落地。
陆琪2.0推出的“算爱研习社”,不仅为陆琪打上了全新的标签“算爱研习社主理人”和“情感科学研究者”,更是实现了粉丝变现。
陆琪
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他成功把“陆琪”打造成一个拥有3000万粉丝的情感头部IP。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粉丝基础后,陆琪开始寻求新的粉丝变现之路。
据陆琪介绍,算爱研习社不同于以往的情感鸡汤产业链,这是他和团队第一次从学术的角度切入情感市场,并将大认知科学和亲密关系研究成果应用到情感领域,旨在为更多有情感困扰的女性提供更专业、更精细、更系统的情感指导。
“和其他情感类平台不同,我们这次是以学术的角度切入,将这个产品打造成一个‘爱情大学’。经验始终是具有差异性的,而学术知识却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真理,是不会变的。”
陆琪表示,相比较经验式情感服务,依据科研成果的算爱研习社在做“授人以渔”的事情。为此,会员制也是按年付费,客单价分为199、588、1888三种,“希望用户学的是一个系统的东西。”
基于陆琪这个核心IP,以及灵果文化1.0的积累,算爱研习社已经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所互联网“爱情大学”。那么,从免费到付费,从1.0到2.0,陆琪和他的灵果文化能做成粉丝兑现这件事吗?
陆琪的情感2.0 :从粉丝积累到粉丝兑现
陆琪成名得很早。2009年,以一部《潜伏在办公室》畅销书出道,后来在情感心灵、职场励志领域持续推出了《上班奴》、《爱情急救手册》等书籍。并通过微博,以情感鸡汤文字收获一定影响力,成为女性粉丝心中的“情感奶爸”。
但他真正开启公司化运作是在2014年创立灵果文化。彼时,陆琪开始从一个写作者,正式成为情感市场的内容创业者。
在接下来两年多时间里,通过陆琪这个IP,基于新媒体平台,灵果文化陆续推出了一套“鸡汤的产业链”:包括2600万粉丝的微博大号、29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其他媒体渠道、《陆琪来了》《小鲜肉拿走不谢》两档节目、大家晚安、情感热线两档短视频栏目以及11个IP——10本已出版畅销书和一部创作中的小说《算爱师》。
期间,公司还于2016年完成了8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用来扩大团队,丰富业务线。
但是到2016年底,陆琪和团队意识到,虽然内容业务在稳步推进,但在变现这件事上,做得略为单一——仅仅靠广告。
于是,他们开始策划陆琪2.0,试图以全新的业务体、变现模式来将既有的粉丝,及潜在待挖掘的用户群体资源,进行商业化转化。
新的内容形式是什么呢?陆琪最先想到的,就是将认知神经科学、大认知科学,与情感服务结合起来。
“一条对人体海马体研究的报道,让我对近十年来突飞猛进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产生了兴趣,并做了很多深入了解。后来就想,可不可以跟我的情感领域结合起来?”
在对国外一些心理学实验,比如研究亲密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进行研究和复刻后,陆琪和团队发现效果非常好,是可以做一些结合性应用的。
“我们现在做的,其实是研究和翻译的工作。一方面做研究,另一方面把研究成果翻译成受众能听懂的东西,就是课程。”
在试运营了一段时间后, 2017年3月,算爱研习社正式上线。
不止于3000万粉丝,更有3亿市场容量
为了对课程有一个明确的分类,算爱研习社根据用户需求和情绪画像,做了更为细致的定位:脱单、失恋、恋爱、挽回、出轨、离婚、保婚。
目前,整个平台已经上线100多节课程,每节20分钟,一周一更。而所有课程视频,都是由陆琪亲自录制。
“我带领一个知识小组,他们负责从国内外书籍、各类视频等渠道中找大量资料,而我需要把这些资料整合成课程需要的内容。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庞大却很有趣的工程。”
据了解,这个知识小组的成员大多都是有海归背景的心理专家,还有部分成员具有丰富的情感领域的工作经验。
“我们把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领域尖端的成果拿到情感领域里做应用研究。比如研究大脑是怎么运作的,爱情、情绪、性欲是怎么产生的,神经递质怎么分泌的,以及‘为什么这个男人对你没有性欲’等知识。”
算爱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