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说:
上海,
请回答1932
✦✦✦
每次看民国时期的小说和电影的时候,二姑娘都无不惊叹:
那时候的房子可真漂亮;
那些太太小姐们的生活方式也是精致到不行...
如果能够穿越回去亲眼看看,亲身体验一下就好了,如果要是能在里面住上几天那更是圆了梦。
✦
1932年的那个冬天,发生了一件震惊浦东的事情。
事情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一座大宅子,很多人都说,那是「浦东第一大宅」。
这间大宅子,在至今80多年的岁月里见证了许多。
担当过『港务局党校』的办公地;
解放前期,一群和善的军人也和我相处了许久…
它,见证了浦东从安静荒芜的模样,变成现在的繁华。
推开门,就是人们口中的『陆家嘴金融核心商圈』,是潮水般步履飞快的人群,是抬眼可见的东方明珠。
每一次的见证都为它增添故事,变成了所谓的“文物”。但神奇的是,岁月竟没有带走它的一砖一瓦。
所以现在,它可以完好无损地见证我的故事。
✦
我叫陈卓,一个北方姑娘,但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我的性格非常“沉着”,认识我的人,都说我骨子里其实是个南方姑娘。
我特别幸运,从小,我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且,我还拥有传说中的『别人家的爸妈』。
老爸爱画画,老妈是话剧演员,他们的共同爱好是旅游。从小学开始,爸妈变着法帮我请假,带我出去旅游,因为他们觉得,见识比书本更重要,即便还小,也要多去看看世界。
第一排左起第二个就是我啦
旅游是一件会上瘾的事儿,可能是因为这样,从中央民族大学,到香港理工大学,我一直学习酒店与旅游相关专业。
在香港读书期间,我被学校选中去法国巴黎,学习奢侈酒店营销,去新加坡学习酒店新科技发展。凭借优异的成绩,我拿到奖学金,并提前半年毕业。
回到北京后,我进入香格里拉集团工作,在北京的旗舰项目做开业筹备;之后又去了北京四季酒店…
当初10年的职业规划,我用5年就完成了。渐渐的,也能看到酒店这个行业的上升路径,一眼望到头,便觉得索然无味,兴趣全无。
出现这种疲倦的时候,正好遇上北京的雾霾。
那段时间,下班后常约吃饭的那帮朋友,莫名集体消失了,一问才发现,全都带着孩子去医院了。如此糟糕的环境,让我更加怀疑停留的意义。
于是也没有太多挣扎,就从四季辞职,搬去了杭州,同时也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有人说我特没追求,「放着那么好的大酒店不做,跑来开小旅馆,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只是比其它人更早认识到:个性化追求很快会成为主流,而自媒体的发展,更加速了小众个性产品的发展。
我的第一个项目由于定位精准,服务周到,非常成功。
直到现在,每年平均出租率都在90%以上,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后来,我就创办了锦上云宿这个品牌,积累了完善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我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锦上云宿在2016-2017年期间获得了很多奖项:「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中国客栈民宿十佳品牌」、「国际饭店餐馆协会颁发的国际饭店业亚太区最具成长性品牌」。
再后来,锦上云宿的项目越做越大,除了上海之外,还在浙江,四川,山东等地参与了民宿村项目。
2016年,在上海,我遇见了这座民国老宅。
机缘巧合,我在陆家嘴金融中心寻到一座民国老宅,到如今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是浦东新区不可移动文物。
上海老房子不少,但这幢老宅纯中式的风格,有着斑驳的墙砖、赭色的楼梯、木质的门窗、古旧且气派的大门,在上海这个东方巴黎之都,却更另有一种韵味。
最妙的是,一座民国洋房安隅在陆家嘴最繁华的一角,这种戏剧的混搭,时空的穿越,即便你步履匆匆,也忍不住想驻足停留,推门而入,一探究竟。
