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劳动法律师圈中,也进一步细化出了精通于保密与竞业限制业务的律师,侧重于企业规模性人员优化的律师,专长于国有企业用工合规管理的律师……
显然,市场需求在不断细化,在已然十分细化的
劳动法专业领域
内,又出现了更专业化的细分领域。
客户对于劳动法律服务不再满足于个案纠纷的解决、零星问题的咨询,而是
体系化、前瞻性、可落地性的用工合规需求
。
越来越多的客户除了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外,还会聘请
劳动法专项法律顾问
,越来越多的业务从依附于其他业务的状态中分离出来,比如公司并购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尽职调查。
劳动业务看似是小问题,但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用法律的视角看问题远远不够,只从纠纷解决的角度提供服务也远远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你需要既能
满足法律部门的合规要求
,又能
满足人力资源部门的问题解决需求
,更能
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
。
那么,
究竟如何成为一个耕耘好精细化赛道的劳动法律师?
当企业正式录用一名员工后,企业和员工之间就会产生
劳动关系及其外延的许多其他法律关系
。
劳动法律师应当谨慎、耐心地帮助企业处理这些繁琐的法律关系,否则企业随时可能面临
劳动纠纷
,甚至演化为劳动争议。
显然,
预防风险
的成本是远远小于争议发生后的解决成本的;
将不同劳动关系阶段的法律风险和注意点进行精细化拆分,形成一套标准化的风险预案
,又是更加事半功倍的。
劳动法律服务并非解决单个法律问题,在服务企业客户时也不应当简单地进行知识输出,而是应该用
“法律+管理”
的思维介入企业的所有劳动关系阶段,并为客户定制个性化、可落地的服务方案。
任何一个劳动争议案件的爆发都有其内在原因,劳动纠纷的解决不应止于一纸判决文书,而应当通过案件去发现管理中的漏洞、沟通中的缺失,如此,劳动法律服务的价值才能更加凸显。
以最关键、纠纷最频发的
劳动合同解除、终止阶段
为例。
如果是
协商解除
,流程应该是怎样?如何界定
“协商解除”
以及
协商解除协议的效力
?如何促成?达成一致后发生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
如果是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该如何处理?比如,员工提出离职后,可以要求提前离职吗?员工不辞而别,怎么处理?什么是
自愿辞职
、什么是
被动辞职
?
如果是在
员工试用期解除
,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司法审查标准
是怎样的?
还有极为关键的
“不胜任解除”情形
。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安排对方培训好还是调岗好?判断标准为何?
企业的常见败诉点
有哪些、如何破解?企业通过
“末位淘汰”
或
“竞争上岗”
形式单方解除合同是否合法?用人单位解雇有哪些
禁止情形和程序要件
?如何设计
裁员方案
?
还有企业和员工都十分关注的
经济补偿
。支付经济补偿的
法定情形和约定条件
,分别有哪些?哪些情况下分别要补偿
N、N+1、2N、2N+1、2(N+1)
?如何设计
补偿方案
,才能让企业不吃亏、利益最大化?
将精细化的道路走通,尽头一定是标准化、专业化、效率化。
12月13/14日19:00
,这些精细化难题,都能在李凌云老师的直播间找到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她将结合
11个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
进行讲解,以保障广大劳动法律师学到的实务方法,都是实用的、有切实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