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李星宇仿佛就是这句话本身。
他曾奔赴世界各地,收集来自山川湖海、城市村落的声响;
记录下亚马逊雨林日出的第一声鸟鸣、撒哈拉沙漠无情的风沙;
乌尤尼盐湖夜幕下的火烈鸟、柏林教堂的钟声、西藏大昭寺的朝圣。
李星宇用收集而来的声响
建起了一座声音的博物馆,
叫它52Hz声音馆。
他路过全世界,也将全世界带了回来
。
回家后的李星宇,是声学空间设计师,是音乐制作人,也是乐迷心中宝藏组合”鲸鱼马戏团”的主创。按耐不住的,是迫不及待再出发的心。2016年亚马逊雨林寻声计划顺利完成之后,李星宇开始将目光转向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发起"寻声西游计划"。
他带领团队(录音师李马科、于含、刘扬、制片兼摄影二初、摄像杨约伯、打击乐手刘星星)从乌鲁木齐出发,途径伊宁、霍城、库尔勒、尉犁、吐鲁番、鄯善、库车、喀什、莎车、叶城、独山子等地,采集了数十位民间艺人,最后回到乌鲁木齐租了一间录音室,用一周的时
间,在乌鲁木齐和当地的民间音乐人一起即兴创作了专辑《离海最远的地方》。
音乐就是新疆基因里自带的DNA。在全疆当地的茶馆中、庭院里、田野上,音乐人弹着都塔尔随性哼唱着些什么,周围的人们都能无拘无束地唱起来,跳起来,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这一路上,他记录和发掘那些和中国传统音乐有着血缘关系的古老新疆音乐,收集濒临失传的民歌和民俗,也记录下赛里木湖、戈壁滩、胡杨林的独特声音。
“一千多年前,丝绸之路还是非常重要的商道,所以那个时候新疆算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中国的音乐包括乐器,琵琶、阮、筝、唢呐,全都是从西域过来的。当时的西域算是古代的维也纳,歌舞升平。”
这也是一次相当具有探索精神的尝试,李星宇也
与各种各样的新疆民间音乐家进行即兴创作
,凝结成这张音乐人类学的实践作品《离海最远的地方》。
这张新疆采风专辑,封面上写着四个地方的经纬度坐标,像是简单扼要的记载了李星宇和他的团队在新疆多地停留过的足迹。
当李星宇拿到《离海最远的地方》专辑的实体时,做下了一个决定,将这第一张唱片埋进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将葡萄藤下的欢声吟唱,漫天星空的壮阔寂静留在新疆。
他在离海最远的地方,做了最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