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江
导读
看电影《霸王别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台词:“这人啊,得自己成全自己。”
记得高中时班主任曾反复向我们讲“历史都是自己写的”,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自己造就的。
别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影响你,但是这个影响最终发生作用与否,还是在你自己。
我们常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是的,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那个人并不是不知道有人在叫他,起来与否,终究还是在他。
人这一生,谁也不能越俎代庖替别人过完。
不论富贵穷通,只有自己才是永远的主角,这出大戏,谁都可以缺席,唯独你不可以。
人们总是羡慕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觉得他们的人生不用自己成全,父母家庭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这辈子坐享其成就好了,普通人奋斗十八年也不一定能和他们坐着喝咖啡。
可是,人生哪有这么简单。
你以为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岂能让你随便看穿。
同为人子,三国之中的孙权和阿斗可以一比。
孙权十九岁时,兄长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接掌江东。
曹操曾感慨: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将孙权与刘表的儿子做对比,刘表的儿子在曹操眼中和猪狗无异。
孙刘都是各霸一方的诸侯,家庭背景相似,结果却大不一样。
刘表之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孙权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最终建立吴国。
另一位妇孺皆知的刘禅,“扶不起的阿斗”可谓其定评。
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做了亡国之君,还乐不思蜀。
于此可见,自己不能成全自己,想要有所作为,任你请来如何高明的人士,也无法改变必将走向失败的人生。
成全自己,心里先要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
就像阳明先生所说:
“诸公在此,务要立个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
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
”
若一心要做小人,则圣人之境终不可到。
明白自己欲做何人、成何事,就要切实去做,在行动中实现。如果躺着痴心妄想,空发议论,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只是画饼充饥,无济于事。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丧失了改变自己的愿望,自暴自弃,甘于沉沦。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暴自弃者谁都救不了他,连自己都放弃了,还想别人来怎么帮你?
想起甚嚣尘上的“原生家庭”理论,孔孟这样由母亲抚养长大的暂且不论,韩信父母双亡,穷的连饭都吃不起,这又是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呢?
又曾受到胯下之辱,任何一件事情在所谓理论中,都足以对人生造成巨大影响。
周围环境对韩信而言,是如此的恶劣。
自己不成全自己,又靠谁来成全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