于是,颇费功夫,几经周折,我们拿到了这座老宅,并将它改造成了锦上云宿的上海店。
老宅新生,陆家嘴曾被遗忘的民国洋楼,逐渐苏醒,我们想让它重新找回当年的流光溢彩和精致腔调。
✦
锦上云宿这个名字,取自一种刺绣传统。
古时候,大户人家在织锦上绣祥云的图案,寓意着富贵祥和的生活。
上海锦上云宿,坐落于东方路与浦东大道的十字路口区域,紧靠两大地铁口、两大交通要道交叉口。
抬头便能看到东方明珠,隔着一条街,就是陆家嘴金融核心商圈,绝对的黄金地段。但这个宅子的所在,先前却鲜有人知,就连附近的居民也不知道这有一瑰宝。
因为它的四周留有古墙围着,整个建筑被完美地圈在里面。私密性非常好。这也是我想带给大家的生活。
一棵老树歪在前面,遒劲的树根周围散落着断裂的青砖,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一不注意就会错过里面的一方天地。
墙外是陆家嘴高耸入云的地标,墙内是岁月沉静的青砖红窗,名副其实的“推开门尽是繁华,关上门仅留一方小小天”。
砖墙上随处可见的“昌荣宗”,给我们留下无尽想象,也许是砖厂的名号,也许是宅子主人家族的某个记忆,但现在也无从考究了,供后人遐想。
因为老宅是不可移动文物,所以格局就和原本的一样,所有门窗、公共地区地板,全部以特殊工艺加以保存。
穿过一楼大厅后,看见参差错落的青石板,铺就在细碎的石子上,路的一边是竹子摇曳,另一边是古旧斑驳的墙壁,伸展出几个中式禅意的盆景。
楼房一共三层,有中庭和后院两方院子。
坐在宅子的中庭,或是巷弄的阳伞下,一边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边品味香浓的咖啡,再播放一曲李香兰的黑胶,感受着来自沧桑岁月与新锐摩登的冲撞,时间就在此间的美好中静止了。
公区的架子上放了很多老物件和小玩意儿,都是我和朋友们淘来的,手风琴,手炉、香皂、脂粉、酒盅、烛台等等。
你可以在房子里寻宝,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我可以给你介绍,每一件摆设背后的故事。
沧桑岁月与新锐摩登,是老宅自带的海派风情。
我们做了23间客房,十种不同房型,以民国十位大家的名字命名。在内饰装修中,巧妙加入了这些人物相关的元素。
剪纸、竹编等传统工艺也被进行再创作,成为房间装饰的主题。
比如中庭两边的「 梁 倾城围炉套房」,就借用了民国第一才女张爱玲的笔名梁晶,倾城二字,则出自其小说《倾城之恋》。
至于围炉,是因为这间房的墙壁上有围炉,而它也是老宅里面保存下来的古物。
30年代的上海已经远去,但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却一直都在。
房间的卫浴设施,采用了德国进口的汉斯格雅品牌;
洗浴用品是产自法国的菲拉格慕品牌;
拖鞋、窗帘,都是棉麻的,并且窗帘还是电动的;
超大浴缸和宽阔的卫生间面积,实木质家具……
历史已经过去,保留下来的民国老宅,如果尘封不动,是莫大的遗憾。
我们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以成品,装修、课程、展览的形式传播文化,让老宅重获新的灵魂。
有人来往,才有世间情。
最后我们的餐厅也不得不提下,我们请来了杭州城中香格里拉的大厨,提供全日的舌尖之旅。
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举行一些艺术品展览,酒会等各类活动。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120码的生活步伐,匆忙就是上海节奏。锦上云宿的创立初衷,就是希望繁忙的都市人,能有一个休憩的窗口。
如果你来上海出差,或是下班途中路过,可以进来小住或小坐,穿越回旧时光的宁静。
锦上云宿,静候君音。
2017年10月27日20:00
我们将在国内最好的生活方式类众筹平台
【开始吧】
上线「锦上云宿」众筹项目
更多详情,欢迎扫描工作人员二维码
添加微信,等候入群
暗号: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站“锦上云宿”的页面,选择相应回报,支持故事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