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记载,伪满齐齐哈尔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大楼于1934年动工兴建,1936年建成,工程面积3014平方米,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图片来源网络
日本人精心选址,把它建在了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的制高点——距齐齐哈尔老城南门一里多的黄土岗上。
“电报大楼”背面
伪满齐齐哈尔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大楼的外形酷似一艘抽象的军舰,象征着“大日本帝国”在满洲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共荣圈里长驱直入的野心。
“电报大楼”后门
不过这些野心都随着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灰飞烟灭!而这座曾经的“电报大楼”,在解放之后的几十年时间中,却一直为齐齐哈尔的通信事业做着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设置的电话交换机容量,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依然足以供整个齐齐哈尔使用。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的移动通讯设备迅速发展,齐齐哈尔的通讯设备市场也是以老电报大楼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即便是到了今天,电报大楼周边依然是买卖手机等通讯设备的集散地。现在这座伪满电报电话大楼仍然没有脱离通信的功能,由联通、邮政、移动等几家单位在共同使用。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曾经去过这座电报大楼,但是除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人都没见过这座建筑里面是什么样,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见识一下!
穿过这扇写着欢迎光临的对开门,就如同穿越了时空
走进“老电报大楼”,就仿佛穿越了时间,这座建筑的内部陈设和装修如同被定格在了上个世纪。
这座建筑的内部设施虽然陈旧,却非常的坚固耐用,看得出当年日本人的野心是想要长期战占据齐齐哈尔。水泥的楼梯扶手,水磨石的地面,建筑内处处都带着非常强烈的年代感。
楼梯扶手的拐角处,经年日久已经被磨得“包浆”了
建筑内的门窗多为木制,从结构上来看也应该有些年份了,尽管如此,很多门窗在服役了几十年之后依然开关自如。
走廊内所有的墙壁都用油漆刷成了淡青色的墙裙,以及赭红色的踢角线。
这座建成了83年的建筑,
与一众新盖起来的高楼大厦相比,电报大楼就如同我们那充满苦难与卑微的过去,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下,显得如此渺小。
但是同时,它的存在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那段历史,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眼前幸福美好的和平生活。