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6-30日,伊犁河谷平原地区大部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28-30日,霍城县、察布查尔县、霍尔果斯市、伊宁市、伊宁县、巩留县等地可达37℃以上,局地39℃以上。【伊犁州气象台2024年7月23日18时发布】
除此之外,预报显示,7月24日-31日(南疆、东疆持续至8月3日),全疆平原区大部有35℃~37℃的高温过程,其中
伊犁河谷西部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部、塔城地区南部、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北部、阿克苏地区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北部、吐鲁番市、哈密市等地的
部分区域最高气温将先后升至40℃以上,
吐鲁番市、哈密市局地最高气温达45℃以上。
最强高温时段,北疆地区出现在7月28日-29日,南疆、东疆地区在7月30日-31日。
此次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全疆大部的气象火险等级高。建议相关部门,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同时,持续高温对居民出行、户外作业、城市运行、人体健康等有不利影响,应积极做好防暑降温、用水用电等准备工作。
在夏季,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等条件下,非常容易引发中暑。“热死人”不再是高温难耐的形容词,而是真实事件的描述。
长时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发生这几种情况时,你可能已经中暑了,需要及时休息:
先兆中暑者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症状,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
轻症中暑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重症中暑包括
热痉挛、热衰竭
和
热射病
三种,不同种类的中暑表现不同。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严重的钠流失(大量出汗和摄入低张液体,如白水)和过度通气有关。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60%。
热射病的表现大多有高热(直肠温度≥41摄氏度)、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其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更高。
一旦发现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厘米。
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快速补液。如果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以喂其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有条件的,可以现场快速静脉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用4摄氏度的更好,既有降温作用,也可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输液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