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2点半,朋友蒙蒙发来一条微信,“又加班到这个点,我真的累了。”才毕业半年的她,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向我发来这样的抱怨,而我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才能让她心里好受一点。
辞职吗?离家千里来到快节奏的城市就是为了能做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就算离开这里就能轻松了吗?这个月能多买两件好看的衣服吗?想买房的首付还差多少?算了吧,年轻的时候熬熬就过去了。害怕不能通过试用期,害怕被新人顶替,害怕自己升职空间太小,害怕没有足够的条件赡养年迈的父母,
有太多原因让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加班到凌晨。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达到795万,2018年毕业生人数有望再创新高达到820万。
2018年的校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大高校纷纷开始举行企业双选会,学生们纷纷涌入会场进行招聘。随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不断攀升,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且留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85高校是不是很好找工作?清北出来的学生是不是没有就业压力?日前在一个视频采访中,有北大毕业生表示,找工作有一定困难。
时光回到50、60后的年代,能成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对于90后来说,获取研究生学历已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2016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已达到56.4万人。
如此庞大数量的人涌入职场中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显得有些艰难。
很多学生在在校学期期间并没有花大工夫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理由不乏上大学不就是来轻松的吗?这个专业我也不喜欢,就等着毕业拿个文凭吧。这样的想法仍有不少存在于各大高校中。我认识的一个朋友高考考上了某985高校,他的室友也是凭借高考优异的成绩进入到这所知名高校。但是考上以后便
陷入了“考上大学就可以放松”的魔咒
中。虽然磕磕绊绊的勉强毕业,却几乎没有一点专业知识傍身。等到他去参加校招面试的时候,总是在二面、三面的时候被淘汰,最终只能就职一个他自己很不满意的职位。
他想到这些面试过程时常觉得以自己毕业证书上那烫金的校名,找工作应该不成问题。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不仅仅是国内知名高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出国读书,造成了学历之间的比拼压力更大。
但是学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已达到238万。其中往届生有107万,已将近半数考生。
如果说高学历只是你迈向理想职位的敲门砖,那么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才是关键。首先你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面试中,面试官通常会对你就你所学的专业进行提问,因此能不能有逻辑性的回答这些问题是面试的基础,可以从这个侧面展示出你的学历的价值。但是真正让面试官录取的远不止这些。在《制胜力》这本书里作者讲到,
在面试的过程中高学历固然重要,但是细节才是决定你能否拿下职位的关键
。“从你走进办公室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开始观察并评判你了。工作面试不仅是展示你的简历,也不是看你那张“华丽”的大学毕业证。在你开门的一瞬间,面试已经开始了。每一秒钟都是一次考试。就像许多考试一样,失败的人不计其数。现在来看看你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在面试过程中,如果出现冷场,你可以评论面试办公室内的某一个物件。只需要一个小小的问题或行动,你就会比资质相同但并不突出的求职者显得更有风度,更让人难忘。”
只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被淘汰之外,你听说过因为没洗头被淘汰的吗?
天府早报就曾报道过,影视专业毕业的小乔在面试一家文创公司的前台工作时,因为面试当天
没有洗头
而被淘汰。原本长相秀丽的她认为自己稳过复试,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初试就被淘汰。
脸面即是门面。当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即是被考官综合考量的过程,一举一动都被考官尽收眼底。换位思考,如果你是hr,前来应聘的面试者装扮随性,你是不是也会眉头一皱,认为他对面试不够上心?
社会心理学家伯特伦·加夫龙斯基对于人的第一印象进行了阐释,“如果你有一个新同事,你对他的印象不佳。几周之后,你在派对上遇到了他,你意识到他实际上是个不错的人。尽管你知道你的第一印象是错误的,你对这个新同事的本能反应会受到类似这种派对场合下新经验的影响。然而,你的第一印象仍将住在所有其他场合。”
可见,
每个人在他人心中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很难改变的
。因此,当你在面试时的形象是影响录取的很重要的一点。克里斯托弗服饰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谈到:“你的穿戴传递出大量信息。它不仅可以展示你的认真态度、你对这份工作和面试官的尊重,而且还将展示你是否为自己的表现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